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芻議
時間:2022-05-29 10:31:52
導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詞匯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教師可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詞匯積累。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以語音、語法知識為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探索詞匯構成特點及規律。
關鍵詞:語音教學;詞匯構成法;單詞講解;整合探究
詞匯是構成英語語言的基礎,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這個從教材的結構編排上可以看出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結合學生的學情,善于整合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學習詞匯,進而獲得足夠的詞匯量積累。
一、關注語音教學,讓學生掌握識記單詞的“拐杖”
語音知識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要點,也是識讀詞匯的重要條件。因此,學生必須熟練掌握英語國際音標的認讀要領。英語國際音標有元音和輔音兩類,其中元音20個,有單元音、雙元音之別;輔音28個,可以分為五類。這些基本的語音知識點,需要學生能夠結合相應詞匯,漸進理解和掌握。學生具備了一些必備的音標常識,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利用國際音標來正確識讀英語詞匯。例如,教師可將音標知識與對應的單詞讀音、讀法結合起來,以便于學生靈活運用,快速掌握。具體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容易弄不清楚音標書寫與字母書寫。比如,音素的讀音,如/θ/與/ð/,很多學生對兩者辨析不準確,甚至分不清兩者的讀寫方法。對于學生音標知識辨析不清的情況,教師應結合具體詞匯的拼讀,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加強形象理解。例如,詞匯“maths”,對應的發音是/θ/,與之類似的還有“think”“mouth”等詞匯,教師可就此引導學生嘗試將相同發音的語素歸類整合,進而逐步引導他們探索讀音的規律。如此一來,學生能夠在具體的詞匯發音對照中進行辨析,從而增進對音標的感性理解。學習詞匯,必須掌握音標的知識點。在音標分類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聯系學生學過的詞匯,在詞匯與音標對照方面,讓學生寫出詞匯的音標,或者根據音標寫出詞匯。英語單詞的音節拼讀與漢語拼音之間具有相似性,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詞匯拼讀時,不妨嘗試讓學生根據音節構成來熟練發音。如詞匯“important”,其音節有“im”“por”“tant”三個,需要學生準確把握三個音節的讀法,進而讀準詞匯。利用此拼讀法,一些學生還有可能出現與漢語拼音讀音相混淆的情況。例如,受漢語拼音發音影響,學生往往辨析不清“tant”與“tent”的讀音。那么,教師就需要通過舉例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音標的讀寫。為突出詞匯教學的應用性,學生還可結合語法來學習音標。如規則動詞的過去式,通常在詞尾加“ed”,其發音有所不同,在元音、濁輔音后發/d/,在清輔音后發/t/,在字母“t”與“d”之后發/id/,在元音后有“y”的需要將“y”改為“i”。復數形式上,名詞的復數、動詞第三人稱單數,通常加上“s”,但在發音方法上有所區別,清輔音后發/s/,濁輔音后發/z/。對于形容詞、副詞,其比較級、最高級形式,通常在詞匯后面加“er”和“est”。但對于重讀閉音節詞匯,如詞匯“thin”的比較級為“thinner”,最高級為“thinnest”,需要對最后一個輔音字母進行“雙寫”。對于重讀閉音節,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明白其構成條件,該音節只有一個元音,且發短音,只有一個輔音,但詞匯“wait”“wash”則不符合該條件。詞匯“begin”與“forget”雖然符合,但在現在分詞形式上必須雙寫最后一個字母,再加上“ing”。
二、注重詞匯構成法教學,有效拓展學生詞匯量
英語詞匯有其構詞規律,因此,教師要結合構詞法進行詞匯教學,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例如,增加前綴、后綴法。常見的前綴有“re˜”“un˜”“im˜”“dis˜”等,如“happy”對應“unhappy”,“locked”對應“unlocked”,“possible”對應“impossible”等。常見的后綴有“˜ful”“˜less”“˜ing”“˜er”“˜ly”等,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后綴來觀察所學詞匯,促進學生舉一反三,如“care”與“careless”“happy”與“happiness”等。在英語教學中,合成是一種重要構詞法,如“everyday”是由“every”與“day”構成的,“Englishman”是由“English”與“man”構成的。在英語詞匯的構成方法里,一些詞類的變化具有規律性。如“hand”作名詞時譯為“手”,作動詞時譯為“交給”。不同意義的詞匯會對應不同的短語,如“myhands”與“handinyourhomework”。再如,“in”的用法,根據其詞性變化,短語意義也不同。“in”作介詞時,如“inspring”;“in”作副詞時,如“throwitin”。詞匯學習是師生間極具趣味性的智慧探索,教師可結合個性化的演繹夯實學生對詞匯引申義和擴展義的理解。例如,“close”作副詞時,譯為“靠近”,如“Hecomesclosetome”。在這一句中,可以引申為“關系很親密”,作形容詞時,可譯為“親密的”。在教師生動的記憶方法演繹里,詞匯教學便能形象而有趣,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注重單詞講解與辨析,豐富學生積累詞匯的方法
開展英語詞匯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詞匯間的縱橫向關聯。例如,學習比較熟悉的“thank”這一詞時,可以延伸很多詞組,如“thankyou”“thanksalot”“manythanks”“thanksgiving”“thanksto”等。結合詞性變化,“thankful”可以延伸到“grateful”,“thanksto”可以延伸到“greetingto”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多整合、多歸納,將相似點、不同點進行對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以“a”開頭的形容詞,如alive,awake,alone,asleep等;以“ly”結尾的形容詞,如lonely,friendly,lovely等。還有一些詞匯,意義相近,用法不同,如“puton”與“wear”“dress”都表示穿衣等。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定期對所學詞匯進行歸納,引導學生全面辨析詞匯,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從而增進詞匯的理解和應用。如對動詞過去分詞、現在分詞進行比較探究,現在分詞作形容詞,關注對某事物性質的描述,如“aninterestingmovie”;過去分詞作形容詞,表示人的心理、行為、感受等,如“Iaminterestedinthemovie”。教師應圍繞詞匯教學組織學生開展知識探究,指導學生結合“求同存異”的方法探索詞匯運用規律,從而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鼓勵學生自主發現[1]。另外,對于詞匯教學而言,教師要在不斷總結中提升教學方法,結合英語教材,加強教研與集體備課,分享和交流詞匯教學方法與經驗,系統化歸納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將其靈活地運用到課堂上,突破學生詞匯記憶的難點。
綜上所述,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關注英語的語音、構詞法與詞匯辨析等知識,不斷開拓學生的詞匯學習視野。
[參考文獻]
[1]郝阿婷.論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J].校園英語(中旬),2017(09):12-13.
作者:王筱昕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仙城中學
- 上一篇: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提升策略剖析
- 下一篇:跨文化下水利大學英語教學探索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