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生命教育與大學語文教學分析

時間:2022-03-03 03:01:18

導語:醫學生生命教育與大學語文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生生命教育與大學語文教學分析

【摘要】在大學教學工作體系中,語文作為一門重點的公共文化課程,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語文學科中包含著傳統文化思想,品格素養內涵,對于大學生來講,學習語文能夠豐富自身文化知識儲備,提升道德素養。醫學專業是大學領域重點專業,學校需要合理借助語文學科載體,向醫學生滲透生命教育,全面提升醫學生道德素養,以及醫學領域職業素養,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鑒于此,本文主要圍繞大學語文教學與醫學生生命教育融合的意義,以及具體的教學方法展開有效的分析,從而為實現醫學生醫德素養建設與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據。

【關鍵詞】大學語文;醫學生;生命教育;融合;意義;對策

醫學專業是大學熱門專業,同時對學生生命品格具有嚴格的要求。醫學生需要熱愛、同情、尊重和敬畏生命,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投身于醫學工作當中。尤其是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時代背景下,醫學生需要從自身做起,自覺規范自身品德素養,提升自身醫德水平。所以,學校必須針對醫學生,積極開展醫德教育。而語文是眾所周知的德育教育學科載體,對于促進醫學生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素質課改背景下,大學教師需要合理借助語文學科載體,滲德育教育,培養醫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認知,從而全面提升醫學生的職業素養。

1大學語文教學與醫學生生命教育融合意義分析

1.1幫助醫學生樹立敬畏生命的意識。在大學教育環境中,語文學科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借助于語文學科向學生滲透生命教育,能夠讓醫學生對生命形成敬畏的思想認知,從而懂得尊重和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比如說,在學習《敬畏生命》的書籍時,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合理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醫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以及生活實際,談談如何才能夠做到敬畏生命?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深刻的情感認知和領悟,并且站在醫學專業角度,從“治病救人”職業素養方面,談談自己對敬畏生命的理解。1.2教會學生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生命是個體生存和生活的基礎,沒有了生命,那么一切都將失去意義[1]。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合理滲透生命教育,能夠讓學生對生命內涵形成正確的認知與感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報任安書》教學時,讓學生在整理司馬遷人生經歷的過程中,對司馬遷面對困難堅韌不屈的偉大人格精神加深理解,讓醫學生懂得即便面對再大的苦難,也要從容面對,并想辦法克服和解決難題。1.3形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習慣。語文學科中擁有的德育文化內涵,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合理地滲透德育文化內涵,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素養,讓學生懂得如何尊敬他人,善待他人,從而全面提升醫學生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需要加強情感教育[2]。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和學習《陳情表》《祭十二郎文》《項脊軒志》等,讓學生對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加深理解和感悟。促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習,形成仁愛的心理品格,以便學生在今后的醫學工作,能夠以仁愛、友善的態度對待病人。1.3超越人生困境,提升生命價值。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些許困難,而我們需要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勇敢地面對生命中出現的挫折和困難。而語文學科中包含的生命內涵和德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3]。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鑒賞《行路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態度。

2大學語文教學與醫學生生命教育融合路徑分析

2.1創建閱讀情景,加深生命意識。在大學語文教學領域,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思維基礎,合理創建課堂情境,為學生現象和思考提供便利條件。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形成準確的生命意識,提高學生對生命內涵解讀和領悟[4]。比如說,教師在組織《歸園田居》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詩詞的內容合理創建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直觀觀察,體會古詩詞的意境。學生在直觀的情境下,進行想象和思考,能夠對完美的生命形態,形成準確的思想認知,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活著即是幸福,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和挑戰,我們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發掘生命的魅力與美好,只有這樣,才能夠感受到的生活的美好與快樂。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趣味的朗讀方式,創建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朗讀的方式,深入體會文本中的生命內涵,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2.2組織合作鑒賞,提高生命認知。語文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為了讓醫學生對生命形成正確、深刻的思想認知,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合作鑒賞活動。引導學生圍繞具體的文本內容,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鑒賞[5]。讓學生通過合作鑒賞和賞析,對文本內容形成深刻的認知,全面提高學生生命理解和領悟能力。比如說,教師引導學生對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進行鑒賞和賞析。讓醫學生通過文學名著閱讀,深入鑒賞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內涵。讓學生對如何形成堅毅的人生品格,加深理解。在醫學領域,不斷研發和創新醫學治療技術和手段,勇敢的攻克醫學難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醫學專業水平。2.3組織拓展閱讀,加深生命思考。語文教師需要針對醫學生具體興趣需求,以及情感建設需求,積極組織拓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拓展閱讀的過程中,豐富文化知識儲備[6]。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生命的思考,讓學生形成準確的生命價值觀,促使學生以更好地狀態參與到醫學專業學習當中,同時也為了有效提升學生醫學專業綜合素養。首先,教師需要根據醫學生德育教育標準,為學生推薦合適的書籍[7]。同時,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圍繞與生命含義有關的語句進行摘抄和整理,并將其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時刻提醒自己端正生命態度,提升自身生命素養,比如說學生可以圍繞《活著》中的“人是為了本身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進行深度思考,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針對自己的閱讀感悟創作讀后感[8]。讓學生在文字整理的過程中,對生命內涵進一步加深思想認知。比如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圍繞《愛的教育》,聯系自身的專業,如何在醫學工作領域彰顯自己的愛心。學生可以從患者護理以及與病患相處等方面,合理地闡述如何滲透愛心。2.4布置實踐活動,提升生命素養。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興趣需求,成立文學社團[9]。引導醫學生積極參與文學名著閱讀,古詩詞鑒賞和交流活動。讓學生在良好的文化活動氛圍下,深入思考名著中所蘊含的生命的含義。其次,語文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學校資源組織實踐活動[10]。例如,要求醫學生參與醫學知識宣傳志愿者活動。將生活中的保健措施,以及及時就醫等措施,有效地滲透給社區的老人。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醫療職業的魅力[11]。并在今后的成長的過程中,自覺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儲備,以及職業素養.從而更好地為醫療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12]。

3總結

綜上,在大學教學領域,教師必須重視醫學生生命品格教育,從而讓醫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常規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發掘語文學科中的生命文化內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素養。

參考文獻

[1]鄒蘭萍.論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J].才智,2018(13):8.

[2]張瑞.生命教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3(5):16-17.

[3]范明娟.大學語文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44-66.

[4]郭仰東.管窺大學語文課的德育功能[J].語文建設,2015,7(32):94-95.

[5]周智東.大學語文課程人文素養教育傳播理念建構[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5,13(3):127-129.

[6]李靚.論大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學理論,2015,20(15):196-197.

[7]陳曉光,張利民,任伯緒.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6):871-874.

[8]孟婷婷,汪麗聰,王宇,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在醫學教育改革中的探討與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10):6-7.

[9]張橋.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9):1159-1163.

[10]周鳳英.論高校人文教育與醫學教育的融合[J].文學教育(下),2018(12):36-37.

[11]陳錄賜.大數據與醫德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4):61-63.

[12]楊華,王鑫璐,王延海,等.醫學人文教育融入超聲診斷學CBL教學的初步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56-57.

作者:李莎莉 單位:海南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