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水平體系的構建
時間:2022-12-18 03:05:01
導語: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水平體系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是學業質量水平的依據,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在學業質量水平中體現在四個層級五個水平。學業質量水平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基礎,是對學生能力評判的依據,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命題的依據。學業質量水平對于教學的改革、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方式和學生作業等方面具有引導作用,反過來,她們也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學業質量水平提升。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學業質量水平;學業評價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的第五部分為“學業質量”。這部分篇幅不長,但是意義重大,首次明確提出了學業質量標準,將教、學、考三者統一。其中學業質量指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學生對學科的學習是離不開教師的“教”,學業質量水平就是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相聯系起來。除此之外,學業質量水平是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和學生學習內容的依據,實現了考試與教和學的結合。由此可見,學業質量水平是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的基礎,是學業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指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業質量水平制定的第一要義。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品格與能力主要通過學習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是課程標準制定的依據,也是語文學科學業質量水平的依據,學業質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把核心素養的要求細化,從語文學科的角度要求學業質量水平的標準,通過更具有語文學科特色的語言表述,增加學科的標志性。新課程標準將學業質量水平劃分為五個級別的水平,每個水平中包含四個方面內容。五個級別的水平對應課程結構必修課程的學習要求、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要求和選修課程學習的要求,四個方面就是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進行拓展和細化。(二)學業質量水平是評價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依據?!皩W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依據不同水平學業成就表現的關鍵特征,學業質量標準明確將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學習結果的具體表現。”及學生學業質量水平是學生獲得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表現的測量標準。學業質量水平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能力通過五個等級和四個維度進行闡釋,而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就需要通過學業質量水平的劃分來進行評價。(三)學科能力是評價學業質量水平的關鍵。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正確價值觀念的融合。學科能力主要有思維能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應用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能力等在學科核心素養中容易被測量的素養,是可以通過考試或者考查容易觀察出來的素養,因此,學科能力是評價學業質量水平的核心。
二.學業質量標準下的學業質量水平具體設置
(一)學業質量水平內容。新課程標準將學生的學習結果劃分為五個級別水平,用來檢驗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所要求達到的學習要求。其中每一位高中學生必須修習必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升學考試要求選擇性修習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而學業質量水平中,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五是選修課程學習的要求,其中水平二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依據,水平四是高??荚囌猩浫〉囊罁?,水平五是供高?;蛴萌藛挝坏膮⒖?。學生的學業水平發展具有階段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螺旋式的上升。隨著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知識點的拓展,學生的學業質量水平有所提升,要求有所不同。例如在對于“理解語言”時,不同水平層級要求不同,從而在試卷命制上有所體現。學業質量水平的層級確定了高考命題的層級,就如2018年、2019年全國Ⅰ卷對于實用類文本閱讀的最后一題的設置;2018年,以上三則材料中,《人民日報》《自然》《讀賣新聞》報道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這道題我們可以看出是一題兩問,只有理解了第二問的“為什么”才能夠更好回答第一問,它不僅僅考查了考生對信息的獲取能力,更隱含著對作品內容背后的情感、立場、態度辨認能力的考查,更符合學業質量水平四“能比較、概括多個文本的消息,發現其內容、觀點、情感、材料組織與使用等方面的異同,嘗試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钡囊?。2019年,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這道題首先要求我們在閱讀的基礎上獲取分析信息并將信息進行整合、歸納,更符合學業質量水平三“利用文本中的相關信息解決具體問題”的要求。隨著學業質量水平層級的確定,考試評價的層級和難度都有所變化,隨著質量水平層級的升高而上升。但是學業質量水平與學生的學業水平存在不平衡,在不同的學業階段達到的學業水平是不一樣的,就如水平四是高??荚囌猩浫〉囊罁?,但它對應的學習內容則是選擇性必修課程,而在課標中選擇性必修課程沒有強制的要求,根據學生自身需求進行學習,所以有部分學生學業水平處于水平二或三,有部分學生的學業水平可能是與學業質量水平相對應。(二)學習質量水平形式。學業質量水平是按照條目式設計方式設計的,一個序號對應一條質量描述,質量描述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過程中需要展現出來的能力和品格,這些能力和品格在核心素養的學習中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根據學業質量水平進行考試評價時,需要設置具體的情景和任務,而且情景和任務需要多樣化,以便學生能過充分展示能力和品格。
三.全面把握學科教學,有效實施學業質量水平體系
學業質量水平是教學與評價的基礎,我們可以運用學業質量水平來規范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學生作業考試體系。(一)發揮學業質量水平的引導作用,改革教學。教學課堂的質量需要用學業質量水平進行有效的評價。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目標的確定都需要參考學業質量水平的模式來進行設置。教學目標的形式可以多變,但需要體現水平和素養兩個維度,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要求設定素養的等級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明確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合理設計教學思路。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體現以下原則:創設學習情境,將“抽象”知識轉向具體;營造學科知識的學科素養,由“灌輸”知識轉向學科素養提升;體現師生平等觀,由“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例如必修三第一單元學習中外小說,本專題涉及到中國古代小說、中國近代小說和外國小說,教師在對這一單元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的過程中,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提煉出這一專題的的核心教學內容是“欣賞人物形象,品味小說語言”,抓住這個重點后,教師將能作為教學資料的內容整合并且結合電視劇、電影讓學生對于人物有著初步的把握,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理清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通過觀影和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拓展人物認識的廣度,讓其能夠全面、正確、客觀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人物語言,又能夠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聯系到一起。從而,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提高學科的核心素養,進而達到學業質量水平提高的目標。(二)掌握評價方式,落實學業質量水平。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評價的過程即學生學習的過程,應圍繞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學習活動,在具體的語文學習情境和活動任務中,全面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痹u價的類型主要有日常學習表現評價模式和學業質量評價模式兩種模式。日常學習表現評價主要有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的評價,日常學習表現評價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而且有利于教師發現教學問題,改變教學策略,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語文課程的學業質量評價主要依據學業質量水平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清楚學業質量水平描述的內容,針對性的進行教授和拓展,滿足學業質量水平描述的要求,為學生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打好基礎。(三)有效進行作業改革,體現學業質量水平。寫作業的實質是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并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因此作業有兩個功能:一是知識的鞏固練習、二是知識的應用與實踐。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教學現狀看,寫作業的鞏固功能大于寫作業的學習和實踐功能,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高分,往往布置同一知識點的大量類似作業讓學生反復練習,形成“刻板”印象,在考試過程中減少失誤,獲取高分。這樣的方法雖然對于提高成績有效,但是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具有阻擋作用。大量反復的練習使得學生思維的定勢效應增強,創新思維的意識與能力下降;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對于新知識的探究缺乏興趣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新課程改革時代,我們應該減少作業的重復性和零散性,增強其新穎性和整體性;減少書面作業,增加口頭表達和操作作業,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作業改革的關鍵是要讓作業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有更高的教育價值。學科素養的培養和學業質量水平的要求更注重學生對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能力,注重學生思維發展和提升,注重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注重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
參考文獻
[1]郭元祥,馬友平.學科能力表現:意義、要素與類型[J].教育發展研究,2012(15-16):24-3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王歡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 上一篇:旅行項目設計語文課程開發實踐探析
- 下一篇:高中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