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把握讀書模仿習作訓練
時間:2022-07-23 04:36:00
導語:剖析把握讀書模仿習作訓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改革把注重能力的培養,放在當前位置。閱讀。模仿。習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訓練。它可以把語言的運用與課文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
一、在說話中積累低年級兒童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內部語言的發展也不夠完善。既使兒童在語法結構上有豐富的創造性,也是由成年人有意或無意給予組合。所以,適時進行說話訓練有助于提高兒童口頭表達能力,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發展兒童智力。
如:教“媽”這詞時,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口頭組詞——“媽媽”。然后引導學生用這個詞說話:“媽媽真好!”“我喜歡媽媽”。“媽媽天天為我做好吃的”。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積累的詞匯多了,語句練的多了,對以后的書面作文便能增強表達的準確性、條理性和嚴密性。更加合乎語法規則。
二、在閱讀中模仿“讀書百遍,其意自現”“能讀千賦,則善為之”。低年級學生更是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感。
如:在《小馬過河》一課中,抓住“飛快、擋住、為難”等詞,指導學生有序的說話:先采用“填空式”讓學生明白,做事先后順序,然后,又用“導讀式”加深理解。這樣牽線搭橋后讓學生進行遷移訓練,如學生說:“小明同學接到老師交給的任務飛快地向指定的地點跑去,跑著跑著路中發生故障,擋住了他的去路,這時他不知怎么辦才好,他為難了……”。
通過借課文片斷進行讀寫遷移訓練,學生能講得準確、有條理、從而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三、在評改中提高通過閱讀、進行模仿,找到寫作的途徑,使學生寫作能力提高,借助評改,從而達到“自能作文”的目的。
如:一位同學在《雪》一篇習作中描寫雪景,寫到:“雪,下得真大啊!紛紛揚揚的,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當該生學完《第一場雪》這課后,自感對雪的描寫太粗略,不能準確地體現出雪之大的情景。又自修到:“雪,下得真大啊!紛紛揚揚的下了整整一夜,山川、河流、村莊、樹木真是銀裝素裹,積雪足有一尺深,踩上去咯吱吱地作響,雪后給孩子們添了許多樂趣……”。
學生通過閱讀課例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修改后的習作比較準確地表達了當時的情感。學生的寫作在評改中得到了提高。
“閱讀。模仿。習作”注意課例語言的積累、運用,以讀為本,把讀與寫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寫,在寫中求“新”,求“活”,求“創造”,從而達到自身能力的提高。
- 上一篇:個性閱讀指導的策略剖析
- 下一篇:略論學習寫作從日記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