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問題論文

時間:2022-01-26 04:28:00

導語:探求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求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問題論文

摘要:筆者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思想教育必須放在語文教學的首位;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兒童心理特征;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階段性,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傳道授業解惑”就是教書育人。怎樣教書育人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一直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討的重大課題,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內容都不同,我們小學教師培養的對象就象一塊未經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師這個共和進行加工,才能現出瑰麗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過程,教育為本,德育為先,德育的教育必須滲透在傳授知識之中,這樣就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極賦實效。現就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談幾點筆者粗淺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須放在語文教學的首位

知識無階級性,而教育則是有階級性的,教育從來都是從屬于一個階級的,我們的教育就是要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養講文明、守紀律的一代新人。而現行教材的編寫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剛入學就學習古詩《鋤禾》又繼續學習了《英雄》、《劉胡蘭》、《我不能忘掉祖國》、《白楊》、《長征》、《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等等各篇無不是思想教育極強的活的教材。它無不在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激勵著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勞動。所以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依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愛國教育、傳統教育、使之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從我做起,從小做起,這樣必能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下堅實的根基。

二、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兒童心理特征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傳授知識中育好人關鍵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掌握自己教育對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據其心理狀況,年齡特征去進行教學,寓德育教育與教學中,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兒童,他們知識面窄、貪玩、好動,這是他們的弱點,但他們心靈純潔好奇,好表現,喜問、喜聽,爭強好勝,則是其優點。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時就要善于引導。講課要考慮到主動、形象、有趣,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使其在增長知識中,培養良好的個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鳥學藝》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我讓兒童有意注意使其進入角色,組織學生扮演學藝的群鳥,創造性地加上了學藝的小燕子給沒學到藝的那幾只鳥說幾句安慰的話的這樣一個表演內容,教育開導這些鳥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學到真本領。這樣,就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須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會成功的道理。

三、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階段性,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同樣是教育的主體,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在自我教育、自我養成。對學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規范學生的行為,而規范小學生的行為就是要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就小學生來說,德育教育也有階段性。它包括兩層含義:一層是教育工作的整體階段,即根據學生中帶普遍的、傾向性的問題,有側重點地突出一個重點,解決某一個問題;另一層是教育內容的分段進行,即:低、中、高年級的教育內容就不一樣,所以語文教師要根據語文教材的內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點,在教低年級愛莫能助教育時,我十分注意從懂得入手,讓其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國旗、國歌、國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隊的基本知識。在教中年級時,我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國家和民族知識的傳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學習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從而使他們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在教高年級語文時,我十分注重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國家,性質教育和黨的方針政策的教育和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的教育。這樣就使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環環緊扣,從不脫節,連貫地得到了落實。

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系統工程之一。強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首要任務。在小學主文教學中只有正確處理德育和教學的關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識教學之中,使二者融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階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意組織活動的實際性,長期堅持,必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