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時間:2022-10-15 10:07:46
導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文章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探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提出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以全面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知和維護、傳承和弘揚。
近幾年,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傳統文化教育得到了新的關注,改變了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模式下教師眼中只有分數的局面。越來越多的高中學校要求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做好傳統文化教育。在新形勢下,高中學校要把弘揚傳統文化擺在一個全新的位置上,讓教師意識到其重要性,并讓學生從內心生發出敬意,對其進行弘揚。但是,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成為高中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本文從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的策略三個方面探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喚起高中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探知和維護、傳承和弘揚。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基本,語文是語言的最終表現形式,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載體。所以,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對高中生人格的發展和未來的規劃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保證學生了解甚至讀懂傳統文化。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進步與發展,各種社會現象不時出現,這就造成了年輕一代對于傳統文化現象的疏離和不理解。例如,一直被奉為傳統美德的《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等故事,讓個別的高中生嘲笑成“傻”“慫”。筆者認為,高中語文是學生接觸和認知傳統文化的一個有利途徑。通過語文教學這個途徑,學生可以重新審視和定義傳統文化,重新接納傳統文化的教育,促使自己在人群中與眾不同。第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一些學生對傳統文化“不感冒”的原因可能在于很多的傳統現象和文化內涵不容易理解。目前,市面上很多對傳統文化解讀的書籍不夠全面和深刻,有的甚至誤導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解讀,造成部分學生一聽到“傳統文化”就頭疼。例如,有的書籍斷章取義將孔子的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停留在前半句并拿來擠兌女生和小孩。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高中生自然提不起興趣去學習。因此,筆者認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進行相互融合能使其“改頭換面”,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散發傳統文化自身的魅力,高中生學習起來會輕松和愉悅。第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教育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青少年的成長不是單一的,傳統文化教育可以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極大的正能量,這些是高中生成長過程中必需的養分。例如,尊師重道、孝敬長輩、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等,都是高中生未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養分。教師只要在語文教學中加以正確引導,傳統文化自然會促進高中生的身心發展。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1.一些教師過度依賴古書古籍,個人能力不強。隨著教育的大力改革和國家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高中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嘗試在課堂教學中涉及傳統文化的講授。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參考書籍的現象被移植到傳統文化教育的課堂上,導致教師在滲透傳統文化時也過度依賴古籍古書。例如,教師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完全依賴文言文工具書,只對課文進行知識點的梳理,減少了對古文的理解和學習,從而削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品鑒。2.一些教師鑒別和閱讀傳統文化書籍時缺失自我情感。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是只言片語就能夠說清楚的,也不是強行灌輸就可以懂的,它需要教師在授課時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情感上的賞鑒和啟發。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如果缺失情感,對于傳統文化的滲透是非常不利的。如有的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過分重視學生的古文翻譯技巧和文言文的結構分析。有的教師甚至片面認為在傳統文化教育中介入情感既費時又費力,根本不愿意在教學中投入情感。
三、高中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1.以教材為基礎,深入挖掘蘊含于教材中的傳統文化。不管語文教育改革如何,教材都是教師教學的基礎。所以,在高中語文傳統文化的教學中,教師認真研讀教材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教師只有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將傳統的價值觀念內化為自己的修養,才能將傳統文化傳播到學生的心中。例如,講解《鴻門宴》這篇古文時,對于文中劉備、項羽、項伯和范增、張良等人的座次的描述,教師可將這一內容作為傳統文化滲透的切入點,闡釋我國傳統文化中對于座次的看重。在我國古代,每個人的尊卑身份和座次有著密切的聯系,座次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座位的排序也可以看出,東南西北為我國座次優劣的排序之法。2.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營造濃厚傳統文化的氛圍。傳統文化的時代烙印要求教師講授時不可泛泛而談,其滲透需要一定的課堂氛圍。例如,教師講解漢代的文化時,可以提前準備好適合學生的漢服,在試穿、欣賞漢服的過程中讓學生從服飾文化擴充到整個漢代文化的學習,由小見大,并配合教師的節奏領略漢家傳統文化的美,促使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3.課內外相結合,促進傳統文化的滲透。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單單是高中語文教師的事情,它需要課堂內外的相互配合,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助力。很多學生喜歡傳統文化,但一直在傳統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停滯不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直白地將課堂與課外進行割裂,沒有重視社會和家庭對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有利作用,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嚴重的斷節而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利用課余不斷提升自身的傳統文化修養,還要積極尋求社會和家庭的配合,將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延伸到各個方面,最終形成一條線,促使學生始終浸潤在傳統文化中。這樣,既有利于社會和家庭的和諧,也有利于學生自己的成長,更有利于教師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傳統文化的載體,以傳統的節假日為表現形式,引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讀懂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它不僅需要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的積極努力,還需要每一位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不斷努力。在經濟與教育高速發展的今天,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重新審視和定位傳統文化,注重傳統文化的長遠影響,并在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的滲透。相信通過教師們腳踏實地的教學和滲透,高中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會有一個全新的改變,并且能夠真正愛上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強小康.淺談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課外語文,2018(04).
[2]劉曉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做法[J].教育導刊,2006(04).
[3]鐘曉霞.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語文天地,2016(25).
[4]徐艷東.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J].語數外學習,2017(04).
[5]吳寶珠.淺談高中語文教育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漢字文化,2017(05).
[6]官復躍.高中語文教學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吉林教育,2014(16).
[7]代興雅.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J].語文天地,2017(01).
作者:張成軍 曾君 單位: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
- 上一篇:高中語文評點閱讀教學實踐探討
- 下一篇:高中語文教學微課的有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