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新課改探究性學習

時間:2022-11-05 10:53:38

導語:高中語文新課改探究性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新課改探究性學習

【摘要】新課改為什么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是什么?那么,探究性學習的設計關鍵又在哪里?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學習方法;關鍵環節

傳統的教學方式一般是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來展開的。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主要以紀律教育來維持教學秩序,以講授來傳授新知識,以背誦、抄寫來鞏固已學知識,以多做練習來運用知識,以考試測驗來檢查學習效果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以知識的傳授為核心,視學生為接納知識的容器,沒有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也沒有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轉變教學方式勢在必行。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學習方式是人們在學習時所具有或偏愛的方式,即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

學習方式是學習者持續一貫表現出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總和。學習策略指學習者完成學習任務或實現學習目標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驟,其中某一特定步驟稱為學習方法。例如,有的學生傾向于借助具體形象進行記憶和思考,有的學生偏愛運用概念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有人善于運用視覺通道(讀與看),有人傾向于運用聽覺通道(如聽講、聽廣播),也有人喜歡運用動覺通道(動手做一做或自己說一遍)。學習傾向包括學習情緒、態度、動機、堅持性以及對學習環境、學習內容等方面的偏愛。比如,有人必須在絕對安靜的環境中才能專心學習,而有人卻喜歡在音樂的陪伴下學習,還有人能夠在嘈雜的環境中有效地工作和學習;有的學生為獲取家長許諾的獎勵而學習,有的學生卻能夠從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有人喜歡在競爭中學習,也有人偏愛合作學習。那么,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是什么?語文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知識文化積累,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要素的融匯整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1.探究性學習應該注重生活積累和知識整合

閱讀是語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積累、形成再現和再造表象的活動。所以茅盾說,讀書應當一邊讀,一邊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凄,一邊到現實的活人生中去看。生活是永恒的老師,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東西。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積累足夠的經驗和豐富的閱歷。有了生活的積累,文本的閱讀才有堅實的基礎。文本研習是自身認知結構與外來信息有機整合的過程,要讓學生在閱讀時發現閱讀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整合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將學生已有的相關“內存”融合到文本中去,形成文本、作者和讀者的共鳴。

2.探究性學習應該注重文本和思想的延伸

文本探究要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將學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向深入,使文本的思想與學生的思想發生碰撞,產生認識頓悟和思想飛躍。沒有感性因素,哪里有情感和形象?如若這樣語文課就失去了語文味。因此。閱讀教學應該是一種深層次的審美積累、生活感悟和文化積淀。余秋雨的《風雨天一閣》,把挖掘歷史遺跡、搜羅文化古籍看作是比生命都重要的事。是啊,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淀,幾乎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生死存亡。一個人的文化積淀也必然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歷程。我們無法想象一個沒有任何文化積淀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沒有任何文化積淀的人將如何立足于社會,立足于生活。“探究性學習”又稱“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在學習中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那么探究性學習的設計關鍵又在哪里?

1.探究的內容學生能夠操作,并且有興趣

盡可能讓學生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作為重點來學,并試著與學生一起學習,從而構建一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主動獲取知識,并發展探究能力,養成積極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識。在教學中,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索、大膽嘗試,培養學生探究、分析、概括、評述的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主要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應以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為主,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能探索性學習。作為教師應當鼓勵、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心理學研究表明:合理的質疑是學生思維的起點,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它能使學生的探索欲望從潛伏狀態迅速轉入活躍狀態。因此我認為教師應該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質疑,使質疑成為學生的自身需要。教師可采用語言的激勵、手勢的肯定等手段對學生的質疑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賞。一個人如果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樂趣,就會勇氣倍增,激起無數次的追求。樹立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信心,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就說,大膽表達,教師也應盡量地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當學生發現自己的見解被肯定、鼓舞時,他們的探究問題的信心就會不斷地樹立起來。

作者:惠玉琰 單位:鎮安中學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