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批注閱讀實踐方法
時間:2022-02-18 10:03:28
導語:初中語文批注閱讀實踐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開展批注閱讀:開展賞析式批注———潛心會文,含英咀華;開展質疑式批注———探根究底,體情察意;開展聯想式批注———由此及彼,馳思遐想;開展評價式批注——深度思考,敘理成論。批注架起了讀與寫的橋梁,融通了民族性和現代性,彰顯了語文之美。
關鍵詞:賞析;質疑;聯想;評價
近年來,常州市天寧區開展了江蘇省教研課題《基于證據的區域課堂教學改進研究》的研究。就初中語文學科而言,批注閱讀是開展這一研究的重要抓手之一。“證據”,《辭源》上解釋為“證明事實的根據”。它包括歷史事實、調查數據、視頻、案例經驗等多元的表現形式。本文中的“證據”,主要指調查數據、案例經驗。筆者在一所農村初中長期負責江蘇省情智語文課程基地建設項目,帶領學校語文教師開展批注閱讀策略研究。數據表明,這一項目研究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業水平,在江蘇省中小學生學業質量測試中,該校八年級語文A類學生(即優秀學生)達56%,超出省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在本地區名列前茅。我們主要開展了賞析式批注、質疑式批注、聯想式批注、評價式批注等實踐,將批注閱讀落到了實處與細處。
一、賞析式批注:潛心會文,含英咀華
賞析,就是欣賞并加以評論和分析。賞析式批注的過程,是深入解讀文本又適度超越文本的過程,學生在賞析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感覺、知覺、表象、思維、情感、聯想、想象等心理因素,從而積累語言、發展思維,獲得學習經驗的增殖。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賞析式批注的操作要點,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從詞語入手。比如這個詞語的含義是什么?有什么特點(或準確傳神,或生動形象,或情感鮮明,或高度凝練……)?有什么表達效果?能否用其他詞語替換?從句子入手。這個句子表達了什么內容?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何表達效果?從篇章入手。這篇文章的脈絡是怎樣的?最主要的寫作手法是什么?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或事理)?你從作者身上學到了什么?案例:一位學生在學習《最后一課》時,對第20自然段進行批注:三個“最”字表現了韓麥爾先生對法語的高度評價和由衷贊美,是他強烈愛國主義的自然流露。作者運用比喻句,把法語比作鑰匙,把普魯士士兵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比作監獄,由此啟示讀者,只要牢牢掌握了祖國語言,就有一股強大的凝聚力,就能齊心協力,取得民族的解放。“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對教材課文不斷進行賞析式批注,邊讀邊思,邊讀邊賞,邊讀邊析,學生的理解水平便能“水漲船高”。
二、質疑式批注:探根究底,體情察意
“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正如鐘啟泉先生所說:“可以設想,在教學過程中以提問為契機,將會在兒童中間產生無盡的極具個性色彩的多樣化的思考;可以出現無盡的思維的分化、對峙、糾結與共鳴;可以涌現無盡的進一步深化探究活動的根據與事實。”筆者提煉了質疑式批注的主要操作路徑,主要有:質疑題目:課文為何以此為題?有何新穎之處?在文中有何作用?質疑文脈:課文的文脈是遵循怎樣的邏輯展開的?如果你是作者,會怎樣安排?質疑選材:課文為什么選這些材料?刪去其中的某一則材料是否可以,為什么?有無其他材料可以替代?質疑內容:課文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疑惑?課文中有哪些地方是矛盾處?你是怎么理解的?質疑主旨: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為了表現在特定時空中的思想、情感嗎?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什么現實意義,有什么局限性?案例:在學習《社戲》時,一位學生寫下了質疑式批注:“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這一段,從側面表現了“我”急于去看社戲的心理。“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這句話與看社戲關系不大,能否刪去?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句話?教師點撥:這句話是“閑筆”。一般說來,閑筆是指小說中非情節性的因素。但“閑筆不閑”,這句話以一個兒童的視角表現松柏林里的所見,增強了小說的生動性和豐富性。這一“閑筆”也是一個細節,讓小說多了一份真實感。
三、聯想式批注:由此及彼,馳思遐想
聯想,是一種心理活動,就是由此一事物想到彼一事物。觸景生情、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都是聯想的表現形式。美的創造性,正是源于由此及彼的聯想構成的獨特的意境。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認為:“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他強調了聯想在文學創作中的作用。指導學生開展聯想式批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緊扣文中獨特的景、趣、情、理、事,調動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式批注;抓住文中一字千鈞的字詞、意蘊深長的句子,引發學生“思接千載”,進行聯想式批注;聚焦文本獨特的寫作手法,引領學生悉心揣摩,進行聯想式批注。比如,在學習《土地的誓言》時,一位學生作了這樣的聯想式批注:當我讀到“在故鄉的土地上,我印下無數的腳印”時,我不禁想到了我的故鄉。在金黃的油菜花叢中,我觀察蜜蜂振翅飛翔;在碧綠的蠶豆叢中,我欣賞虎虎生威的豆莢;在槐花盛開的時節,我在槐樹下沐浴槐花的馨香;在濃密的茭白田里,我傾聽青蛙的歌唱;在清澈的小溪邊,我觀察悠閑自在的小鯽魚……王蒙說:“沒有精神上的自由馳騁就沒有文學。”有了聯想式批注,語文課才更加色彩斑斕。
四、評價式批注:深度思考,敘理成論
評價,就是對某件事或某個人物進行判斷、分析,然后得出結論。引領學生開展評價式批注,更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人物、事件、感情、主旨、語言、結構等入手,抓住關鍵的一點,根據自身的經驗和價值觀,進行獨特、全面、公正的評價。比如,在學習《臺階》時,一位學生對父親形象作了評價式批注:父親心懷理想,造有高臺階的新屋是他的人生理想;父親堅忍不拔,為蓋新房,他開始了漫長的積累;父親吃苦耐勞,踏黃泥滾滿黃豆大的汗珠;父親純樸謙遜,總感到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不自在。父親為了造新屋辛勤苦干一生。臺階是父親的人生目標,也是父親乃至千千萬萬中國農民奮發向上、實干興業精神的象征。賞析式批注、質疑式批注、聯想式批注、評價式批注,構成了初中語文批注閱讀的系列,有助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創造,最終逐步形成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批注需要沉潛,在沉潛中習得語言;批注需要寧靜,在寧靜中深度思考;批注需要樸實,在樸實中養正啟智。批注架起了讀與寫的橋梁,融通了民族性和現代性,彰顯了語文的純凈之美、儒雅之美、厚重之美、細膩之美。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運熙,周鋒.文心雕龍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作者:吳偉星 單位:常州市天寧區教師發展中心
- 上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中學語文教學
- 下一篇:初中語文教學名著作品探討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