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閱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2 06:20:00
導語:學生的閱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要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古今中外的很多經典著作,其時代和作品的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學生不易讀懂,興趣也就乏乏。如此老師要多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向學生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賞析精彩章節,并有意留下一些空白,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早讀課是我們教師營造學生閱讀氛圍的重要場地。大聲朗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老師應創設一個閱讀經典的氛圍,可采取師生共同閱讀,以讀促趣。還可以在班級張貼作品的插圖,同學推薦名言警句、妙詞佳句,比賽背誦等,讓學生在這種濃郁的經典文化氛圍中成長。當然,班級定期開展辯論會也是尤為重要的,可針對一部作品中的一個問題展開正反兩面的辯論,從而激發更多的學生對作品進行解讀。如對《項羽本紀》中霸王最后是否值得自刎而死這一話題,很多同學就有極大的興趣,就有很多的話想要表述。這一部分同學就會帶動另一部分同學去認真地閱讀這篇古文,我們的最終結果就達到了。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閱讀。從內容上講,風景美、風俗美、人性美、人情美和人格美,都是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優秀作品中的美是客觀存在的,有優美、壯美、凄美,都是作者本質力量的感性顯現。作為審美活動的閱讀,應該從文本中感受美,發現美?!霸娧灾尽?,“知人論世”、“以意逆志”,這些古人讀書的原則和方法,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被黑格爾稱之為“現代哲學之父”的法國笛卡爾認為:閱讀經典作品,“就如同與歷代最高貴的人交談一樣,他們是過去時代那些書的作者;不僅如此,這種交談的內容還是作者經過深思熟慮的,在其中展現給我們的不是別的,而是他們最優秀的思想”。笛卡爾在這里說的是作品里的人物思想美和人格美,教師在指導閱讀時,挖掘這些美,對學生的人格鑄造大有裨益。除了引導學生發現人格美以外,應使學生體驗作品的語言美。可以讓學生摘抄一些優美詞語、精彩片斷、名言警句等,指導他們在對話、作文中運用。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從感知語言、品味語言,到領悟語言,進而運用語言。
此外,閱讀要融合生活。有近一半的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的內容不感興趣,他們有的自己看書,有的干脆就講話。這樣就形成了老師講老師的、學生自己干自己的怪現象。課堂缺少靈氣,缺少活氣,有的只是應試教育的一團死氣。在這樣的氛圍下,怎么能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西方有句諺語:“把上帝的東西還給上帝,把愷撒的東西還給愷撒?!蔽覀冊谶@里似乎也可以說:把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語文課堂要回歸生活,閱讀自然也不能脫離生活。我們可以把社會人生、現實生活中學生比較關心的,分為若干個大話題,下屬許多子話題,指導學生圍繞話題進行閱讀,以發揮閱讀的教育功能、認識功能、陶冶功能,而不是僅僅將目光停滯在語文教學這個層面上。如圍繞“理想”這一話題,學生閱讀有關名人名家的闡述,加以討論,以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遠大的理想。我們可以開設許多話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創話題,如貧窮與教育,環境保護、子女教育、傳統美德、影視欣賞等等。閱讀融合了生活,學生就有了閱讀的興趣,教師的指導也就如魚得水,而不是泛泛地空談。如一位教師上《長亭送別》一課時,充分開放課堂,讓學生自己表演戲劇分別時的情境。學生表演,學生評價。教師趁機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通過讀去體驗、去感受、去感悟。這樣的課把“讀”、“評”、“議”融為一體,真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生活表演中就完成了對文章閱讀的理解。
另外,要讀寫互動。閱讀,可以帶著問題去讀,也可以漫無邊際地瀏覽。前人生活與我們當代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語,但前人同樣經歷著日出日落,也曾為愛而著迷,也曾苦苦探尋生存之路,也同樣承受著悲歡離合的人生四季。名作之所以歷久彌新,就是古人用最清晰的語言,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個重大的主題。這樣,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認識古今社會,認識不同的人生,鼓勵學生為寫而讀、為讀而寫。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又說:“閱讀得其方,寫作之能力亦即隨而增長?!弊x和寫的關系是輸入和輸出關系,就像人體攝取營養,儲存能量那樣。讀可以讓學生接觸許許多多的文章樣式和品種,它們能為寫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鑒。但是,讀也靠寫來促。寫的過程中詞語的運用,篇章的結構,都會受到所讀文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寫不下去了,會有意識地去閱讀,以尋求啟發和借鑒。如此,讀寫要緊密結合,要根據課堂所學的內容精心設計作文題,給學生壓力,讓他們帶著任務,有目的有選擇地閱讀,從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學工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向身邊生活要素材:感動中國、中國驕傲、道德模范……向古典詩詞要素材:沈園回眸、易水壯行、柳永醉臥、霸王別姬、東坡悼妻、勾踐嘗糞、子胥白頭、懷古憑吊……向中外文學要素材:《再別康橋》、《面朝大海》、《老人與海》、《哈姆雷特》……在閱讀中感悟人生,在感悟中重讀經典。
總之,沒有閱讀的人生是狹窄的人生,是膚淺的人生,是缺乏個性的人生。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新大綱雖然規定了閱讀的數量,對一些好的作品也進行了推薦,但學生在閱讀中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這就要求老師予以指導,并定期檢查,使學生課外閱讀真正收到效益。
[摘要]中學生閱讀層面低下,大多數學生把自己的時間用在武打言情小說和卡通漫畫上面,有的同學每學期讀卡通漫畫的數量達到20本以上。而對中國傳統作品,讀過的不到兩部。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呢?首先,要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其次,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閱讀;此外,閱讀要融合生活;另外,要讀寫互動。
[關鍵詞]學生閱讀審美生活
- 上一篇:大學英語寫作探討論文
- 下一篇:音樂教育與學生素質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