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構建論文:聲樂教學藝術平臺構建研討
時間:2022-02-03 11:24:46
導語:藝術構建論文:聲樂教學藝術平臺構建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李爽單位: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
要指導學生加強技能的綜合訓練,建立和培養歌唱者的音樂耳朵
讓學生在內心想到優美動聽的音色,建立起正確的聲音概念,使其在訓練中少走彎路,獲得正確而完美的歌唱效果。在演唱作品時,要使學生抓住音樂整體表現。學生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其歌詞意義,很難在語言和情感表達上體現歌曲的內涵。這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分析作品,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涵。采用什么方法演唱處理歌曲,讓學生自己完成,并鼓勵學生如何去做,最終獲得完美的歌唱。弘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增長他們的聰明才智,開啟創造熱情。使學生抓住音樂整體表現,從內容、情感等方面去表達內心的感覺。教學中應該把藝術實踐與技能訓練進行整合,給學生創建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如:開展校園藝術節,設立“三獨比賽”,專業匯報表演等項目,積極推動學校的藝術文化建設,同時也是給學生一個實踐展示的機會,對檢驗教學成果是一個極好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把所學的方法、技巧盡可能完善地表現出來。作為教師就應該注重教育,把音樂的表現與技能訓練同等重視,并駕齊驅。只注重聲樂技巧,不注重情感的表達是達不到藝術效果的。
在實際教學中經常遇到這樣幾個問題
(1)個別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聲訓練,出現一種什么都不會唱的感覺,感覺很苦惱,不知該怎樣唱,發聲方法也找不著了,產生厭學情緒;(2)還有的學生總感覺自己的發聲方法很正確,對教師的訓練發聲感到枯燥,甚至厭煩,迫切要求唱歌,并且唱大歌,尤其唱一些難度比較大的詠嘆調歌曲,使嗓音達到極限程度;(3)對所表達的歌曲從歌曲上和內容上不理解把握不準音樂形象,無法“聲情統一”所以演唱起來找不到感覺。如果演唱方法不正確,沒有正確的聲音概念,即使演唱的聲音再好,對嗓子也是有害的。方法正確,技巧運用得當,在不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內,對嗓子是有好處的。首先,以探究式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解決發聲的錯誤認識,走出誤區。讓學生在課外多聽、多看、多想。聲樂藝術,首先是腦子的藝術,激勵學生勤動腦,勤思考,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通過聽把握準聲音,注意音質的優美和圓潤,對作品的理解和感情運用。情只有通過聲才能表達,讓學生用心去唱,并做好預習。其次,讓學生運用影視、音響資料去輔助自己學習,提高聲音要領。有了正確的聲音理念,找準切入點,把學生的情感帶到樂曲之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作品:《我愛你——中國》、《我親愛的爸爸》、《為了藝術、為了愛情》、《思鄉曲》、等,引導學生欣賞這些賞心悅耳的聲樂作品對教學十分有益,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實施教學,我們采取具有一定創新意識的教學模式:集體匯課,一對一指導教學,充分發揮集體教學的智慧,解決各種疑難問題,嚴格進行發聲訓練。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要求學生用自然、優美、半聲的聲音細心領會、正確掌握,靈活運用歌唱發聲,但要注意以下幾點:(1)應該在自然放松的狀態下歌唱;(2)建立良好的呼吸狀態;(3)建立優美音質,使聲音圓潤、豐滿、明亮;(4)充分發揮共鳴作用,有空洞感覺,使聲音傳得遠,有穿透力,富有變化;(5)聲音統一,走動靈活,行腔自如。先用《月之故鄉》《故鄉的小路》《紅梅贊》《在我心里》《我親愛的》《牧羊姑娘》等中外歌曲,作為解決演唱中出現的“找不找感覺、發聲方法不正確、不知如何去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沒有情感的演唱”藥方,對癥下藥,聲情并茂,用心去唱。教育學生多思考、勤總結,對別人的經驗和長處要虛心學習,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有的學生在演唱高音區時近于喊叫,捏著嗓子,使勁擠壓喉頭,發出刺耳的聲音,有的發聲中帶有氣息現象。通過以下手段訓練學生,以實現良好的聲音效果:(1)用哼鳴訓練法找位置,獲得頭腔共鳴;(2)提笑肌、微笑狀態;(3)輕聲、半打開喉嚨,保持氣息流暢運動。訓練不能過多過急,循序漸進,才能不斷提高演唱水平,獲得成功。
結論
總而言之,經過上述嚴格的訓練和實踐,學生的整體藝術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進步快,基本功扎實,演唱中具有創新性,能聲情并茂,并把感情運用到音樂作品中。與此同時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發生概念,使聲音飽滿富于色彩變化,能有效的參與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中來,更好的成為合格的藝術人才。
- 上一篇:文化素質論文:校園文化推動素質發展
- 下一篇:電影民族音樂元素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