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邊緣化因素研究及措施思索
時間:2022-04-05 09:44:00
導語:高中語文邊緣化因素研究及措施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曾經,語文課程和語文課堂教學,魅力無限。課文中深邃的思想、生動的形象、精巧的構思、連珠的妙語,課堂上活躍的教學氣氛、精彩的師生對話、甚至激烈的爭論都給師生帶來無盡的美的享受。然而,在今日的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苦口婆心、條分縷析,而學生卻提不起興趣甚至無所適從。高中語文受重視程度不斷下降,與其他學科相比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危險。最具人文色彩的語文學科何以會處于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呢?本文試從原因和對策兩個方面來進行淺顯的分析。
一、高中語文學科邊緣化的原因分析
1.學生因素。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需求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他們的思想認識直接影響著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而現在高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存在兩個問題:(1)目標不明確。由初中到高中,學生對于語文的淺層需要已大為降低,而又不明白自己的深層需要是什么,在不清楚初高中語文區別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會因缺少內在需求而失去學習興趣。(2)教考分離。就考試與教學的密切程度而言,在目前一綱多本的教學情況下,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幾乎對考試沒有什么直接影響,在功利性或短時效應方面遠不如其他科目,以致語文課堂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2.教材因素。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標準的物質載體,是師生雙方教學活動的橋梁和紐帶,在語文教學的師生溝通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材有兩個基本特點:(1)經典為主。閱讀經典美文可以使學生廣泛深入地了解優秀文化傳統,提高其品位,豐富其內涵,因而經典文章倍受編者青睞。但經典往往與現實有一定的距離。現在的學生很難理解魯迅為什么要罵梁實秋,而至尊的賈寶玉為什么娶不到心儀的林妹妹。而經典的作用并非強制閱讀與支離破碎的淺層分析所能奏效的,也非功利閱讀和快餐閱讀所能奏效的。因而一般學生很難體會到經典之美,而無美感的閱讀只會讓人感覺枯燥,失去興趣。(2)數量偏多。以蘇教版教材為例,高中三年,必修5本,選修4-7本,還有高三整體復習的壓力等。語文教師大多感到時間緊、任務重,課堂教學課文的時間進一步縮減,更沒有時間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感受與挖掘,語文之美被淹沒其中。
3.教師因素。在教學關系中,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十分重要。優秀的語文教師不但在知識方面可以觸類旁通,而且常常能在教學的舞臺上游刃有余,不經意間閃現教學智慧,巧妙地引導學生走向語文廣闊的天地。而目前高中語文教師自身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學養不夠。新課程的實施讓很多語文教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嚴峻挑戰,其自身學識局限成為很多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的桎梏。(2)觀念陳舊。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對師生關系的認識和對教師作用認識上。傳統的教師“知識權威”在網絡技術十分發達、信息渠道多樣化的背景下收到很大的沖擊,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身份在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新課改背景下已轉變為“平等對話的首席”。如何理解角色和地位的轉變,理解的程度如何對教師能否適應新課程改革、更好履行教師的職能起著重要作用。(3)手段有限。傳統的一枝粉筆一張嘴的語文教學已不能適應時展和學生需要。(4)評價偏頗。傳統的語文教學評價以分數定高下,單一而單調,這既不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高中語文學科邊緣化的對策思考
1.學生方面。有興趣的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如何有效解決學生自身存在的學習興趣問題?首先學習目標要明確。從語文課程性質看,高中語文應該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教師應通過鮮活的案例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了解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具體內涵,明確提出不同于義務教育的課程目標。從課程作用看,教師應進一步讓學生了解語文的基礎性,了解高中語文對于學好高中其他學科和今后發展的重要意義。其次,考學結合。回避考試談高中語文教學是不現實的。而考試與語文學習也并非是矛盾的雙方,語文教師應把高考的考綱要求融入到現實的語文教學中去。要從學生切實的需要出發,去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自主自覺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2.教材方面。解決語文教材存在的問題,可以從3個方面著手:(1)教材編寫上,編寫者應一方面從學生的時間實際出發,控減數量,留出時間讓師生涵詠體驗挖掘美感;另一方面應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把經典與現實相融合,編寫出時代性、人文性強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教材。(2)教材使用上,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通讀教材,整合單元,大膽取舍、深入挖掘、適當延展。一些脫離實際的學生難以體會或領悟的文章應不講或少講;一些內涵豐富的文章可精講、深講。(3)教材開發上,教師一方面可以內外聯系,結合學生的人生體驗,依照單元主題去選取一些鮮活的文章或材料來補充拓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研究開發的力度,多多引來“源頭活水”,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活的靈動之氣。
3.教師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教學魅力的大小決定了一節語文課吸引力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節語文課的成敗。所以在教師自身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努力:(1)加強自身理論和業務學習。語文教師首先要加強語文知識學習,不斷更新知識體系,跟上時展;其次要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加強新課標的學習,熟悉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提高教學效率;再次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運用,力求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語文教學,全方位刺激學生的感官。(2)轉變觀念。在師生關系上,教師應該主動由“知識權威”向“對話伙伴”的角色轉變,積極適應“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師作用上,教師應該由奉獻型向服務型轉變,在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和學習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在評價方式上,努力從過去的唯分數論的評價模式向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目標的多元評價模式轉變,把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的評價相結合,把明確性與模糊性、過程性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不難看出,教師良好的個人形象、創新的教學理念、和諧的師生關系、精深的業務素質將對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有更多的責任去努力踐行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需要,關注教材的建設,關注自身的發展。我們要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好地結合起來,努力探索語文教學的新思路,努力創造語文課堂的生機與活力。
- 上一篇:工信委發展提升年工作方案
- 下一篇: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