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學生說話能力訓練探析

時間:2022-07-04 05:25:00

導語:議學生說話能力訓練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議學生說話能力訓練探析

【摘要】“敢說能說樂說會說”是語文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敢說的機會,搭建“多說”的平臺,培養“樂說”的習慣,達到“會說”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能說會道、能寫會算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農村初中;說話能力;訓練

著名語言教育家葉圣陶曾說,語文,即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它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我個人認為:“說”的能力尤其重要,人們日常交流中不一定要用到書面語言,但一定要用到口語交流。但在教學實際中,由于受應試教育和教育評價的影響,人們往往忽略語文教學中“說”能力訓練,尤其是農村初中,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說”課教學更是形同虛設。農村初中學生說話能力更是令人堪憂:要么面紅耳赤,口不能言;要么東拉西扯,不知所言;要么手舞足蹈,詞不達意……

筆者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二十多年,就“說”的能力訓練做了一些粗淺的探索,積累了一些自身的感悟:

一、教師應努力學習,加強自身“說”的修養

(一)教師應放下架子,加強基本功訓練,學好普通話,提高自身“說的本錢”,增強教學的美感。否則,不會說普通話的高級教師也不會有多“高級”。因此,語文教師應堅持說普通話。

(二)正視弱點,強化訓練,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說話技巧。“說”的能力,對于教師,尤其對語文教師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否則,盡管你才比陳景潤,學生同樣不會歡迎。因此,教師應苦練“說”功,提高說話技巧。讓課堂教學語言有“美”感,有“情”感,有“趣味”,有韻味。教師只有充分展示多彩的語言才華,才能讓學生從內心尊敬你,佩服你,以你為榜樣,有激情“樂”說。

(三)堅持教學語言文明。教師“說”得文明不僅表現自身的高雅氣度和優美的風采,而且體現了高潔的品質。學生對教師的語言模仿力極強。因此,教師的“說”既要體現不同的感情,又要保持恰當的分寸,充分展示教學語言的美感,讓學生產生說的欲望。

二、轉變觀念,重視“說”課教學

(一)應把整個六冊書中“說”的教材通讀,明白其要求,制定出初中“說”課教學目的、序列、方法、手段等。做到“說”有“目標”、有“序列”、有“方法”、有作業、有檢查,有評比。

(二)為“說”正名,鼓勵學生大膽說。首先要講清說“好”話的意義。要讓學生明白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是智慧和能力的象征,能言并不代表不實干。其次要樹立“會說”的榜樣,“會說”受表揚,讓學生想“說”;另一方面,要寬容“說”得差的同學,受鼓勵,多指導,讓學生敢說。

(三)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上好“說”課。這既是理論傳授課,又是實踐訓練課,課上得好,理論講得清,訓練加得緊,學生也就說得歡。2009年3月,我在2010級2班上了一堂《說話要注意語調和語態》的教學公開課。既有教師示范,又有學生練習,既有理論指導,又有實踐訓練。受到了與會老師的好評。

三、重視實踐,“逼”學生上臺講話

(一)重視實踐并非不重視理論,相反地,理論更應走在實踐的前面。教師多講授“說”的姿式、表情、語調、語速、言語得體、連貫等知識,讓學生有足夠的理論儲備。

(二)再好的理論畢竟是理論,離開了學生的親身實踐,教師的教育就會事倍功半。多年來,我嘗試從初一起,開展“每日一詩”活動,課前3分鐘,學生按學號每天一人輪流上臺朗誦并簡評。老師在指導中,分階段向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訓練目標:①讓學生敢于上臺講話。②讓學生用普通話帶稿朗誦。③讓學生聲情并茂,儀態大方的脫稿朗誦。④脫稿朗誦并作簡要賞析。同時每天晚自習5分鐘,讓學生開展“新聞5分鐘”活動,讓兩位學生模仿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形式報道國內外、校內外、班內外的大事小情。這樣的形式,活潑新穎,學生積極性高,進步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多形式開展“說”的訓練,激發學生“說”的潛能

(一)建立說話訓練的實踐基地?!懊咳找辉姟?、“新聞5分鐘”這兩大基地常抓不懈,并作好量化考核,作為學生語文成績評價的標準之一。這樣每天3人上臺,一期每人有七次機會上臺,初中三年就有四十多次上臺講話的機會,學生“說”的能力不提高都困難。由此可見,建立說話訓練基地,在說話能力訓練中的意義不可低估。

(二)多形式、多角度、多側面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說”的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故事大王”、“小笑話”、“抽簽講話”、“配樂詩歌朗誦”等。2009年秋,在區教育辦公室組織的“國學經典誦讀話動”中,我班學生的配樂詩朗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受到到會專家的好評,并送縣參加展播。

(三)學生“說”的潛能猶如一座冰山。只有持久以恒,用滿腔熱情去開掘的態度,循序漸進的步驟,豐富多彩的方法,才會使學不敢說,不愿說,不能說,逐步變成“敢說能說樂說會說”。

(四)“說”“寫”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寫作文有個構思過程,讓學生把構思過程“說”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就需要積極整理自己的思維過程,要選用恰當的詞語,借用合適的表現手法,運用口頭表達的各種技巧來述說,各方面都得到鍛煉。在實踐中,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只有讓“說”和“寫”緊密地聯系,以“說”領“寫”又以“寫”促“說”,才能讓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得到鍛煉,并且使寫作興趣不濃的學生增強。

總之,“敢說能說樂說會說”是語文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我們要給學創造“敢說”的機會,搭建“多說”的平臺,培養“樂說”的習慣,達到“會說”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能說會道、寫會算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