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評點閱讀教學實踐探討

時間:2022-10-15 10:06:13

導語:高中語文評點閱讀教學實踐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語文評點閱讀教學實踐探討

摘要:為了提高語文評點閱讀教學效率,文章從評點閱讀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評點閱讀要注重學生探究活動、評點閱讀要融入閱讀情境之中三個方面對高中語文評點閱讀教學實踐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評點閱讀;閱讀

情境評點閱讀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點評。引導學生進行評點閱讀可以有效轉化“教”與“學”的關系,即由教師的教逐漸轉向學生的學,逐漸形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閱讀情境,也會為學生打開一個多元對話的閱讀世界,從而增強學生閱讀體驗,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一、評點閱讀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

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1],也就是說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以加深學習,對文本產生個性化的理解和體驗,在個性化思維情感活動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獲得審美享受。要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評點閱讀,一是教師要允許學生多元化理解文本,從而增強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寬度。無論是教師在課前設疑,還是學生在閱讀中生疑;無論是學生開展獨立閱讀還是教師對話式的閱讀,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閱讀內容和閱讀角度,并就文本內容表示贊同和質疑,進而進行分析、闡述和拓展延伸。如在教學《像山那樣思考》時,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評點做出引導和預設,有的學生就會從文章題目,生出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如“為什么是像山那樣思考”“山對狼還有怎樣的情感呢”“他們之間有怎樣的秘密呢”“荒野帶給我們到底是什么啟示”等。這些個性化的問題,能夠為學生個性化評點閱讀指明方向。注重個性化的評點閱讀,教師應對學生懷有一顆寬容之心,即允許學生出錯[2]。正是因為學生有了誤讀,才有教師的介入,所以教師要善于捕捉這樣的時機,形成一個個教學小高潮。

二、評點閱讀要注重學生探究活動

學生的個性化評點閱讀散而亂,有時會出現閱讀低效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課堂上學生人云亦云,評點閱讀雷同或重復。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教師著力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提升學生閱讀思維深度[3]。教師要利用評點閱讀的優勢和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對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如在《像山那樣思考》教學中,教師可拋出這個問題:“為什么文章題目叫‘像山那樣的思考’而不是叫‘像狼那樣思考’?”這個問題是對課文難點的有力突破,能夠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立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說教師如果引導學生用探究式方式進行評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發現有位學生點評很有深度:山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代表著大自然,而狼不是;山無言,卻有生命,內涵很豐富,它是自然萬物的發展變化的見證者,是永恒的;狼是短暫的、外在的、顯性的。從這個意義而言,評點閱讀是打開學生閱讀的一把鑰匙。教師只有立足于學生對閱讀問題的探究,才能使學生對文本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更有精度、更有密度,真正提升學生閱讀思維。

三、評點閱讀要融入閱讀情境之中

語文教師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學生在小學時讀書興趣非常濃厚,對各種書籍都充滿了好奇;但一旦升入初中,幾乎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去閱讀,特別是對教材內文本的閱讀,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師生的閱讀環境和閱讀的取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經典之作很難再喚醒學生讀書熱情,不再使學生愛不釋手、沉浸其中。這一階段,學生的閱讀取向正從經典轉向時尚、從傳統轉向現代。如現在的學生很喜歡曹文軒、劉慈欣等當代年青作家的小說,面對校園閱讀這種環境的變化,語文教師要繼續探索評點閱讀,增強閱讀的吸引力。對此,教師可以在點評閱讀中創設閱讀情境,將文本內容和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讀有所思,思有所誤。如在學習魯迅學生的《祝福》時,教師大都會以造成祥林嫂命運悲劇的原因發掘小說主題。但如果把祥林嫂與周圍人聯系起來,師生評點閱讀時就會發現“魯四爺”“四嬸”“柳媽”“婆婆”“短工”等人物構成了一個以祥林嫂為中心的人物關系圖,這一關系網為學生展開深度閱讀,提供了豐富的閱讀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學生就分別會從各個人物性格和命運找到突破口,從中找到彼此的關系,從而更加準確地探究小說的主題。同時也為學生打開了一個微寫作的世界,使學生的讀寫有機結合、互相促進[4]。

四、結語

評點閱讀既是教師教的變革,也是學生學的轉變,經典評點閱讀通過學生與文本由淺入深的對話,使學生逐漸走向自主閱讀,形成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常汝吉.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

[2]劉艷.批注式指導策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5(4):114.

[3]杜少凡,倪崗.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現代意義及實踐探索[J].中學語文,2012(4):79.

[4]孫立權.“語文教育民族化”的一個嘗試:批注式閱讀[J].東疆學刊,2005(1):102-105.

作者:楊雄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