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作業設計特征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6 03:00:00
導語:語文教學作業設計特征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業是學生學習情況,反饋教師授課情況的最好的形式,完全不布置作業在初中階段是不可能的。隨著課程改革的深人實施,課堂的教學觀念、教學形式和教學水平都發生了質的變化。然而,大部分教師仍無法沖破應試教育的瓶頸—“考什么,就教什么,就做什么作業和練習”,給學生布置大量形式單一、內容陳舊、缺乏應用價值的作業。如何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改變作業的傳統觀念,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又讓學生在做作業時充滿興趣,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我所在的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原屬企業學?,F交由地法管理,由于長期投人不足,設備簡陋,近年來擇校風愈演愈烈,客觀上也使我校的生源越來越差,立足本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緊貼學生實際,布置養成性作業
設計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努力能夠求得合理的答案。所以,作業設計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貼近”既包含設計的作業在難度、廣度和形式上要符合學生對語文素養發展的實際需求,也包含設計的作業要體現學生主體個性發展的實際需求。這樣,作業設計才能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健康發展。由于學生語文基礎差,底子薄,學習習慣有待完善,因此生字、詞和抄寫,釋義不僅是必不可少的作業形式,更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作業習慣。經過多年的觀察,這種簡單的作業形式適用于我校的絕大部分學生,有利于他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他們從小沒有培養起注意力集中的學習習慣,能夠準確無誤地抄寫對于他們都是一項難度不小的問題,這也許被好學校的初中語文教學早以棄之不用的作業形式,卻非常適合我們學校,教育要為學生服務,只要是切合學生實際的就應該堅定不移地拿來為我所用。我們的學生家中有電腦的屈指可數,沒有一個能上網,因此就不能布置需要上網查資料的作業。
二、緊貼學科特點,布置有語文味的作業
語文作業的科學設計,應該體現出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符合語文學科教學的運行規律;否則,就會失去作業的促進功能,降低作業訓練的效益。語文教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教學具有本質區別,它的特質主要體現在:(1)語文教學內容是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與藝術性的自然復合。(2)學習主體對語文信息的內化過程,是按照陶冶性轉化與感悟性養成的方式運作的。(3)語文信息的教學傳導要達成的理想狀態是目標預設和思想生成的對立統一,有預設才有吸收,有生成才有提高。所以,語文作業的科學設計應當與以上這些學科教學特點相適應,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做作業與學語文對口銜接?,F在的語文教學提倡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這也提示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時,也要將觸角伸向社會生活的廣闊領域。這樣,作業就不至于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相反,能成為學生放飛思維平臺,讓他們什么時候都有話可說,也學著有話會說??梢耘R帖,培養他的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聽新聞,鍛煉他的聽力;可以自己錄音,提高他的朗讀水平;可以閱讀美文名篇,擴大他的閱讀面;可以走進社會,挑出街頭錯別字;可以辦手抄報,全面發展自己。
三、緊貼學生年齡特點,布置有興趣的作業
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習,是無論如何學不好的?!辈徽撌裁磿r候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事物懷有強烈的新奇感,那些新穎、生動、靈活多變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促使其進人最佳學習狀態,我們的教育目標也就更容易達成。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教學中我摒棄了傳統的教學程序,干脆讓他們自己回去看,上課時讓他們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同學們一下來了興趣,從表演課本劇的情況看,回去不但讀了情節,還分析了動作、個性。互相配合研究情節,設計對話。這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更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互相協作的能力。
四、緊貼學生差異性特點,布置有層次的作業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身心發展由于票賦及后天諸多的因素影響,存在差異,要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的體驗,教師必須采取分層作業的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由選擇的作業,自主完成習題的機會,讓他們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作業資源,增加作業的多樣性,從而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比如把作業分為基礎A、閱讀B、寫作C三種類型。A類作業主要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如抄抄詞語、練練字,加上此類學生大多不夠自覺,預習作業等強制性地要求他們做在本子上交老師批閱,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B類作業主要完成課外閱讀及摘抄任務,一周須閱讀并摘抄3次以上,同時寫下簡單的評析文字,掌握閱讀規律,以讀促寫。C類作業則以寫促讀,規定每周至少練筆3次以上,長短不限,養成細心觀察,善于思考,隨時記錄的習慣。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再根據他們測試時的基本情況及平時表現進行二次分類,試行一段較長的時間后進行相應的調整。對于這樣的語文作業,學生感覺受到了尊重,增強了自主權,因此能自覺完成作業。
五、緊貼生活實際,布置生活性的作業
從近年來中考、高考的作文實踐中發現,很多孩子不善于觀察生活,不會從平凡的生活中找尋閃光點,為了應付考場作文,編造出很多悲慘故事,什么爸爸有病,媽媽出車禍,好像不出點事,就發現不了生活的美。在作業設計中就有意強化這一點,切合他們的家庭環境,干脆就讓他們利用周六、周日和父母一起工作一天。學生們的父母大多從事體力勞動,很多在工作中還要承受白眼兒,當周的周記及后來的作文中都表現出來,看到了子女對父母的心疼,更多的則是對父母的理解。這樣的作業設計已超出了語文學習的范疇了,這種貼近生活的作業更多則是一種道德、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是功在語文,利在一生的。公務員之家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只要老師心中裝著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J勝,切不可盲目跟風,精心設計作業,科學指導并進行積極評價,必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資料:
戴林東《中學語文作業設計的誤區及科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
- 上一篇:社保局社會保險工作計劃
- 下一篇:小學語文作文訓練模式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