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指導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08:40:00

導語:閱讀指導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指導教學管理論文

一、學法指導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學法”問題是初中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他們的閱讀活動只能通過他們自己的閱讀實踐去完成,別人誰也代替不了。因此,優化閱讀方法指導,如同是交給學生打開閱讀大門的鑰匙。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葉圣陶答教師的100封信》,開明出版社,1989年,第87頁。日本心理學家村上芳夫經過研究證明:積極主動學習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進行學習方法的訓練。他認為缺少這一訓練過程,主觀再怎么努力,學習也不會收效顯著。可見學法指導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的大量實踐也證明,學生掌握了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的主動性就會增強。同時,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運用學習方法,就會逐步使學法由知識變成學生的閱讀行為方式。日復一日地訓練,逐步遷移內化,便形成了閱讀能力。這一點正是優生和差生在閱讀方面的顯著差異。有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指點門徑,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有沒有門徑呢?回答是肯定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如何利用“自讀提示”找到閱讀的門徑,把握閱讀要點,培養閱讀能力,是學法指導不容忽視的內容。

指導學生用好“自讀提示”應注意以下四點。

1.了解文體

首先指導學生捕捉“自讀提示”中點明文體的語句,針對文體特點,有目的地自讀。如初中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地質之光》和《瀾滄江邊的蝴蝶會》,雖是同一單元的自讀課文,但前者是報告文學,后者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這在“自讀提示”的首句分別作了提示:“本文是一篇寫地質科學家李四光獻身科學事業的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具有真實性和文學性的特點。”“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由此,應使學生明確,閱讀前者,要注意寫人過程中真實性和文學性的關系;閱讀后者,要著重體會課文是怎樣寫景,如何抒情的。

2.理清層次

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利用“自讀提示”理清提示內容的層次,以便閱讀中分層思考問題,分層把握要點。這樣,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盡可能在一次性閱讀中做到注意點和注視點同步,縮小回視次數,提高閱讀速度和效果。如《閱讀》第六冊中《從宜賓到重慶》,揭示的內容較多,教師應指導學生理清提示內容的層次,明確閱讀時應注意的地方。揭示內容分三個大層次:一層簡介解說詞及其作用;二層點明本文的出處(《話說長江》),揭示解說詞的特點(與圖像相依相輔,互為補充……);三層概括本文的寫作特色:①條理清晰(按長江流向依次介紹了四川境內的三座城市──宜賓、瀘州、重慶);②知識豐富(地理知識、風土人情、歷史傳說);③文筆生動(描寫、抒情、比喻、擬人等手法)。顯然,第三層揭示了自讀中需注意的三方面的重要內容,即應注意:說明的內容及空間順序;有哪些知識;說明的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生理清了這幾個層次,再讀課文,就不是盲目的了。

3.把握要點

指導學生利用“自讀提示”,還應教會學生把握閱讀要點,以便在自讀中認準主攻方向。如語文第二冊《夜走靈官峽》,“自讀提示”明確指出,閱讀課文首先要抓住小主人公成渝的形象,“這是小說正面刻畫的形象”,而不能把“我”作為主要人物。如此,對于正確把握自讀方向、領會文章主題及寫法是十分重要的。

4.明確要領

自讀要領,包括自讀態度情緒的揭示和自讀方法的指點。如《閱讀》第一冊第四課《小麻雀》,“自讀提示”中指出“這是第一篇自讀課文”,并提出了自讀要求:“獨立閱讀”、“姿勢端正,思想集中,邊讀邊思考”等。又如《美洲“彩蝶王”》,提出了“速讀”的要求,介紹了“速讀”的方法。《閱讀》第五冊《莊稼的朋友和敵人》,揭示了整體閱讀的要求及練習方法。這些都應在自讀之前作必要的強調、指導,要求學生仔細領會,并通過實踐使學生掌握自讀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自讀習慣。

三、重視學習過程,教給科學的閱讀方法

為了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教師應當根據學法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有關學習方法的理論,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實際操作的具體步驟,將學習過程清晰地交代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時,一步一步按合理的程序進行。

如訓練學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可以教學生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

(1)按閱讀一段文章的一般方法步驟認真閱讀全段。

(2)仔細分析段內句子間的關系,明確全段中心意思,判斷是否有中心句。

(3)了解中心句在段內位置的規律。一般有四種情況。①起概括和總說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開頭;②起承上啟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間;③起歸納和總結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④起強調和增強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開頭和結尾同時出現。

(4)運用中心句在段內位置的規律具體確定中心句。

下面以《荔枝蜜》倒數第三段為例找中心句。

①閱讀全段。

②句與句之間關系:總—分—總;首尾兩句是對蜜蜂的評價,二、三兩句說明“可愛”、“高尚”的原因,段的中心句是贊揚蜜蜂是可愛而高尚的。

③中心句在段內位置:首尾兩句起強調和增強印象作用,因此,首尾同時出現。

④確定中心句:本段首尾兩句。

⑤檢查:看首尾兩句表達的意思是否相同或相近,分述部分表達的意思與中心句是否一致。(相近,一致)

四、指導學法要提出相應的要求和目標

學法指導不僅要指點獲得某一知識的途徑和一般規律,而且要從各方面對閱讀提出相應的要求和目標,以利于檢查學法指導的效果。

如閱讀的整體要求:閱讀中要有整體意識,注意力集中,有目的地閱讀和識記,勤于質疑問難,掌握朗讀、默讀、跳讀、精讀、批注、摘要等多種閱讀方法。

具體到某一方面,如對初中生朗讀的要求:①用普通話,聲音洪亮;②讀得準確,字字清楚,句句連貫;③停頓合理,快慢適當;④重讀恰當,強弱分明;⑤語調自然,傳情達意。

對初中生的閱讀速度也提出相應的要求。我國的教育實驗表明:初一學生每分鐘讀150~200字,初二學生每分鐘讀250~300字,初三學生每分鐘讀350~400字。這樣,便于教師在教學中控制閱讀速度,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及閱讀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