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全英語教學模式改進初探
時間:2022-07-21 11:45:11
導語:碩士研究生全英語教學模式改進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梳理國內典型高校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全英教學模式的現狀,針對課程教學模式,發現部分課程全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同質性顯著,提出了全英教學效果受到研究生、教師、課程內容三維度影響的觀點,以期促進全英語教學的改進。
[關鍵詞]研究生;全英語教學;教學模式
一、前言
我國教育發展綱領性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0年)第48條明確提出要“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國際化具有十分顯著戰略意義,其中開展研究生課程全英文教學是適應這種變化的重要內容。但是,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研究生課程全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比如國際化教師隊伍、國際化教學方法和內容等方面與我國“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國內,高校中全英文或者雙語教學研究生課程量少面窄,其中全英文教學課程絕大多數面向國際留學研究生開設;個別高校面向國內非英語專業研究生開設全英文課程,但在諸多方面仍然存在與預期成效的差距。近年來,為了提升研究生英語應用水平,培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國內較多高校逐漸推進了研究生英語課程建設。鄭州大學的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教師訪談,對于研究生全英語教學項目真實開展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82%的研究生認為全英教學很有必要,但是研究生的學習收獲并不理想。中國石油大學某研究生專業課程在2014年開始全英文授課后,選修研究生對全英文教學模式的支持度提高了21%,但仍有超過一半的研究生支持全中文或雙語教學。鑒于此,本文以我國普通高校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全英文教學課程為例,通過網絡查詢對目前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匯總分析,探析影響全英文課程授課效果的關鍵因素,嘗試提出解決方法與措施,為推進碩士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探索提高國際化培養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與材料
根據教育部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歷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增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通過國內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不含軍隊院校)的官網,查詢典型高校開展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全英文教學課程或者建設項目的情況;通過中國知網,檢索近年來國內開展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全英文教學課程的文獻。匯總分析目前研究生課程英文教學模式、實際成效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等內容,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三、結果與討論
通過高校官網查詢,發現目前開展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全英文教學課程項目(包括國內研究生可選課程項目)的高校絕大多數為教育部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和歷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增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名單上的高校,部分高校名單及開設年份包括上海理工大學(2010年)、浙江大學(2011年)、武漢大學(2011年)、東南大學(2011年)、鄭州大學(2013年)、西北工業大學(2013年)、揚州大學(2014年)、西安交通大學(2014年)、天津大學(2014年)、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北京理工大學(2017年)、湖南大學(2017年)、華南師范大學(2018年)、長安大學(2019年)、中原工學院(2019年)等。通過檢索與匯總,部分研究生課程采用全英文教學的包括“有機合成”“數據挖掘”“高級食品化學”“催化原理II”“納米材料”“現代工程材料”“微納光子器件集成”等,可以發現目前國內碩士研究生課程全英教學影響因素集中體現為研究生、教師、課程內容三個維度,問題也主要產生于這三個維度。課程教學模式是反映如上三個維度相互協同作用的綜合因素,主要問題匯總如下:(1)選修全英文教學課程的研究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2)授課教師的英文教學駕馭能力尚不能滿足全英教學要求,外籍教師或英語基礎較好的海歸教師比例不足;(3)普遍執行課堂講學授課為主,缺乏課堂講授與教學互動的環節;(4)教學資料不能夠滿足全英文教學的預期效果的要求,比如教材僅選用英文教材等;(5)課程考核方式與中文授課課程無差別等。針對如上問題,較多文獻也采取了一些探索性改進措施,比如:(1)課前或輔導中,督促研究生自學英文基礎知識,降低聽課難度;(2)課程組教師盡量具有留學經歷,英語駕馭能力能夠滿足全英文教學需要;(3)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探索式、相互交流、相互激活的方式;在課程中引入前沿小課題,讓研究生分組探討分析;(4)教材盡量選用本領域經典英文教材的最新版本,或者多教材綜合教學;(5)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重視平時專業英語寫作和交流能力考核等。根據文獻匯總研究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研究生課程全英語教學模式面臨的問題具有較顯著的同質性,同時在提出的解決措施上也大同小異,方法相對比較具體。根據作者在開展非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基礎課《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建議研究生課程全英語教學模式應在頂層設計、課程鏈、平行授課等方面開展創新與實踐,具體如下:(1)圍繞本校辦學理念和學位點人才培養目標,明晰符合需求的研究生課程全英語教學模式,突出符合人才培養需求的知識體系教學要求,避免單純為了全英語教學而開設項目的情況出現;(2)基于知識體系的需要,開展人才培養課程鏈上相關課程的全英語教學,既實現專業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同時多課程協同優化全英語教學環境,更為重要的是提升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3)參照“平行授課”方法,全英語教學課程、雙語教學課程和中文教學課程同步開設或者交錯實施,同時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學時和學分,既實現不同英語水平研究生的因材施教,又達到不同教學方式互為補充、事半功倍的效果;(4)全英語教學課程的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和考核方式均應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全英語教學模式擇優選擇,突出“經典型、簡易性、實踐性”原則,經典英文教材輔以中文譯本,課前預習課上互動課下作業協同教學,由英語駕馭能力滿足要求的教師任課,考核指標注重平時與實踐型內容。
四、結語
本文梳理了部分文獻關于研究生課程全英教學模式中遇到的問題和提出的措施,發現研究生課程全英教學面臨顯著同質性問題,即全英教學效果受到研究生、教師、課程內容三維度影響。因此,建議研究生課程全英語教學模式,應在頂層設計課程鏈、平行授課等方面開展創新與實踐。
作者:楊磊 單位:中原工學院
- 上一篇:信息技術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探析
- 下一篇: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翻譯課程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