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戲曲藝術走進美術課堂
時間:2022-01-02 10:56:19
導語:如何讓戲曲藝術走進美術課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戲曲藝術,將戲曲引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很有必要性,這有利于傳承和發揚民間文化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激發民族自豪感,讓戲曲藝術的魅力永放光彩。
[關鍵詞]戲曲藝術;走進美術課堂;探索;實踐
一、讓戲曲藝術走進小學美術課堂
近年來戲曲進校園一直是我校的特色課程。《美術新課程》中也強調要關注文化和生活,自然的融入課堂教學,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而戲曲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藝術,它本是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的集合體,為了讓學生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作為美術教師在民族藝術的傳承和發揚上更是責無旁貸。以小學美術課堂為平臺,讓戲曲藝術元素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有利于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其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喚醒教師在課程開放中的自主意識,有利于豐富課程內容,為美術課注入新的生命力,為此,我們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探索和實踐。
二、尋找豫劇的起源于發展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讓學生對戲曲產生興趣,是戲曲藝術進課堂的第一步,因此我帶領學生就從我們的河南的豫劇開始尋找它的起源于發展,豫劇是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它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2006年豫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課堂上我播放精彩的片段讓學生欣賞,例如:《朝陽溝》選段、《花木蘭》選段等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告訴學生這是我們河南的名家名段,激發孩子對家鄉文化的自豪感,并產生學習的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課下查閱戲曲中的角色名稱———生、旦、凈、丑,為以后課堂上繪畫和制作打好基礎。
三、現場欣賞認識豫劇
將學生順利引進戲曲藝術的大門之后,為了使學生能夠深入的了解戲曲的相關知識而又不感覺枯燥乏味,我特意請來了戲曲藝人現場表演,之后讓學生與戲曲藝人進行交流學習,戲曲藝人的耐心講解使學生在近距離感受戲曲藝術魅力的同時更增強了孩子們對家鄉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四、大膽構思精心制作學生對戲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帶領學生動手制作戲曲人物形象,在制作過程中我們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后,我們選擇了小飲料瓶和彩泥來制作戲曲人物形象(如圖)這一批作品的制作難度要大些,先用飲料瓶做支架,然后在飲料瓶外面用彩泥制作想要的戲曲人物形象,在制作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做到細致,還要有耐心。用彩泥制作并成功走出第一步,讓我們聯系到更多的表現方法。人民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21課《盤子上的美》讓我想到用紙在紙盤上或圓木片上繪畫戲曲人物形象(如圖)。人民美術出版社六年級下冊第9課《精彩的戲曲》讓我們學會了臉譜的制作方法步驟1、在硬紙板上畫出兩眼的位置和臉型的輪廓。2、剪出兩個眼睛后再沿輪廓線剪下臉型。3、把臉型上下兩側各剪一口后,把它訂好或粘好。4、選擇臉譜譜式起稿、著色、完成。(如圖)。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結合選擇共同合作(也可單獨進行制作)讓學生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四、展示作品傳承戲曲藝術
在美術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孩子們制作了不同形式的戲曲人物、臉譜、繪畫、手工制作等大家從中挑選優秀的作品在學校文化長廊進行展示,全校師生共同觀賞,甚至引來了外校的老師和同學。在探索每種手法的過程中,我們沒有很多參考的資料,這種新的方式具有它的生命力與獨創性,特別是當它與孩子們的靈氣融合時,更顯出勃勃生機。孩子們的盎然興致給了我們探索的動力和無窮的樂趣。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既要尊重傳承,繼承傳承,更要走出傳承,突破傳承,借助各種表現手法,傳達個性化的藝術語言是我們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必將為新的時代增添新的色彩,藝無止境,創新也無止境,良好的開端必將迎來美好的未來,今后,我們將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做好戲曲藝術的傳承,讓藝術魅力永放光芒。
作者:岳玉鳳 單位:濮陽市華龍區蘇北路小學
- 上一篇:淺議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的運用
- 下一篇:民間美術兒童繪本創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