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習作”在語文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5-25 10:10:04

導語:“原生態習作”在語文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原生態習作”在語文教學的作用

一、原生態習作教學的必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經常給學生制定出寫作的標準,讓學生把寫作當成語言的應用技術,為了迎合教師的品味而寫出一些具有華麗辭藻的千篇一律的作文。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忽略學生的發展規律,在寫作教學中以追求立意高為標準,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給學生規定寫作的模式,壓制了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導致學生的習作千篇一律,因而造成許多學生的寫作不是為了自己的需求而寫,而是為了應付考試、為了緊跟教師而寫,只是把寫作當成一種任務,這樣學生自然對寫作興趣不濃。而原生態習作關注的是人格的構建,強調的是學生內心深處的觸及,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而理解生命的價值。原生態寫作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對待生活,并對生活進行多角度觀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認識寫出來。所以強調原生態習作非常必要。

二、原生態習作教學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習作理念。許多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寫作,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作文是教師給自己布置的任務,是強制完成的,所以對寫作也就沒有了興趣,降低了寫作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作文,認識到習作是他們生命中的組成部分。如可以利用一些具體的事物和現象,讓他們理解習作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獨特交流方式,從而樂意寫作。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真實的交流場景,通過交流體會寫作的價值,真正從心理上接受用作文與他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出來的理念。如在選舉班干部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寫演講稿,讓學生感受到習作是人際交流的需要。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習作的方式記錄下來,用習作表達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滿足學生的精神訴述的需求。(二)引導學生寫真實感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在學生寫作時,總是教給他們運用成語、修辭等方法,要求學生的習作結構巧妙,導致學生的習作中出現了修辭不恰當、虛構故事情節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平實的語言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自述出來,不過于強調學生對修辭手法的運用,避免學生習作的成人化、人文化;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實事、敘真情,保護學生習作的原生態;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有意識開發和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經驗,通過領悟生活提高創新能力與想象力。如在學習《孔子游春》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春游的情境,并讓他們寫出自己組織春游的計劃。通過交流與討論,學生就會把自己在春游中的感受寫出來,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效率。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愿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并給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充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三)積累素材,拓展寫作空間。原生態習作要求題材豐富,形式靈活。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多給學生組織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從活動中獲得資源,積累習作素材。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投入生活,走向大自然,讓他們學會用眼睛觀察,用耳雜傾聽,用雙手感知,用心靈去體驗。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三人兩足賽、斗蛋比賽、為媽媽做早餐、護蛋行動等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橫生的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體驗,積累自己的獨特感受,從做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開始,通過實踐學會發現,養成有意識觀察積累的習慣。這樣,他們在下筆時就會有豐富的素材、飽滿的感情、開放的思維和大膽的創新,習作的空間就廣,就不會出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文章自然就妙筆生花。(四)追求個性化,抒發真情。原生態習作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運用個性化的話語和表現手法反映自身的生活經歷,抒發個性化的感受。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就要努力給學生營造激發他們情感的情境,讓學生自主選擇抒發感受的形式,把自己的情感實感表達出來,使習作變得清新自然。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傳統的寫作方式,如模仿寫作、想象寫作以及讀寫結合的寫作方式,更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命題,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鼓勵學生多層面立意,寫出自己的感受,表達個性化的思想;鼓勵學生采用不同順序,多角度構思,把習作寫得真實自然。如在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聲音組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象,獨立命題。也可以讓學生多積累詞句,仿寫句子,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在學生有所感受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在小學語文“原生態習作”教學的過程中,要從作文教學的特點和發展規律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生自由發揮,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鼓勵學生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進而使學生的習作實現原生態。

參考文獻:

[1]羅耀珍.小學語文生態習作的實踐路徑———從“生態閱讀”到“生態習作”[J].小學教學參考,2013,(28):78-79.

[2]胡英嬪.新課標下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景回歸自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3):153.

[3]李錦春.談怎樣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景回歸自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3):80.

[4]王成.讓閱讀因“群文”而精彩———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有效性探討[J].學周刊,2018,(1):134-135.

[5]陳晶.關于小學語文“原生態習作”教學的幾點認識[J].魅力中國,2017,(44):135.

作者:潘鳴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王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