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01-07 11:26:32
導語: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在語文教學中是有很大的優勢,它可以高效便捷地給教師提供授課環境,能針對每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來進行針對性解答。微課主要是通過視頻來實現授課的,教師在視頻里加入教學課題、練習課題、反思總結等內容,通過把這些資源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個新的授課環境,以方便教學。
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常常因綜合素質不過關而出現很多問題,如不少教師在課堂中不能順暢地組織課堂教學,不能及時準確地解答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如果在語文的課堂中學得不夠扎實,那么他們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很嚴重的畏懼心理,久而久之,會增加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害怕說錯,害怕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會恥笑,最終導致了學生不敢回答問題,越怕就越不說,越不說越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二、微課的優勢
微課就目前來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主要具有以下兩種優勢:第一,適合教學對象。高中語文的微課是根據每位學生的個性需要來展開教學的,微課需要具備學科學段的分辨能力,建立同一學科,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比如同一個語文知識點,針對水平不等的學生,傳授的方法乃至內容都應該有差異。微課有利于教師進行個性化教學,同時也是符合“微課”的理念。第二,主要是認知方面。良好的微課設計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不能跳躍式發展,不同的學生認知方式是有很大差異的,如對一些固執的學生,可增添一些視頻、圖像的形象知識,這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清晰的認知。還可以給予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景陶冶。在當今網絡發展迅速的時代,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與當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樣,微課也將具有十分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
三、微課的重要性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用五到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和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大的優勢。在傳統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達不到系統整理知識和長時間的記憶和存儲的要求,雖然教師在不斷地傳授學生知識,但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是很顯著,而微課平臺的使用就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在授課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傳統授課中出現的弊端說再見。教師把“微課”教學內容傳到互聯網的平臺中,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和一些其他的移動終端進行查看學習。通過微課,學生可以學習到教師在課上傳授的知識,每當學生在沒記住和碰到學習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終端設備來自行解決面臨的難題。學生通過移動終端上網,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種學習氛圍濃厚的環境下,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當下次遇到同種問題時就能順利解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傊⒄n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
四、微課應用的建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越來越受廣大師生喜愛,每位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吸收其精華,傳播“微課”的先進思想,盡快地學習并且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勇敢地接受和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在“微課”的發展趨勢中找到自身的研究興趣點,實踐的落腳點,制作出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微課”。在教學中,踐行課程標準對教師“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的要求。學校也要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要積極鼓勵教師制作“微課”,從對“微課”感興趣的少數教師入手,以點帶面,慢慢推動到備課組和教研組;還可以在校內組織成立“微課”小組,避免教師“單打獨斗,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學?;虻貐^還可以定期進行微課設計理念的創新研究以及“微課”技術的交流分享活動,以提升教師制作“微課”的能力。
五、結語
現在的時代逐漸進入了一個“微”時代,教學和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為學生的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滿足了當代高中學生的各種需求,同時也符合當代教育環境的基礎。此外,微課的應用將會幫助孩子們輕松地學習,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現代化發展。
作者:黃海明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六中學
參考文獻:
[1]魏淑娟,寧鑫.微課在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80):45.
[2]劉彥.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戲劇之家,2015(4):211.
[3]張雪梅.微探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3(24):50.
- 上一篇:高中語文復習課思考
- 下一篇:審美范疇視角下高中語文審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