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綜合性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5 06:16:00
導語:鳥的天堂綜合性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部對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作了全面的規劃。規劃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教育與各科課程的整合”,而“網絡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則是規劃的另一個重要層面。網絡已悄然走近我們的課堂。在我們對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與學作出一些嘗試的時候,我們也一直不斷地在思考:網絡究竟能給目前的教學帶來什么?在教學中該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而盡可能地避其弊?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建構更有效的教與學的模型?網絡教學環境中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分別該怎樣定位……在進行《鳥的天堂》這一課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構思和實踐中,我們也同樣反復地作著這樣的思考。
一、關于教學目標的分析
1、本課的教學內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鳥的天堂》一課中,安排了這樣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
“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為導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在布置本次活動時,學生們對模仿導游寫解說詞很感興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問題,例如:鳥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體有多大?有多少年歷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鳥?解說詞該怎么寫,有什么格式?可對于活動中要求的“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學生們感到很困難:翻遍學校的圖書室也不一定能找全這些資料,其實就是教師也不一定能全了解這些信息。因為有不少學生以前曾嘗試過利用因特網查找資料,當時就有學生建議:能否組織我們上網收集資料?于是,我們就設計了這樣一節網絡環境下的綜合性學習課。
2、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剛頒布的九年制語文課程標準中新提出的要求。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并且把它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強語文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培養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把本課定位為一節“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輔導課”。
如果作為一次簡單的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的學習活動,其目標應是很簡單的:盡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關“鳥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識面,并嘗試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但是,作為一節有組織的網絡環境下的拓展閱讀與應用文寫作輔導課,其教學目標的定位則必須是多層面考慮的:在拓展知識的同時如何提高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網絡閱讀的過程中怎樣激發學生去主動探究的興趣?如何組織學習共同體及他們之間的合作,讓學生明白在網絡環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義?怎樣合理調控學生網絡學習中的行為以更利于他們養成良好而積極的網絡學習習慣?歸結下來,就是如何落實“信息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和”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這樣的最終目標。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確定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定位本課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
1.利用網絡展開多層面的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
2.能較好地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嘗試寫簡短的“解說詞”。
B、情感與態度
1.在自主探究的網絡讀寫活動中培養興趣,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祖國河山之美。
2.通過小組分工協作和信息成果集體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與習慣
1.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利用網絡等現代信息媒體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問題的主動性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
3、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按照上面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
如何利用網絡自主探究,培養初步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定位為:
對網上各種信息源的比較篩選,及學生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的效率問題。
二、關于教學過程的設計
1、關于具體的教學模式
鑒于網絡環境的具體特性,我們在這次信息實踐活動中基本嘗試這種建構主義教學思想所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化探究型”教學模式。具體有如下四個環節:
(一)激情設疑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設置情境,激發興趣,導入主題,并圍繞學習任務設疑。
本課中,教師首先通過引導學生們回憶課文所學內容,引起學生再次體味“鳥的天堂”那美麗而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和眾鳥活動的奇妙景象,激發起學生們對本次活動的強烈興趣。
面對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任務,教師應啟發圍繞學習任務,拓展思路多提問題:學習了《鳥的天堂》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對照本次活動的要求,你們還需要搜集哪些資料?經過討論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本次網絡學習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安排學生將這些問題發表于BBS討論區。
(二)組織指導階段。
在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可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的需要自主選擇學習伙伴,組成學習共同體。經過小組討論,確定小組活動具體目標,并組織好組內分工協作。
在這一環節,教師還應根據需要對網絡課件的使用給予指導。讓學生熟悉課件界面,提示本地資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導利用BBS論壇共享信息資源及組際、師生間交流。鼓勵學生圍繞問題展開閱讀,積極參加討論,及時將獲得的資料發表于BBS討論區,與同學們共享,并學會分享別人的信息資源。還可對具體學習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困難給予指導。
(三)自主探究階段。
這是本次信息實踐活動的主要部分。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同時教師對各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活動進行適時組織調控,交流答疑。
學生們可以進入“本地資源區”查閱本地服務器中的資料、校園網絡資料中心的資料以及學生們已經收集整理后的材料,也可以進入“Internet世界”利用課件鏈接的搜索引擎訪問互聯網搜集資料。在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BBS討論區”向同學和老師求助,可以在“BBS”中閱讀他人的資料,也可以將自己搜集的資料粘貼于BBS與他人共享,或與別的同學或老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組織更大范圍內的合作。在搜集好材料完成了寫作后,還可以將作品發表于“作品展示區”供大家欣賞,在相互的欣賞評論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和價值的認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利用局域網監控系統及時了解各小組學習情況,對各學習小組的學習活動進行適時調控。同時,教師還可進入BBS,組織指導學習小組內部和小組間的分工協作,為提問者釋疑,并為學習有困難的小組提供指導。
(四)總結評價階段。
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評價,并對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取得的成果給予價值肯定。
在學生完成解說詞的寫作,發表于作業展示區后,各學習小組可以相互閱讀“作業展示區”中的作品,進行自我總結評價和互評。教師可對作業展示區的作品發表評論,對本次活動作出總體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小組給予表揚鼓勵。教師在評價時,應著重幫助學生歸納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鼓勵學生多嘗試利用網絡等現代媒體獲取信息,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在活動后,還可組織學生將本次活動成果及有關材料記錄制作成網頁上傳至學校網站,進行網絡展示。
2、關于問題意識的培養
自主探究型學習的前提就是學習者有“問題”,沒有問題,何來探究的興趣,又研究什么呢?在本課中,我們首先要求學生歸納出問題:在課文學習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面對本課的學習目標你又產生哪些問題?經過學習小組的討論和全班交流,梳理出共有哪些問題,哪些是急待解決的主要問題,從而確定本學習小組下一步探究的具體目標。我們在網絡教學課件中專門設置一個區域——BBS討論區,供學生們交流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成果。教師可以自己或組織學生把經過討論后擬訂的主要問題整理好先放上去,另外,也鼓勵學生們如果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可隨時增加進去,供大家交流。我們認為,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活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類似科學研究那樣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為學習者創設一個激發學習探究興趣的問題情境,為學習者提供解決問題的依據,引導學習者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學習者問題意識的培養這一重要任務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3、如何組織學習過程中的合作
在信息時代,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生活,合作都顯得尤為重要。網絡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且紛繁復雜、真偽難辨,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還是信息的評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組織結構的協作。在本課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組織的:
(1)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由學生自愿組成,每組2--4人。在組建小組時,教師可視情況進行協調,給予幫助。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各小組內部自主分配任務,組織交流,通過成員間的相互啟發、交流補充,使小組的成果更完善。
(2)引導組際合作,共創一個研討交流的和諧學習氛圍。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好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在一個由全體同學共同參與的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各學習小組間可以通過“BBS討論區”交流發現的問題,遇到困難可以尋求老師或別的小組同學的幫助,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放到“BBS討論區”中共享,研究的成果可以放進“作品展示區”內展示,供同學們閱讀、下載、評價。這一系列活動,無一不體現出主體的張揚,使學生們在有效的合作環境中得到自身主體價值的體驗。
三、關于網絡課件的構思
1、學習資源的設計
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資源最主要的就是網絡資源。在本課的課件設計中,我們從“界面友好,方便簡捷”的原則出發,將學生進入網絡學習的主界面分為四個區域:資源部分分為“本地資源區”和“Internet世界”兩個區,交流部分分為“BBS討論區”和“作品展示區”兩個區。我們可將本地服務器和校園網資料中心的相關資料以及學生們已經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后放在“本地資源區”,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提問交流和信息共享設置了“BBS討論區”,為學習者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設置了“作品展示區”,在“Internet世界”中為方便學生訪問互聯網提供了界面簡潔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的使用說明。同時,為使學生能盡快地熟悉課件界面和使用方法,還分別在主界面中設置了“活動目標”、“交流區提示”、“資源區提示”和“學習建議”等內容,以保證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順利展開。
2、關于信息
在教學設計之前,我們就事先訪問了互聯網,搜集查閱了大量有關“鳥的天堂”的信息,為教學設計整理出第一手資料。在制作“本地資源區”時,因為本校校園網的資料尚未完成“索引”工作,學生無法查閱,因而我們就在本地資源區中直接列出了這部分資料。對于互聯網中的信息,一開始時我們考慮,盡可能就先做好這些資料的信息工作。但是,后來我們反復對照本課的教學目標,認為本課的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媒體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并掌握利用網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因此,在課件制作完成時,我們刪去了這方面的大量信息,只是在“資源區提示”中簡單列舉了三個相關網站的網址,且都并不是直接指向有關“鳥的天堂”的具體頁面的。這主要是幫助那些無網絡閱讀經驗的學習者的,三個網站分別是:廣東信息網203.207.171.4/、江門視訊寬帶網/jminfo/廣東省新會市旅游網/Y11.htm
四、有關本課的幾點思考
1、關于網絡環境下無關因素對學習者干擾的調控
在本課教學目標的分析中,我們把解決“學生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的效率問題”確定為教學的難點之一。在教學設計中,我們以教師的適時調控作為解決這一難點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初涉網絡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網絡本身的興趣往往大于他們本來想探究的信息的興趣。這樣,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發生興趣的轉移,從而導致學習效率的降低,乃至影響學習目標的達成。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就發現了這一點,并且教師對這樣的調控疲于應付。總結下來我們認為,在對青少年階段學習者網絡環境下學習的教學中,除了學習網絡必須具備即時監控的功能和教師必須實施全程監控外,還應多指導和鼓勵學習者努力實現自控和學習小組內部的互控。這樣的調控對初涉網絡的學習者來說是必要的,也較有利于學習者養成良好的網絡學習習慣。
2、關于網絡閱讀中信息的篩選問題
網絡中的信息是海量的。在“新浪”的搜索引擎中鍵入“鳥的天堂”后,只需短短的幾秒,搜索引擎就告訴你“共找到6294條有關鳥的天堂的網頁信息”。這大概就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吧!不過,同時這也是網絡學習者所面臨的困難之一——即如何進行信息的篩選。信息的篩選首先應是范圍的篩選。我們在課件中鏈接了“新浪搜索引擎”,因為在比較了幾大搜索引擎后發現,新浪網的搜索引擎在完成搜索后,還給搜索到的信息作了二次分類,即在搜索結果中又列出“關于鳥的天堂鳥的天堂的圖片鳥的天堂的位置鳥的天堂教案鳥的天堂的地址”等相關檢索目錄,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再次搜索以縮小范圍。同樣,在檢索時利用關鍵字組合也可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范圍的篩選外,學習者還面臨著信息質量的篩選。繁雜的網絡信息中,有許多都是重復的,真偽也需經進一步辨別。這就需要學習者具備批判性評價信息的能力。這在小學生中是較難達到的,也是我們目前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我們相信,隨著“十五”期間我國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互聯網業的飛速發展,Internet中將會出現更多的為學生網絡學習服務的專業化網站和專業化的數據庫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 上一篇:英語教學優勢分析論文
- 下一篇:英語教學學習風格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