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說話能力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4 04:53:00

導語:情境說話能力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說話能力管理論文

一、利用晨讀,創設樂說情景

低年級兒童有興趣主要不是來自活動結果或事物意義(即間接興趣),而是來自活動本身(即本直接興趣)。“樂說”即學生對說話內容感興趣,不吐不快。我充分利用晨讀課,創設語境,激發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1.“歡樂時刻”──教師選擇學生喜聞樂的故事、小品、相聲、笑話等講給他們聽,漸漸引導他們也說上一兩句。

2.“記者報道”──學生通過讀報、收聽廣播、收看電視、與父母交談、親身經歷等途徑收集新聞,并向全班學生“報道”。

3.“童話接龍”──要求學生每人每次說一句話,全班合作編一個完整的童話故事。這種創造性游戲既鍛煉了學生的傾聽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這些活動,有效調動了學生說話興趣,覺得說話是一件趣味無窮的事。

二、挖掘教材,創設生活情境

在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童話、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擬人化的角色活動,都有對話。課堂上,我將教材演變成現實生活情境,讓學生扮演角色,分小組進行對話訓練。如《小伙伴》一課,我讓學生分組扮演角色。“小熊”看到伙伴們帶來自己最喜歡的禮物探望自己,激動萬分,感謝的話語脫口而出。“小伙伴們”也入情入境,七嘴八舌地安慰著“小熊”。從具體的對話語言中,學生領悟到對話的應答性,體驗到人物對話由于情境、身份、說話內容的不同,而變換語氣、語調。在訓練初期,作接近原言語的復述,主要是模仿、體驗,以后再逐步讓學生通過想象,向創造性對話推進。

三、開展活動,創設活動情境

1.看看說說。利用具體的實物創設實物情景,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主要形式有:看實物說話、看圖片說話、看場景說話和看大自然說話等。如看實物說話教學:教師把裝滿蘋果、梨、葡萄、香蕉、西瓜的大玻璃盤出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各種水果的形態、色澤,品嘗各種水果的味道,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趣味盎然,發言欲極強。

2.聽聽說說。我常組織學生聽廣播、聽電話、聽談話等,創設情境讓學生說話。如學生愛打電話,我設計了:你是班長,老師打電話到你家通知星期日看電影,請幫助轉告其他同學;小康打電話詢問媽媽病好了沒有等等。這種訓練帶有很強的游戲性,符合剛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樂說、搶說。

3.做做說說。即讓學生動手操作,根據操作過程和結果說話。比如手影游戲《翻出一個聰明來》,學生用雙手翻出各種動物姿態,隨后說上一句話或一段話。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動口。學生想說、愛說,常常是一發而不可收。

4.演演說說。讓學生擔任生活中的實際角色,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對話。如圖書管理員與借書人、營業員與顧客、病人與醫生、爸爸媽媽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等,要求學生在適當的場合說出最適當的話,體現了對話語言的應用性。

5.游游說說。大自然是藝術語言的發源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學生會看到更多的美妙而奇異的現象:春天,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到處一片生機蓬勃的新綠;夏天,轟隆隆的雷聲震動大地,耀眼的閃電劃破灰色的天空;秋天,紅通通的柿子掛滿枝頭,令人饞涎欲滴;冬天,下雪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呈現在學生面前……這一切,都是大自然早已準備好的說話題材。

四、欣賞音樂.創設藝術情境

聽音樂編故事。我先讓學生聽一段優美的旋律,引發想象,使學生置身于詩情畫意的美景中,引導學生晨開想象講故事。如《森林大王和動物的故事》,播放《獅王進行曲》,樂曲雄渾有力,兒童完全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教師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音樂中的形象,學生一面模仿獅王走來和別的小動物歡迎的動作,一面練習說話。大家都不甘示弱,爭著說。

利用語文活動課,創設豐富多彩的說話情境,開拓說的內容,為學生提供說話機會。擴大說話訓練的場景,增強說話訓練的強度,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