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探討

時間:2022-12-24 03:15:58

導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探討

【摘要】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然而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會忽略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教師講解的時間和內容占比要遠遠多于學生自己思考、探究問題的程度。而應用“少教多學”這一教學模式,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展開思考,體會文章的內涵與思想情感。“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少教多學”模式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更為注重教師的“教”,而對于學生來說,與其說是學,不如說在“記”。傳統的教學中學生更多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知識,而不是通過自己的體驗、思考來獲取知識,將知識融為自己的經驗。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應用“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優勢,促使初中生的綜合語文素養得到平衡的發展。

一、“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少教多學”是教育改革進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與發展需求而設計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創新完善,已經逐漸有了比較適合閱讀教學的模式。“少教多學”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以自己的興趣和意識為指導,不斷去探究新的閱讀內容,產生新的獨特的思考。在這種意識的滲透下,學生在學習時會將自己當作是課堂的主人,更主動的通過閱讀獲取知識。學習的驅動力不再來源于任務,而是自己對未知世界的興趣。教師與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對問題展開探討,確保學生的討論方向遵循教學大綱的主要方向展開,有效提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

二、“少教多學”的教育教學理念

(一)教與學之間的平衡。當前素質教育視域下的基礎教育講求的是“教”與“學”之間的平衡,這兩者任何一方都不能一枝獨大,而是要相互依存和幫助。其中“少教”所指的并非是教師完全放任學生自主學習,不去教學生,而是指要將學習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的身上,讓學生產生自主的探究意識。初中學生的學習意識、思考能力都處于發展形成階段,因此需要教師以引導的方式來“教”,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的方法,將教與學進行有機的結合,達成二者間的平衡。(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少教多學”會讓初中生在閱讀教學中占據主導位置,讓其具備支配自己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結果的意識和能力。“少教多學”模式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將文本中的知識、思想、情感與技巧相融合,最大限度的保持各項知識相互間的關聯性和平衡性,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是統一的、全面的,而非傳統教學中單獨的、碎片化的。很顯然,學生與閱讀相關的能力會同時得到鍛煉,學生的發展更加全面。(三)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時間。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利用大量的課堂時間來分析文章的背景、情感、中心思想、文章結構及技巧等,學生則將教師講得內容用筆記錄下來,很少有自主閱讀感受文章趣味、通過思考剖析文章內涵的時間,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其思維的發展也沒有益處。但在“少教多學”這一模式中,教師會對課堂時間進行更加合理、精準的分配和把握,給與學生更多的時間來閱讀文章,從中汲取知識,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等。這種情感并非來自于教師的“灌輸”,而是初中生自己親身體驗所得,是令他們記憶深刻的真實的感受。這樣的時間越多,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也就越多。

三、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

(一)通過興趣培養引導學生自主多學“少教多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生愿意多學。這種愿意,建立在初中生對閱讀的強烈興趣之上。若是初中生對閱讀一點興趣都沒有,自然不可能愿意多學。因此,“少教多學”模式應用的第一步,就是想盡各種辦法使初中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比如對于《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去看,在學生看完之后,給學生提供其他幾篇安徒生童話。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故事,去喜歡上這類文章,自己去產生好奇心。比如在讀完《海的女兒》后,有的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如果自己是小人魚,當面臨同樣的選擇時,自己是會為了心中那份永遠都不可能再存在的愛犧牲一切,還是回到大海里?帶著這樣的疑問,學生會去思考和討論,并且去驗證自己的懷疑和觀點。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實踐的方法。比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生活中類似皇帝的新衣的事件,并思考當自己處在事件當中時,是會勇敢的說出真相,還是會為了“明哲保身”而選擇附和大眾?思考后,采取行動,最后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的結果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直都是自己在“學”,教師則是引導和教給學生一些“學”和“做”的方法。但最終,學生會在自學中會閱讀產生興趣,想閱讀更多類似的故事,然后去思考,去實踐,去分析。最終,教師“教”的部分會逐漸減少,學生“學”的部分會越來越多。(二)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很多初中生之所以不愛閱讀,其實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閱讀方法。比如,兩個學生同時閱讀一本書,一個學生從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和感悟,但是另外一名學生卻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得到,只是讀完了一個故事。他很不解,為什么那名學生就能從書中解讀出很多思想和感受,而自己卻不行。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在閱讀上沒有天賦,進而對閱讀產生排斥。這時候教師若能準確的指出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怎么可能會不喜歡閱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將初中生所有需要掌握的閱讀方法列舉下來,之后讓每個學生寫出自己在閱讀中的問題,以兩者為基礎,分別和每個學生去討論適合他們的閱讀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做的就是教給學生方法和思路。(三)將課堂的“主權”交給學生當前的初中生之所以“坐”的多,“做”的少,是因為他們覺得課堂的“主人”是老師而不是自己。所以自己應該聽老師的話,按照老師的思路去學習。語文教師應該試著去改變初中生的這種想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用他們的想法來定義課堂。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閱讀教學中各個環節和活動的設計,都交給學生。學生設計出來的活動,自然都是他們所喜歡的。而且通過設計活動,學生也能多了解幾次書籍內容,更能學習一些設計活動的知識。最終學生不僅能從閱讀中學習到知識,更能學習到更多新的能力和技能。

綜上所述,“少教多學”是一種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的、增強情感體驗的教學模式。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適當減少自己講解的部分,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展開思想和想象,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18.

[2]李永旗.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少教多學”模式之探討[J].學周刊,2018(36):107-108.

作者:王天河 單位:民勤縣泉山教學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