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職語文教學時角色法的價值

時間:2022-11-20 11:21:16

導語:探析中職語文教學時角色法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中職語文教學時角色法的價值

(一)課前準備環節

在此環節中,要求教師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出學生的預習提綱和教學流程;分配好角色(扮演者、觀察者);準備好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材料;計劃出每個角色的表演流程(角色的確立、互換和評估);計劃并明確教學時間。學生要根據教師的講解和手中材料,制訂學習目標,熟悉被分配的角色,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流程。

(二)授課過程本環節

即“實施”“評估”和“監督評估”三個步驟,現從以下五個方面具體分析。

1.知識考查與測試在語文課開課前,教師通過簡單的知識考查、測試,檢查學生在課前自學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從而選擇演員并分配角色。教師也可以進行簡單的講解,加深學生對角色的理解,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表演技巧。

2.教學表演活動在教學表演過程中,每個演員都有不同的角色,各個角色都有責任和義務合作完成表演任務。在講授《城市的文物與文化》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本地的城市文物、文化,啟發學生在比較教學中深入了解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課文誦讀角色、課前演講角色、小組討論角色、討論問題匯報者角色、板書者角色等都應在教學過程中一一呈現;在《向中國人脫帽致敬》一課中,學生分別飾演“教授”“我”“臺灣同學”“旁白”等角色;在“演講比賽”中可以分配主持人、評委、計時員、監督員、頒獎者角色。角色扮演者中的觀察者,應將角色的表演特色、演員技巧進行記錄,對表演過程的優缺點進行適當的評價,并向教師匯報他們的記錄情況和評估結果。觀察者和表演者可以互換角色,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得到多種能力的訓練。教師擔任領導者或主持人的角色,對活動進行監控,解答在表演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同時,也可以退出領導者舞臺,作為觀察者觀察整個表演過程。

3.評估與角色扮演評估所謂評估,即教學活動完成后,作為觀察者角色的學生,首先根據各自記錄的材料進行討論、交流,對游戲過程是否合理、學生的表演能力、角色間的互動關系進行匯報。反饋角色扮演過程中遇到的不尋常事件、冷場、障礙等,評價表演者和表演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和組織問題。角色扮演評估,是針對教師而言的。在演員脫離了被分配的角色后,教師的要解除演員間的沖突情境,將預期的意外結果、游戲流程是否合理等問題同演員進行討論、交流。并與觀察者一起,對表演者進行中期評估和最終評價。

(三)課后復習環節

學生需要總結自己在擔任扮演者和觀察者過程中學習到了哪些專業知識,應用了哪些表演技巧,鍛煉了哪些能力,并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復習學習內容、表演技巧。要對有關游戲情節的設置、活動的質量、角色的表演等存在哪些問題,以書面形式做好總結。教師要在綜合素質評價表中,對學生做最后的評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法可以有效改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中職語文的教學質量。

作者:趙福生單位: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