藝術創作和傳播革新

時間:2022-08-24 03:56:11

導語:藝術創作和傳播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創作和傳播革新

野“網絡文化”不僅是一種技術與社會現實,更是一種文化現實。網絡文化本身作為一種新興文化形態,將對其他文化形態產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沖擊和影響,并促進其他文化形態的變革。十幾年間,網絡的迅速發展,對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更為藝術的進步帶來了契機,使得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具有了更強烈的時代特征。作為網絡文化多元化的一種表現,傳統藝術在網絡文化的發展中實現著的進步,也在不斷地發生變革: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電影等新的藝術形式在網絡興盛中誕生。尤如消費者在網上群體參與并制作的奧迪公司的創意廣告:大膽激發消費者的熱情,在網絡上征集廣告創意,并邀請參與其中的奧迪汽車愛好者———被有些營銷專家稱為愛玩廣告的“C一代”———擔任廣告主角拍攝他們自己構思的廣告;網絡音樂、網絡歌手、網絡電影、網絡明星也在網絡傳播中應運而生。可以說,在這種新型藝術形式中接受主體不是被動的,而是直接參與到藝術構思和藝術創作中來,改變了傳統的藝術創作模式。網絡音樂、網絡電影實現了對傳統藝術形式的創新,在內形式(內容的內部結構和聯系)和外形式(結構、體裁、藝術語言、表現手法)上都發生了變化。

網絡音樂是對傳統音樂創作過程和形式上的顛覆。原創音樂創作數量激增,其他音樂新概念層出不窮,內容結構出現了“串燒”、歪唱等;音樂介質也不再是必需存在,由于音樂創作資源實現了網上共享,網上音樂合成制作便捷可行,有音樂表達意愿的人們獲得了展示的平臺與機會。在表現手法上,網絡音樂也嘗試采用新手法,雪村的音樂大膽的運用了flash,還有歌曲采用方言演唱等;在傳播方式上,網絡音樂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聯網,實現創作者之間、創作者和受眾之間的交流,互動和合作。而網絡電影是專為在網上播放而制作的一種影片,是網絡時代草根視覺傳播的開端,人們紛紛拿起DV,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文化價值理念,大膽表現自我,表述個人的理念,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富于形式美的藝術作品。網絡的迅速發展,對傳統藝術的傳播方式造成巨大沖擊,不僅導致所有傳統藝術形態的升級換代和現代更新,而且創造了大量嶄新的藝術形式。文化藝術領域內部發生了行業內的大調整、大改組,新的藝術傳播媒介網絡文化的發展,使得一些昔日文化藝術界的“龍頭老大”風光不再,為人類創造了新的數字化藝術體驗的新方式。現代傳媒提倡雙向互動傳播和實時同步傳播,藝術作品的網絡傳播已成為當下藝術傳播的全新手段。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傳播中的群體價值得以突顯,接受主體(即觀眾、聽眾、讀者、網民)更大程度地在文化藝術傳播的過程中成為傳播的推動者。這種深刻的影響促使創作主體(即作家、藝術家和編創人員等)的反思和再創作。

現在,藝術作品的傳播已逐漸實現網絡化形態的發展。全球網民們可以進行網上閱讀,最受歡迎的博客作者獲得的點擊率已不亞于絕大部分報紙的發行量,許多博客作者轉而成為專業寫作者,其作品經整理由出版社出版發行;音樂的網絡點擊率與日俱增,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在音樂網站試聽并下載大量不同風格的音樂,實現了全球資源共享,歌曲的網絡推介改變了傳統的歌曲與傳播方式,大量平民色彩的歌手也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把自己的歌曲推向社會;電影、傳統戲曲的網絡下載與點播更是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全球性,相關部門和戲迷們紛紛建立網站,交流心得,傳播文化,進行網上表演和評比活動,昆劇等一些劇種因此獲得了海外市場的支持。量身訂制個人性藝術作品,成為網絡時代特有的藝術傳播現象。網絡藝術傳播的個人化,使人們可以而且能夠追求超越時空的信息選擇。網絡化的藝術傳播,使人們不再受傳統媒體的制約,可以主動地、有選擇地接受信息。藝術是最富于個人化的行為,而網絡空間所具有的自由性特質正滿足了藝術表現或再現的媒體需要。隨著網絡個性傳播時代的到來,網絡音樂、網絡電影、網絡戲曲的傳播也迅速發展走向成熟,實現了草根文化的全球化傳播和交流。在全球化條件下,世界各國傳統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相互滲透、難舍難分。各國的傳統藝術逐步走向世界,并通過世界來傳承。這也就涉及到藝術傳統的繼承、發展與創新,涉及到藝術的本土化、民族化、現代化等問題,涉及到傳統藝術不同民族間的橫向交流與交互影響。因此,我們要用全球的視野來反觀和看待我們的傳統藝術,看哪些成分需要繼承,哪些成分需要創新,甚或拋棄,否則,傳統藝術越傳只能離世界文明大道越遠。

提高文化自覺和創作的自主性,加強對傳統藝術本身的認識,能夠對網絡文化背景下的藝術創作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網絡為藝術交流與創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不同民族藝術的交流呈現出全球化的格局,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互動有了平臺,呈現快且頻繁的趨勢。然而,傳統藝術有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的規律,這種藝術間的民族差異和特性并沒有因為網絡這一交流工具的便捷而消彌,藝術的民族特性益加突顯,也只有堅持藝術的民族性,堅持自我發展的道路,遵循藝術創作發展的規律,突出創作的主體意識,民族藝術才能真正地發揚光大,符合全球化的時代要求,因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要想發揮網絡文化的藝術功能,就必須正確處理藝術創作中的傳承、發展與創新的關系,做到以我為主,博采眾長并為我所用。藝術傳統的繼承并不意味著保守的文化觀,我們在網絡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既要突出民族意識,又要有健康、開放、發展、平等的心態,做到適應網絡文化帶來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格局,在堅持自我的同時做好藝術整合與藝術創新。必須始終堅持把傳承和發展藝術傳統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傳承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促傳承。因為藝術的發展必須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實踐和新的時代要求才能實現藝術創新。

總而言之,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全球化對于世界藝術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在網絡背景下的全球化時代,不僅藝術的民族性不可能消失,而且民族主義思潮會長期存在甚至強化。我們應在肯定網絡文化的基礎上,鼓勵相互之間加強交流和對話,以幫助民族藝術的革新,促進民族藝術的新的繁榮。陳此這外,還要正確處理藝術創作中民族性與現代性、世界性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沒有藝術的民族性,藝術的現代性和世界性就無所寄托,而離開藝術的現代性和世界性,藝術的民族性就無從扎根。正確處理傳統藝術與世界藝術的關系是在傳統藝遇見數字化和全球化的時代,保持傳統藝術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持世界文藝共同建設,加強傳統藝術的創新,在汲取傳統藝術的優秀成果的同時,不斷地推陳出新,不斷突破本民族藝術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獲得文化的認同,因為不斷創新與超越正是傳統藝術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

自覺地對傳統藝術進行現代性的調適與轉換的同時,要清除精神垃圾,促進傳統藝術的健康發展。網絡文化的迅速發展和普及,極大地促進了傳統藝術的發展。另外,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網絡文化中不良思想對藝術的危害和腐蝕,及時準確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抑制網絡文化中的藝術行為污染。要注意引導民族藝術價值取向,推出的藝術產品既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又能推動人民群眾思想藝術素質的不斷提高。首先就應提高人們對網絡文化中藝術行為污染的自覺。由于網絡文化的傳播非常自由,人們就必須意識到,實施藝術行為污染,不僅損害了其自身的藝術建設成就,也對他人的藝術生活造成危害,使傳統藝術遭受玷污。任何從事藝術建設的人,以及任何接受藝術行為影響的人,對藝術行為是否造成了污染,應常自省。同時應制定相應的網絡文化傳播中的藝術行為規范,為其設置可與不可的界線,體現一種正確、健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