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考評聘問題分析

時間:2022-08-15 07:43:05

導語:職稱考評聘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稱考評聘問題分析

職稱制度是專業(yè)技術人才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是評價專業(yè)技術人才學術技術水平和職業(yè)素質能力的一項主要制度,是加強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人才科學配置和使用的重要依據。眾所周知,結束十年動亂后我國開始全面改革開放,1979年國家恢復職稱評定工作,以此區(qū)分專業(yè)技術人員專業(yè)技術水平或學識水平,評定級別,檢驗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績。

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推行的職稱評定工作對于推動專業(yè)技術人才成長,促進科技成果研究,提高專業(yè)技術人才技術水平起到了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進步,現行的職稱考評聘工作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已經達到不容忽視的地步。

一是職稱評定過程中的考試問題,自1979年開始的職稱評定工作就實行外語必考制度,考外語是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是為了提高科技人員的外語水平,提高科技人員與外國人溝通的能力。如今我們國家已經有幾十年的外語教育經歷,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中專、大學乃至研究生教育階段,外語都作為主課重點抓,可以說國民的外語能力比起改革開放初期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晉升職稱依舊按照30年前的老黃歷照考不誤,本人覺得沒有必要。

二是計算機考試。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恐怕用幾何級數的增長來描述都不為過,有人用爆炸式發(fā)展來形容,筆者覺得這種發(fā)展變化幾乎與核反應過程中的鏈式反應旗鼓相當。美國專欄作家曾經說過:“地球變平了、地球變小了、地球變熱了、地球變體了。”隨著IT事業(yè)的發(fā)展,計算機軟件硬件不斷升級,從16位、32位到目前普遍應用的64位,微軟公司(Microsoft)創(chuàng)立的視窗操作系統也從最初的DOS,逐步發(fā)展為Windows1.0、Windows95、NT、Windows97、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me、WindowsXp、Windowsserver、WindowsVista、Windows7、Windows8,再來檢視一下我們的職稱計算機考試,國家規(guī)定的19項考試科目還僅僅局限于WindowsXp操作系統、WPSOffice文字、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2003、FrontPage2000網頁制作等已經過時的計算機知識,如今廣泛應用的Windows7操作系統知識一個字符也不考,全世界都在廣泛應用的互聯網知識,計算機安全知識也不見蹤影,這種考試即便過關,恐怕連計算機如何安全運行都不清楚,甚至一臺電腦應該安裝幾個防病毒軟件都不清楚。這樣的考試對于提高科技人員的計算機技術水平真的就那么重要嗎?

近年來職稱考評聘管理部門對職稱考評聘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應該肯定這些改革對于促進專業(yè)技術人才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然而改革還是不徹底,不到位,還應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至少應該把公務員也納入職稱考評聘范圍,制定一套適合公務員考評聘的具體辦法。網絡上有一篇文章《外國怎么評職稱》,我們以韓國為例,看看人家是如何對公務員進行職稱考評聘的。韓國公務員分9個級別,級別數越小,公務員對應的職位越高。一般情況下韓國公務員從8級公務員升到7級需要工作7年左右,平均為7.6年,從7級到6級需要9年左右,平均為9.6年,從6級升到5級也是9年左右,平均為9.1年。從7級考進公務員開始晉升,到達退休年齡之前一般可以晉升到3-4級。如果從5級考入公務員開始晉升的話,到達退休年齡一般能夠晉升到3級以上。但是大多數公務員要從9級起步,靠資歷,逐級晉升,一般情況下退休前晉升到6級就很難再晉升上去了。

韓國公務員從6級晉升為5級的途徑一般是通過審查升職。這種方式往往都是由上級說了算,韓國公務員晉升過程中腐敗現象時有發(fā)生,媒體也曾經公開曝光過韓國發(fā)生多起為晉升職務送數千萬韓元大禮包給地方政府首長的丑聞。對于沒有希望通過這個途徑晉升的公務員,一般都要參加5級公務員考試。韓國公務員為了晉升職務職稱也要參加考試,以首爾為例,6級公務員升職考試一般在3月份。公務員為了迎接考試都要進行長達十幾個月的備考,影響辦公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韓國公務員升職考試根據公務員類別,考試科目也不盡相同。據統計,韓國公務員晉升職稱職務平均每人需要支付1000萬韓元左右的輔導班學費和資料費。為杜絕評職稱中的腐敗現象,中央政府曾要求各地方政府全部采用考試升職形式,但是遭到強烈抵制。很多地方領導人認為,控制升職權是他們行使職權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折中方式:50%考試升職,50%審查升職。

所以我們的職稱考評聘工作也應當多借鑒些外國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使其適應當前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需求,與時俱進,更好地為促進社會和諧、經濟騰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