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特征
時間:2022-05-24 03:16:10
導語: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長久以來都受到了藝術界、音樂界的極大關注,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留存下大量獨具中國特色的優秀的藝術歌曲。我國的藝術歌曲創作在借鑒了國外藝術歌曲表現手法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其本土性特征的研究和發展。
【關鍵詞】藝術歌曲;創作;本土性特征
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植根于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借鑒了西方音樂創作的基礎上,與中國傳統音樂進行了良好的結合,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創作。本文主要對中國藝術歌曲創作中的本土性特征進行分析。
一、音樂創作中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
由于各民族長久以來形成的民族文化特點直接決定了其音樂藝術風格,因此,中國藝術歌曲作為在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背景之下產生的音樂藝術,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直接決定了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要具有本土性特征。中國有著特定的傳統文化背景,這就對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含蓄性,并在農耕文明發展背景下,有著對自然的敬畏和依戀,因此,決定了中國藝術歌曲在創作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寄情與景”等內容。中國藝術歌曲中的歌詞也主要以音樂性、文學性相融合的詩詞為主,這些都為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在作品的表達過程中,能夠發現虛實相生、互相呼應的表現形式,這是作品的一種有效的處理手段。而《大江東去》正是借鑒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雖然歌曲創作者使用了西方的作曲技巧,但是古詩詞為其賦予了一種意境上的美感。在中國藝術歌曲創作中,通過多種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內涵,使得中國藝術歌曲具有更強的藝術表現力,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本土特征的中國藝術歌曲創作。
二、音樂創作中音樂語言的使用具有民族化特點
音樂語言的民族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中國藝術歌曲創作中,運用了我國傳統的音調和民族和聲五聲調式,并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歌曲創作風格,這樣的風格直接體現了本土性的特征。我國的很多藝術歌曲突破西方大小調以及較為傳統的功能和聲創作模式,通過我國傳統音樂的調式體系,使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其次,作曲家以具有中國色彩的旋律為基礎,對西方浪漫派和印象派的和聲語言進行了大膽創新,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旋律與音調和聲,這樣才更加符合中國大眾的審美需求,并且具有極強的色彩和情感表達能力。此外,中國的藝術歌曲在創作過程中,將中國傳統民歌進行了改編,或將其以伴奏的形式出現,能夠使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呈現更加鮮明的本土性特征。
三、音樂創作中結構的安排表現出特有的意境化
中國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其中人文精神與西方的傳統文化有著很大的差別。中國的藝術歌曲創作是基于傳統文化背景之下的,其本身就表現出了十分明顯的本土性特征。作曲家在藝術歌曲的創作過程中,在伴奏編配、歌詞含義、曲式編排、情感表達、結構布局、作品內涵上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一)歌詞的內涵與伴奏進行巧妙結合。在藝術歌曲的創作過程中,伴奏與歌詞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會同時對二者進行構思處理,使歌曲內容與時代精神具有一致性和統一性,并使伴奏與歌唱、音樂語言與歌詞之間達到協調。(二)歌曲的整體布局與所要表達的情感具有一致性。創作者在進行歌曲的整體布局和結構安排時,為了表達特定的情感,會改變傳統的作曲手法,將本民族的審美特性與西方創作技法相結合。音樂則主要跟隨情感走向進行延伸發展,這樣形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形式。(三)將人文內涵隱藏在歌曲編排中。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不僅表現了西方音樂的創作技法和表現形式,也將人文內涵隱藏在歌曲編排中,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風格,能夠在歌曲高潮處將作品隱含的情感爆發出來,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很多藝術歌曲在創作中都會根據作品內容對歌曲編排、曲式結構進行調整,這是為了將人文內涵與歌曲進行緊密結合,更好地體現出中國藝術歌曲的本土性特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的創作形式。這不僅是對國外先進的音樂藝術文化的融合,更是對我國藝術歌曲本土性特征的認同和發展。因此,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必須要在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上進行創作,以不違背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在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段中進行合理選擇,使其能夠符合中國聽眾的審美需求,使藝術歌曲具有鮮明的本土性特征。
作者:郭杰 單位:商洛學院
參考文獻:
[1]林娜.淺析中國近代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J].美與時代(下),2011,(11):79-80.
[2]余鑫.論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的本土性特征[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5,(01):89-92.
- 上一篇:貝利尼藝術歌曲的音樂特征與演唱研究
- 下一篇:藝術歌曲鋼琴聲部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