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藝術歌曲特點與演唱研究

時間:2022-08-04 03:13:01

導語:舒曼藝術歌曲特點與演唱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舒曼藝術歌曲特點與演唱研究

[摘要]舒曼是偉大的音樂家,其藝術歌曲在創作上極具浪漫主義的詩意美,鋼琴伴奏極具特色,歌曲音調、調性特色鮮明。在演唱過程中要以輕聲為主,表達歌曲中展現的意境,做到要充分理解歌詞與音樂中的律動,且把握演奏過程中的語言特征,以充分展示舒曼藝術歌曲的特色。

[關鍵詞]舒曼;歌曲特點;歌曲演唱

舒曼所創造的藝術歌曲,擅長將個人的內在情感細膩地表達出來,擅長人物性格的刻畫與塑造,且在歌曲的聲部和旋律性方面表現力較強,聲部與旋律豐富多彩,與音樂中的伴奏相互搭配,使整個歌曲顯得更加細膩精致。舒曼在歌曲伴奏當中十分注重運用鋼琴和和聲進一步豐富伴奏本身的張力,使整首歌曲更具音樂藝術魅力,更加浪漫華美、富有詩意。舒曼歌曲的這些特點,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要采用舒緩的聲音與優雅的演唱方式。

一、舒曼藝術歌曲產生的背景

舒曼進行藝術歌曲創作的時代處于19世紀初,這一時期歐洲等國受文藝復興運動的巨大影響,在文化、思想、科學、藝術領域都產生了巨大變革,德奧浪漫主義歌曲也在這一時期迅速產生并發展。[1]傳統的古典音樂在歌曲創作方面崇尚形式與結構的演進,在歌詞的表達上注重邏輯性與合理性,從整體方面注重比例的協調與完美,以理性為引導,循規蹈矩地進行音樂創作。而浪漫主義風格的歌曲在創作上更加靈活,在歌曲的情感表達上更加優美且富有詩意,歌曲的內容也多以愛情故事、社會故事等寄托創作者的美好憧憬。當時嚴苛、理性、蔑視人性的以基督教為主的政治統治,以貴族為尊致使階級差距巨大,社會環境黑暗。浪漫主義風格的興起,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強烈反抗,更對浪漫美好的社會制度進行了歌頌與幻想,由此大受歡迎。且在歐洲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領域,例如在英國主要反映在詩歌、小說等領域,在德奧地區則以浪漫主義歌曲為主。

二、舒曼藝術歌曲的形成

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出生于1810年,從童年時期他就展現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和創作才能。在6、7歲時就開始獨自彈奏鋼琴,并寫出了第一首個人音樂作品,他父親曾經是一個著名書商,所以在其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具有極高的理論文學藝術修養,他很善于把音樂與詩歌的特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正是這個原因,使得舒曼成為了法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樂評人。舒曼早期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偉大的鋼琴家,但由于他在練習的過程中手部受傷,使實現鋼琴家的夢想破滅,在經過一段消沉期之后,他開始對巴赫、貝多芬、舒伯特等人的作品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學習和借鑒他們的作曲風格,并融入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成為了一名偉大的作曲家。這也是為何在他的音樂創作中,伴奏部分一直是以鋼琴為主的原因,通過將鋼琴與其他樂器有機結合來配合他優美的如同詩歌一般的創作內容,他作品中的每首歌曲中的歌詞甚至都能達到極具文學價值的長篇詩歌水準。舒曼從他母親身上繼承了熱情、自由而浪漫、細膩敏感的特點,是一個典型的多血質氣質類型,這種性格特點也明顯地反映于他的作品當中。例如,在1840年舒曼終于得知,長期阻礙他與戀人克拉拉感情發展的克拉拉之父,由于長期酗酒而在民事法庭中敗訴,這使他從生活的曲折與愛情的喜悅中汲取了創作的動力,于這一年的盛夏,結合了夏米索的古體詩篇《婦女的愛情與生活》,將古體詩中細膩的語言結合自身生活感觸,采用優美的旋律與和聲,一氣呵成創作了8首浪漫主義歌曲。這8首歌曲從女性初戀到定情結婚,再到后來的成為母親,最終喪失丈夫,結構簡潔明快,卻又十分鮮明的描繪了一個婦女一生中所經歷的悲歡離合。作品的旋律優美,歌詞充滿感情與詩意,再加之作者將自己卓絕不凡的創作手法和真摯而又深厚的藝術感受性注入其中,在當時轟動一時,引起了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在舒曼之前,還未曾有人能將女性細膩的內心感觸和情緒,通過音樂如此深刻而準確的表達出來。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作曲家,經歷生活磨難但不低沉,以其敏感細膩的內心淳樸而真誠地洞察人類的內心世界,并以音樂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社會、世界、人心的感悟,以浪漫的情懷歌頌偉大的感情,以純潔的靈魂向往生活的美好,將詩歌這種藝術形式以音樂的方式再度升華。這就是為什么舒曼的獨特藝術風格,能夠源遠流長、膾炙人口的根本原因。[2]

三、舒曼藝術歌曲的特點

(一)極具浪漫主義的詩意美

在舒曼早年的成長中過程中,對文學的學習賦予了他如同詩人般的浪漫氣質和音樂創作的靈性,其中,著名德國浪漫主義詩人歌德、海涅、席勒等對他一生的歌曲創作影響最大,在他譜寫的浪漫主義歌曲中,大多都是采用了這些詩人的詩歌進行創作。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他善于捕捉到詩歌當中的藝術性,再結合音樂的靈感,運用各種多元化的音樂表現手法,將詩歌中的情感意蘊進行深入地挖掘,通過音樂的旋律把詩歌中的意境和神韻更加準確地刻畫和傳達出來。[3]例如根據詩人海涅的長篇詩歌《詩人之戀》改編而成的聲樂套曲,整個套曲由16首歌曲組成,描述的是一位詩人從最初的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和戀情失意后痛苦和低沉的心理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舒曼運用簡潔的音樂表達挖掘和刻畫了在這一過程中詩人每一階段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變化過程,樹立了一個有些有肉的鮮明音樂形象。例如整首套曲的第一首《燦爛鮮艷的5月》,是整個套曲開端,也是詩人產生戀愛憧憬的開始,詩人在陽光燦爛,萬物爭艷的五月看到萬千花朵綻放,產生了對浪漫愛情的熱切渴望與憧憬。舒曼在創作這首歌曲時,所用的創作手法并不復雜,曲調也較為簡約,但正是這種真摯的白描手法,以簡單歡快的旋律,使聆聽者們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與人們內心的歡快與真誠。在整首音樂的結尾處,舒曼將樂曲結尾的高音部分中止在一個不穩定的音上,整首樂曲終止在一個快樂的音樂狀態之中,這種靈活性的結尾手法,使整首歌曲回味悠長,仿佛一切快樂從未終止,對愛情和生活的美好向往還在延續。音樂藝術是最貼合人類心靈表達的一種藝術,它通過創造或快或慢的節奏、或悲或喜的旋律,與人們的各種情緒產生共鳴,舒曼通過將音樂與詩詞完美結合,來充分體現詩詞當中蘊含的“情”,歌曲當中表達的“韻”,這是他藝術歌曲創作當中最突出的特點。

(二)極具特色的鋼琴伴奏

舒曼歌曲中的伴奏方面,不僅融合了舒伯特在伴奏時對環境和氣氛的描寫,更突出了自己對心理刻畫和細致入微的情感塑造的伴奏思想。在他的伴奏中往往強調人聲與樂器的互動,并且更為重要的部分往往是鋼琴伴奏,由此可見,鋼琴在舒曼歌曲伴奏當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有時鋼琴部分的演奏甚至超過歌唱部分。并且在開頭結尾部分也會加入大段的鋼琴演奏,作為結尾和序章。例如在作品《核桃樹》中,春風輕柔的吹動核桃樹的葉子,沙沙作響的聲音仿佛在訴說著春天的來到,這首詩意盎然的歌曲向聽眾刻畫了一個在美好的春季,青春洋溢的年輕人,憧憬和暢想著未來的美好前途和浪漫愛情。舒曼在這首歌曲當中,對人聲演唱部分的詞句描寫得非常簡約,在人聲部分的伴奏上也選取一系列短小的聲樂混合句組成,而在中間部分加入了大段的鋼琴伴奏作為渲染,并且通過將鋼琴與琵琶的聲音進行完美地結合,在琵琶聲的襯托下,鋼琴的高音部分流淌著青春逼人的氣息,讓聽眾感受到青春期的活潑與洋溢,產生了極為動人的音樂效果,這樣的高音一次一次地出現,將春天的氣息與年輕人充滿希望的朝氣描繪的淋漓盡致。[4]在上述舒曼著名的套曲《詩人之戀》第六首《笛子和小提琴》中,詩人的感情遭到欺騙,他愛上的薄情的姑娘與另一個男子結婚了。在這首歌曲中,舒曼運用三分拍的小提琴和笛子來演奏模擬婚禮現場的歡樂和熱鬧的場面。用相對低沉平緩的鋼琴演奏來刻畫詩人內心的悲傷與空虛。前期的喧鬧與后期的低沉形成極為明顯的氣氛對照,并且在整個歌曲的結尾部分,加入了一大段鋼琴獨白作為尾奏,結束時又加入琵琶音刻畫更為悲涼的氛圍,仿佛是詩人在角落的獨自啜泣,使整首歌曲的意境更上一層樓。

(三)音調、調性特色鮮明

由于舒曼的歌曲當中歌詞具有史詩性、敘事性、故事性這三種性質,而歌曲的音樂旋律和音調服從于歌詞的敘事性和故事性,因此在歌曲音調上,具有極強的敘事性和說唱風格,能給聽眾帶來較強的感染力。首先,在舒曼歌曲的音調變化上具有口語化的特點,通過不同的音樂形式和不同的音樂表達風格隨時發生變化,與歌詞的敘事風格和所要體現的情節相結合,以口語化的方式直觀地表達音樂角色的情緒情感特征。其次,舒曼歌曲當中的音調還具有民族民間曲調的特點,雖然在19世紀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下,音樂藝術的曲風、創作手法等進行了巨大改變,但以舒伯特、舒曼為主的眾多音樂家在曲調的選擇上,還保留著西方古典音樂鼎盛時期的曲調傳統,在曲調當中對西方民間器樂的音調使用比較多,為了更加貼切地表達他們的民族情懷,以舒曼為主的眾多浪漫主義作曲家們都非常喜歡選擇本地民族音樂當中的民間曲調來進行歌曲的創作。調性是構成整個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進整個歌曲敘事故事的情節,塑造完整的音樂藝術形象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舒曼歌曲當中的調性都是建立在西方傳統大、小調的體系之上,并利用不同民族調性之間的差異,來展現不同的音樂色彩。例如通過一個個連環高音來渲染音樂故事中不安和緊張的氣氛,通過不同調性的相互轉換形成故事氣氛的強烈對比,恰如其分地烘托整首歌曲當中主人公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

四、舒曼藝術歌曲的演唱方法

(一)以輕聲為主,表達歌曲中展現的意境

由于舒曼的歌曲創作受到19世紀后期浪漫主義詩歌的深刻影響,歌曲當中的歌詞都是典型的抒情詩歌題材,所表現出來的特征細膩而浪漫,意境清幽,歌曲風格亦詩亦曲。因此在演唱過程中,所選擇的演唱者聲音要純凈而空靈,在演唱特征上要從整首歌曲的意境入手,力求表現出整首歌曲純凈的意境。在演唱技巧上多采用輕柔,半聲以及對高音部分進行減弱的表現手法來演唱。例如前文提到的《核桃樹》,本身就是選自于魔森的一首詩,在演唱的過程中,就要選取輕柔如吟唱般的聲音進行前奏的演唱,將聽眾緩緩帶入一場游京的夢幻當中,讓聽眾們仿佛身臨其境地看到月光灑落的夜晚,年輕美麗的姑娘伴著核桃樹葉的沙沙聲,在夢境中對愛情和生活甜美的幻想。而在歌曲的中間部分,則要求演唱者用活潑輕快的聲音表現出青春的熱烈與奔放,要以適當的高音歌頌生活的希望與愛情的美好,體現主人公內心歡欣雀躍的期待與憧憬。舒曼歌曲當中的演唱,每一部分都應選取相應的聲調與風格,來貼合音樂的整體框架,使歌曲當中的意境得到充分完美地表達。

(二)要充分理解歌詞與音樂中的律動

歌曲的音樂意境本身就蘊含在歌曲的旋律與節奏當中,因此在演唱者對舒曼的浪漫主義歌曲進行演唱時,要反復結合歌曲意思,對歌曲當中的律動進行咀嚼和感受,使自己的演唱更具真情實感。[5]例如在套曲《桃金娘》的第一首歌曲《獻詞》當中,歌詞借鑒了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呂克特的愛情詩歌。詩人在詩詞當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將自己的心上人比作自己的生命,比作天空與大地,比作降臨人間的仙女,在詩詞的后期把他的愛人比作“墳墓”,寫到“墳墓”將把她生活的苦悶永遠地埋葬。在這里,演唱者在對墳墓進行演唱時,不應該有傷感的表達,因為這里的墳墓是對愛人甜蜜的比喻,認為愛人是她的最終歸宿,是愛人這座墳墓,把他生活中的不愉快都埋藏了起來。對于這首全篇都在贊美愛情的愉快與甜蜜的歌曲,整首歌的旋律都是輕快與活潑的,因此演唱者也要充分對其進行理解并帶著幸福快樂的演唱情緒,來表達歌曲中所闡述的愛情的至真至純。

(三)把握演唱過程中的語言特征

在對舒曼的歌曲進行演唱時,演唱者要想對歌曲當中的內容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不只是對歌曲當中的歌詞進行簡單地訴說,更重要的是要體會歌曲當中所傳達的情感,并且要與創作者產生共情,才能更好地在舞臺上呈現給觀眾。要著重對歌詞當中哪句話所表達的情感所對應的形容詞的凸顯,例如歌曲《將我的靈魂隱藏》當中的一句歌詞“她用小嘴親吻”,如果在演唱的過程中,由于單詞“KuB”的發音語氣較輕而將他一筆帶過,就無法完全體現詩人當時內心無比激動的情緒,而如果在強調過程中沒有正確的發音和氣息的支撐,又會顯得演唱的效果太過生硬。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演唱者必須對歌詞進行反復地練習,熟悉歌詞當中一些獨特的德語發音特點。其次,演唱者還需注意,在對歌曲當中的情緒進行表達時,既要具有演唱的藝術性,又不能像歌劇當中的詠嘆調那樣,演唱得太過夸張而違背了作品本身的浪漫主義風格。將音樂與詩歌語言進行緊密結合,通過語言中的強弱對比和歌曲旋律的相互配合,并且注重對其原始語言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將舒曼歌曲當中不同于其他歌曲的獨特風格傳達出來。

結語

浪漫主義作曲藝術大師舒曼一生創作的歌曲,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效果,并且善于利用鋼琴伴奏抒發他的情感,營造歌曲當中的故事氛圍。舒曼的藝術歌曲是保存在人類音樂藝術文化寶庫中彌足珍貴的一種藝術資源,他的作品是一種精神食糧,即便在現在聽來,也牢牢地打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將詩詞巧妙地融入到音樂當中,又以獨特的鋼琴伴奏把詩歌與音樂的意境進行進一步的升華,將人物的內心世界演繹得淋漓盡致,為后期浪漫主義派系的音樂作品發展建立了系統的體系與堅實的基礎。對舒曼歌曲的特點與演唱風格的研究,是為各種派系的音樂提供優秀借鑒的必要手段,能促使這顆優秀的文化瑰寶繼續在藝術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注釋:

[1]紀青.論舒曼藝術歌曲《往昔痛苦的舊調》鋼琴聲部的藝術特征[J].北方音樂,2020(13):29—30,34.

[2]朱洪男.“樂思”精短憂思綿長———舒曼聲樂套曲《歌曲一束》中四首歌曲的演唱分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2):90—92.

[3]張米雪.怎樣演唱舒曼藝術歌曲———以《愛之歌》《你好像一朵鮮花》為例[J].黃河之聲,2020(11):44—45.

[4]羅方菲.簡論舒曼藝術歌曲《燦爛鮮艷的五月里》的演唱風格與技巧[D].湖南師范大學,2018.

[5]趙慧.淺析舒曼《詩人之戀》的演唱風格與特點[J].黃河之聲,2020(06):74.

作者:唐怡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