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學習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17 06:21:00
導語:研究型學習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研究型學習已為廣大教師所青睞,國務院也在《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開展研究型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型學習可以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得以持續發展,的確是一種先進的學習方法。但如果運用不當,效果則會大為遜色,甚至流于形式。究其因,大多數是教師在組織學生研究時,思想仍是封閉的,研究的內容完全由教師確定,學生無自主選擇的權利。研究中處處“啟發”學生,甚至淪入問答式教學,嚴重挾制了學生的思維。研究表達機械單一、無創見、無個性。因此,開展研究型學習應注重開放性,由學生自主地進行選擇,合作地進行研究,個性鮮明地進行表達。一、開放研究內容—注重延伸,尊重差異。確立研究內容應體現開放性,要以文為本,但又要高于文,注重延伸;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反對整齊劃一,允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次的研究內容。1、注重延伸。語文教學的總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服務,引導學生選擇研究內容時應以教材為主要憑借,但絕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一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應適當地擴展延伸,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研究空間,獲取豐富的知識。如教學《草原》時,學生在預習、學習、作業中,都自主地選擇了研究內容。預習時有:(1)、老舍的生平、代表作及寫作風格。(2)、草原有哪些特點?我國有哪些有名的草原?學習時有:(1)、作者寫草原的目的是什么?(2)、作者是怎樣表達情感的?(3)、草原有哪些民族風情?(4)、如何動靜結合地描寫事物?如何使用比喻句?作業時有:(1)、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各民族有什么生活習慣?(2)、歷史上的民族團結與分裂。研究的內容有效地延伸至各科,把語文和自然、社會等融為一體。既有文學的感悟,又有思想的熏陶;既掌握了有關草原的知識,又了解了我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充分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體現了學科的綜合性。學生也提高了語文素養,培養了審美情趣,增強了愛國熱情。2、尊重差異。每個學生都有鮮明的個性,他們的興趣、思維、能力等各不相同。在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研究內容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體現出不同層次,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持續發展。教學《林海》時,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了不同的研究內容。(1)、大興安嶺的景物有哪些特點?(2)、作者寫林海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為何三次寫到親切與舒服?各次的感受同嗎?(4)、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指的是什么?結合我們生活的環境談體會。第(1)、(2)個內容較淺顯,第(3)個內容較難。但都可以從課文中提煉信息進行研究。第(4)個內容難度更大,需要學生根據課文聯系生活經歷進行研究。只要學生能解決,不管他們選擇的是哪個層次的內容,教師都要給予充分肯定,激發全體學生參與研究的熱情!讓他們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作為教師決不能“齊步走”,應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能力參與研究。當然,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挑戰自己,不斷向高目標邁進。二、開放研究過程——突破時空,自主合作。研究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需要學生自己去經歷、探索。教師不要以知識的傳播者、學習的判斷者的身份出現,課堂上不要把什么都講得明白無疑,不要老是一錘定音,要留有空白,存有疑點,激發學生研究。研究時,要突破時空的制約,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地在小組合作式學習中進行深入研究。1、突破時空。研究的時間不能僅限于課堂,應該向課外拓展。課前可對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時代背景等方面進行預習性研究。課后可針對內容挖掘深度、廣度,進行拓展性研究。如教學《凡卡》時,學生課前搜集了契訶夫及1886年俄國的有關資料,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課后研究了凡卡的夢、凡卡的最終命運及契訶夫的其他名著。研究的空間也超越課堂的范疇,可在家中、圖書室等,根據需要靈活自如地、隨時隨地地進行研究。研究時資料的收集途徑更要突破課文的狹小范圍應拓展到其他學科、課外書籍、報紙雜志、網上等。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中,處處展開研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增加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2、自主合作。合作學習通于營造寬松、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盡可能使每一位學生學習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它是研究型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開展研究型學習應力改過去僅限于師生交互的單一教學形式,應建立合作學習組,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相互激勵、相互啟發,賦予研究型學習難以抗拒的魅力。如教學《馬踏飛燕》時,針對學生提出的“相對于現代,古代的知識已經落后了。而作者說看到古代勞動人民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先進的科學知識,這是否恰當?”我先讓學生圍繞問題思考,作了充分的準備后,參加小組學習,交流時,每一位學生都能各抒己見,展開了熱烈有序的討論。在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下,每位學生都有了自己的認識,并積極參加班級交流。學生認為作者的說法是恰當的。(1)優美的形態設計賦予馬矯健的外在美。(2)重心平穩的科學設計使馬具有獨特魅力的內在美。(3)踏燕奔馳的匠心獨運更表現了馬飛奔如電的神韻美。這些充分表現了設計者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先進的科學知識。即使現代也是難以比擬的!學生在合作中深刻地領悟了文章的主題。在進行自主合作時,小組的組建要優勢互補、靈活多樣。既要建立固定組,又要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合作伙伴,以適應不同情況的需要。討論時機寧缺勿濫,在有必要時進行。小組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學習只有在充分獨立學習,獨立思考之后,才會讓學生感到駿馬在草原奔馳得那么愜意。三、開放研究表達——形式多樣,突現個性。研究型學習應允許學生用喜歡的方式匯報,提倡學生個性化表達,可采用感情朗讀、嚴密說話、繪畫創作、激昂文字、即興表演等多種形式。個性化的朗讀呈現出對信息的理解感悟。個性化的語言傳遞出學習的結果,把語言信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個性化的創作畫體現了對信息的分析、判斷。個性化的寫把書中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個性化的表演既訓練了語感,又體驗了情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如教學《草原》時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后,各組紛紛表達了學習的收獲。有的小組用充沛的感情朗讀出了草原迷人的景色;有的小組生動地闡述了草原及草原人民的風情;有的小組用多彩的畫筆展現了草原難以形容的美;還有的小組用精練優美的文字寫了奇麗的小詩。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對草原情真意切的愛和無窮無盡的贊美。如《鳥的天堂》學生把自己當作小鳥,向游人介紹了自己快樂的生活。用第一人稱表現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又如《將相和》,學生則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展現了秦王、藺相如、廉頗等人的鮮明個性。準確地把握了他們的本質。讓我們解放思想,大膽的改革,把研究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選擇符合學生知識水平、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研究內容,開放研究的時空,充分地、合理地發揮合作式學習的優勢,營造寬松和諧的環境,使研究賴以順利進行。堅持多樣的表達形式,張揚學生的個性。發揮研究型學習的優勢,使語文學習立足于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奠定基礎。
- 上一篇:語文創造力教育管理論文
- 下一篇:社團治理與司法論文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