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式學習機制初探

時間:2022-07-09 10:10:02

導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式學習機制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式學習機制初探

【摘要】闡述小組合作式學習、課堂評價的內涵。分析傳統課堂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課堂評價機制的優勢。提出重視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用交際、重視評價方式的豐富性等三個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課堂評價機制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評價

小組合作式學習作為一種講究學習中的互動性、活躍性的學習方式,最早在國外流行開來,引入國內后,帶給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很大的啟示。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習氛圍的活躍、學生社交能力的增強都有很大幫助。學習方式的轉變帶來的是課堂評價方式的轉變。無論是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還是初中英語教學者基于這種方式作出的課堂評價,都是在講究教學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前提下,適應現代青少年生長機制的輔助教學模式。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淡化教學權威感,加強學習的主觀體驗;二是加強課堂學習的交流,不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三是弱化教學的功利性,回歸學習的本質與初心。這些也是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與課堂評價方式疊加后應達到的教學效果。

一、相關概念

(一)小組合作式學習。小組合作式學習是一種區別于傳統學習理念的新型學習方式,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呈現。小組是一個Team,在這個Team里,雖然每個成員的分工不同、職責不同,但目標一致,都要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就任務的完成程度、進展及遇到的問題,與組內的同伴進行實時交流。這種學習方式淡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被動關系,讓學生從單獨的個體中解放出來,與同樣接受新學習任務的伙伴進行聯系,結伴完成對新知識的認知和掌握。(二)課堂評價。所謂課堂評價,并不是教師對整堂課的課堂效果和課堂氛圍的評價,而是基于課堂中每個學生的表現,給予他們在這堂課中表現的評價。課堂評價逐漸受到重視,得益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網絡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建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較多、課程時間有限,教師無法對參與課堂教學的每個學生作出相應的評價。但在智能化網絡信息教學時代,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機會增多,這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針對每個課堂參與者都作出一個簡要評價成為可能。以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時,各小組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會進行成果展示,論述任務的完成情況。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的課堂評價十分重要。它不僅是對每個小組學習成果的肯定,還是對每個小組成員努力付出的肯定,更是對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團結與協作精神的肯定。對于學生而言,除了在課堂上學習新知識之外,鍛煉如何與人交談、如何在團隊中與他人融洽合作也是很重要的。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的課堂評價看似是對某一個組別的評價,實際上是對組內所有成員課堂表現的評價,這也是其他課堂教學模式很難實現的。

二、傳統課堂評價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標準單調。在傳統的課堂評價中,教師評定學生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及課堂表現的標準往往是學生課堂練習題的正確率。這對于接受知識慢熱的學生來說不夠公平,而且課堂練習題的正確率不能作為學生課堂知識掌握程度及課堂表現的唯一標準。基于此標準進行的課堂評價很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二)評價主體單一。傳統的課堂評價方式都是以教師為評價的主體,學生為被評價的對象。這種課堂評價方式固然可以確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權威性,卻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此外,每一次的課堂練習、學生展示均以教師評價作為結尾,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做不好會被教師批評,會被同學恥笑。”基于這種心理暗示,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精神緊張狀態,這不僅不利于他們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在得到教師不甚滿意的信息反饋后,還會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三)評價語言不當。在傳統的課堂評價中,教師一般通過語言評價或者分數評價概括和評定學生的課堂表現,且往往使用直白、簡單的評價語,特別是對于聽講專注力不夠的學生,甚至會嚴厲批評,不顧及其感受。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正值青春期,情緒感知能力強,大多較為敏感,且帶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倘若在日常的課堂評價中,教師在全班同學面前將學生的課堂表現評定為低分,甚至針對學生個人的課堂參與行為進行言辭激烈的批判,很容易刺激他們的情緒,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對其英語學習必然會造成不良影響。(四)忽視部分學生。在一對一課堂教學并不流行與成熟的背景下,學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是大班教學,這就導致教師無法照顧到全體學生。教師的課堂評價往往也多指向參與課堂活動積極、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而對于性格內向、英語水平較低的學生,因為他們往往羞于參與課堂活動或表現平庸,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關注、評價較少,導致這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被冷落,被邊緣化。

三、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課堂評價機制的優勢

(一)評價維度多元。在應用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的課堂教學中,課堂評價的標準不僅包括各小組學習任務的完成程度,還包括小組成員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即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過程性評價,評價標準更加多元。而且,教師不一定要作為課堂評價的主導者,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學生自己都可以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互評(江善鳳2014)。這使得課堂評價的主體更為多元,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學生互相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參與評價,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當代青少年的審美趨向、價值觀趨向等,必要時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情感價值觀。(二)保護學生自尊。因為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的課堂評價是針對每個小組的,所以學生的個性會被一定程度地掩蓋,也會弱化投注在某個學生身上的關注度。這樣如果某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表現得不夠理想、狀態不夠良好,他的失態也只是呈現在他所在的小組中,而不會被放大到整個班級,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同伴互助,學生的表現會逐漸由差轉好,其自信心也會逐漸增強,進而促進英語水平的提升。(三)兼顧全體學生。在應用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的課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會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課堂活動,因此,教師給予的課堂評價是針對組內所有成員的。通過這種方式,對性格內向或者不愛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的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榮曉露2015),也能使他們變得更加開朗,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課堂評價機制的運用策略

(一)重視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對于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的課堂評價,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小組成員的語言交際和文字記錄,這也是學生能力的體現。對于那些組內成員確實很努力,但最終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小組,教師也應給予較高的課堂評價,以肯定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肯定組員之間共同完成目標的決心和毅力。例如,在教學江蘇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9Whatdoeshelooklike?時,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挑選一名成員作為模特,其他成員對其進行外貌描繪,并將描繪文字記錄成小短文,然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朗讀本組的短文,其他各小組根據描繪尋找該組的模特。通過這樣趣味性十足的小組合作式學習,學生熟練地掌握了該單元用于外貌描寫的生詞,如hair,tall,thin等,對任務句型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此過程中,部分學生起初對目標詞匯、句型不夠熟悉,表達不完整、不準確,但通過學習、借鑒小組其他成員的表達,及時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基本掌握了目標詞匯、句型,進步明顯,得到了教師正面的課堂評價。可見,教師進行課堂評價時,要動態地看待學生的課堂表現,不吝予以充分肯定。(二)重視語言學習的實用交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它的目的不是考試,也不是拿高分,而是在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時,能夠做到無障礙溝通。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階段,不能令學生對英語學科產生畏懼之心、反感之心。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把英語“說”出來。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學不應僅把英語看作應試教育中的某個科目,將教材中的各篇課文切碎分割,抽象成一個個知識點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扼殺了語言的魅力,淡化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在號召回歸學習初心的大環境下,教師應在“學以致用”的維度上思考教學方式的轉變。具體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則表現為語言交際功能的課堂呈現。同樣,課堂評價不能只局限于詞匯、語法等練習的正確率上,而要擴大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在評分中所占的比重。(三)重視評價方式的豐富性。在傳統的課堂評價中,評價主體是教師,評價方式也較為單一、乏味。在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下,教師應創造更為豐富、多樣且富有趣味性的評價方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與參與熱情。可以通過小組間的互相投票,選出每一堂課的“英語之星”。還可以在詞匯拼寫和練習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詞匯接龍。比如,教師每次給出一個主題,如colour,將黑板劃分為幾個小組區域,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在黑板上寫出與顏色有關的單詞,寫出單詞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在這種競賽形式的詞匯練習上,其最終結果就能作為課堂評價,而不需要用語言、行為和分數來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刻意評價。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和與之對應的課堂評價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代表了初中英語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初中英語教師應主動嘗試將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運用到日常教學實踐中,并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對其進行優化與完善。

作者:張廷成 單位:江蘇省灌云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