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舉例的價值

時間:2022-08-18 10:41:50

導語:語文教學舉例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舉例的價值

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要通過一些形象化的例證來闡發教材的內容,這就是舉例。

一、舉例的作用

1.突出重點。如《向沙漠進軍》中第三段中寫道:“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陜西和山西北部許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關外去開墾……榆林地區關外30公里都變成沙漠了?!弊髡哒f明了沙漠對人類的危害由來已久,處處存在,從而突出了它“最頑強”的特征,喚起人們征服沙漠的緊迫感。

2.解釋難點。

3.刻畫形象。如云南滇池上秀麗雄偉的西山,壁立千尺,俯瞰著萬頃波濤,昆明的學生是熟悉的,因此,在講授“懸崖峭壁”這個詞語時,必須喚起學生對于西山景物的回憶,就能使這詞語的涵義深印于學生的腦海。

4.加強情感。以彼例此,相互印證,詩人的感情也就成了讀者共同的感情。

二、舉例應遵循的原則

例子固然并不缺乏,甚至一個問題往往用許多例子來說明,而許多例子卻未必個個都恰當,所以舉例必須經過選擇,而在選擇例子的時候,要與下列的幾項教學原則相符合。

1.培養性。教學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意志、性格和人生觀等,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進行教育,即在舉例的時候應該切實注意到所舉的例子是否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否符合勞動人民的利益和祖國的需要。如在談到愛國主義的精神時,教師可以列舉普希金的一段事跡為重點:普希金在十二月黨人起義的時候,被俄皇禁居在故鄉。后來新皇尼古拉一世即位,在莫斯科召見了他,問道:“普希金,如果你在彼得堡,你也參加十二月十日那次起義嗎?”普希金肯定地回答說:“一定的,沙皇。我所有的朋友都參加了事變,我不會不參加的……”這幾句話不但透露了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鋒芒,而且透露了詩人不可馴服的、鋼鐵般的意志。

2.系統性。系統地學習,系統地思考問題,系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我們對于學生應有的要求;而要使學生達到這個要求,我們就得首先要求自己能有計劃、有系統地授課,即使在舉例的時候,也必須隨時貫串著系統性的原則。例如,在學習了魯迅的《為了忘卻的紀念》后,學生認識了在國民黨反動派施行白色恐怖的時候,柔石、白莽等五位左翼作家曾以自己的鮮血記錄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史的第一頁,而為魯迅、白莽所熱愛的匈牙利詩人彼得斐則曾為了抵抗帝俄對祖國的侵略喋血沙場,他們到底為什么犧牲自己的生命呢?是因為“他們認為人民大眾的幸福高于一切,高于個人的幸福,也高于自己的生命”。因此,要求學生背誦魯迅的“長夜詩”與彼得斐的“格言”,逐步引入新課,進而闡明“什么是英雄行為”。文天祥在《指南錄后序》中所述他親身經歷的艱苦復雜的對敵斗爭史,正好說明他的舍身為國的精神,乃是他在內憂外患的社會環境里經歷了千辛萬苦的斗爭而鍛煉出來的。因此,在講述“什么是英雄行為”話題時,預先引起學生對《指南錄后序》的注意,在講述《指南錄后序》時,則以“為什么我們稱文天祥為民族英雄?”來設計問題,鞏固學生對于日常鍛煉的認識,先后印證,互相印證,互相闡發,這樣進行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才能是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系統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

3.量力性。教師要盡量引用學生熟悉的、能夠以小喻大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以增強效果。例如,在研習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時,它告訴我們,在逆境中,文學家應該怎樣生活,應該關注什么,又應該創作什么。這原是一種成功的文學探索與嘗試,但不少學生覺得他沒寫出什么實質性內容,也沒有“夜游”到什么好景點,只是交代了一次一般的串門而已。因此在這個地方,不妨引用杜甫的“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這道破了所有貶官士人的心聲:文學上的成名并非他們的本愿,官場上的失意卻是他們終其一生耿耿于懷的遺憾。仕途困頓,心動情發,借語言作為工具進行述懷,是一種緩解內心壓抑的無奈選擇。同學們會清楚地理會到,蘇軾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孤寂潦倒之時,成熟于毀滅之后的再生?!伴e人”蘇軾遭貶官后唯有做“見花泣血、對月酌酒、聽雪有聲”的一些事,欲睡見月色而去出游,將月色小事記下來敷衍成文等。

4.直觀性。在語文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教材有鮮明深刻的印象,口語的直觀性就成為重要條件之一。但對象的直觀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容易領會教材的內容,減輕學生理解的難度,因此也須同樣重視,不可偏廢。在對象直觀性的應用上,除使用直觀教具外,還可以有意識地借鑒影視藝術。如《為了忘卻的紀念》第四節感人至深。魯迅把“我”的活動與柔石的活動交錯敘寫,這樣和先寫柔石的活動、再寫“我”的活動效果有什么不同?我提問:哪一類電影電視的手法與此相同?學生回答:革命戰爭題材。我又問:能不能先交代我軍的情況,再去交代敵軍的情況?學生回答:不能,因為敵我雙方的某些活動是同時進行的,把雙方完全隔離,就不真實,就沒有矛盾沖突,戲就沒有看頭。舉例除了必須符合教學原則之外,還須注意下列的幾個要點。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舉例是為了使問題簡單化,而不是使它復雜化,是為了說明問題,而不是堆砌材料;其次,舉例要能“推陳出新”,否則教師就是思想上的懶漢,又何曾希望學生在寫作上抱著嚴肅認真的態度,付出辛勤的勞動;最后,舉例愈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則效果愈好,所以在選擇例子時,有時還須作“舍遠就近”的考慮。

總之,舉例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我們必須根據選例的要點和教學的原則,慎重進行,以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如果掉以輕心,其結果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