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學習方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18 08:44:00
導語:新課程學習方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走進新課程,引領(lǐng)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改革廈門市同安區(qū)新民中心小學邵錦秀課程改革,猶如一聲春雷滾過,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波。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yīng)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需要教師改變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角色,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活動,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教師不要做學生的權(quán)威,不要強加給學生觀點,不要統(tǒng)一學生的認識,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見解、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做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課堂上學生應(yīng)該是演員、老師、節(jié)目主持人、嘉賓,這樣,多樣的課堂角色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才能成為知識的實踐者、探索者。然而,在大多數(shù)老師的課堂上,學生仍然還只是“學生”,他們?nèi)砸晃兜乜嘧x圣賢書,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不是“書生”,而是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的人才。“新課程”的頒布與實施正是從這一需要出發(fā),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新理念。那么,如何改變過去一味由教師傳授的教學模式,努力建設(shè)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建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課堂模式,使語文課堂多一些動感、生氣與活力,并由此帶來極高的學習效率呢?首先,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為學生解疑、答疑,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準備充足的學習資料。其次,教師還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shù),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凌駕于教材、課堂、學生。在不同的課堂心理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學習情感體驗、學習注意力是有很大差異的,學習中的智力活動和操作活動也有較大區(qū)別,這些必然會影響學習效率。下面談?wù)務(wù)Z文課堂教學中建立的幾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課堂模式。一、小老師進課堂很多小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像我們班老師那樣的老師。老師這份工作對許多小學生來說是很崇高的、令人向往的,能夠到講臺上當小老師對許多學生有吸引力。針對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時可讓小老師課前自己制作生字詞卡片,課堂上由小老師來組織字詞教學。小老師教的還有模有樣,由讀音、結(jié)構(gòu)、識記方法到組詞、造句等,小老師教得認真,其他同學也學得興致盎然。再如,中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時可由小老師來組織質(zhì)疑答疑等。二、“演員”進課堂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即興表演,是促進其對課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課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課堂表演的形式有很多,應(yīng)根據(jù)實際需要來設(shè)計。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教師出示植物頭飾,說:“同學們,大家上一節(jié)課學課文表現(xiàn)得可出色了,植物媽媽看到你們這么愛學習,都悄悄地來到了咱們的教室,瞧它們就在這里!等一會兒我們要來演一演蒲公英媽媽、蒼耳媽媽、豌豆媽媽送孩子們?nèi)ヂ眯械那榫埃F(xiàn)在先請同學們反復朗讀課文,做好準備。”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為了一個細節(jié)的至善至美,“導演們”爭得面紅耳赤,“演員們”不厭其煩地多次排練。在成果展示中,我又驚喜地看到學生卓越的才華。學生們自行布置了合理的場景,制作了精美的道具,準確地表達了人物的形象。表演中,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文的知識,更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時,有效地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三、小畫家進課堂教材中某些文章寫得很美,通過對文字的感悟,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就更美了。教學《黃山奇石》時,教師引導:作者概括地介紹了黃山風景區(qū)后,就迫不及待地帶我們?nèi)タ磶r石了。在這篇課文里,我們看到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巖石真奇呀!現(xiàn)在,黃山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去畫一畫那些奇形怪狀的巖石,再給它們?nèi)⌒┯腥さ拿职伞_@樣,學生學起來興致盎然,既深化了課文的學習,又使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了訓練。四、小作家進課堂寫話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如教學《坐井觀天》一文時,教師談話:“青蛙坐在井里,抬頭看見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說天無邊無際,大極了。青蛙不信,還說小鳥弄錯了。那么,當青蛙跳出井口一看,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接著往下寫……對教材內(nèi)容可以續(xù)寫、改寫、縮寫……這樣,課堂上學生不是收音機,而是創(chuàng)作者,說不定以后還有人會成為作家。五、小記者進課堂語文學科應(yīng)從小對學生進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如教學《我們成功了》一文時,細讀完課文,進入課文描繪的意境,就可以舉行現(xiàn)場采訪活動:一部分同學扮演課文描寫的某個場所的人物,其余同學扮演記者,對他們進行采訪。被采訪的同學可自由說說自己的心情。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己挑選采訪對象,選擇采訪內(nèi)容,如:你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奧運會比賽項目?到2008年,你覺得北京會有哪些變化?同學們又有哪些變化?均以采訪報道的形式敘述了自己的體驗,在認識人和事的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交際能力。六、辯手進課堂新課程非常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語文課堂教學應(yīng)重視培養(yǎng)學生敢于當眾發(fā)表自己看法的能力。教學小語第十冊《放棄射門》一文時,我拋出“你認為福勒應(yīng)不應(yīng)該射門?”這個辯題,讓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及個人觀點進行辯論,正反方闡述觀點、自由辯論、總結(jié)陳辭,學生不但語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對課文也有了深入的領(lǐng)會,不知不覺中也受到了福勒高尚的道德風范的感染。
- 上一篇:婦女憲法基本權(quán)利論文
- 下一篇:民工與權(quán)利保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