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職稱工作淺析

時間:2022-08-12 04:38:38

導語:國有企業職稱工作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職稱工作淺析

氣象系統作為獨立開展職稱評定的部門,有一套主要針對氣象部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評價標準。近幾年氣象部門國有企業也和事業單位用同一套評價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專技人員,不能體現真正的專業水平。國有企業需要積極進行職稱改革和人才的激勵開發,充分發掘、培養和盤活利用國企內部專技人員。在職稱評定程序改革中,要加強對職稱評定的監督,確保能夠科學、合理、公正的對國企專技人員進行職稱評定。

1氣象部門國企職稱工作總體情況

2018年底,全國氣象部門所屬法人企業共1000余家,其中依靠中國氣象局進行職稱評定的,主要有華云氣象科技集團、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和氣象報社等3家國有企業。本文以華云氣象科技集團、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和氣象報社3家直屬國有企業為研究對象,依據每年氣象部門開展的職稱評定工作和氣象部門人力資源數據庫為數據來源進行分析,以求真實、全面地分析氣象部門國有企業職稱工作。截至2018年,受國家和中國氣象局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影響,高級職稱占比較以往有一定幅度增長,但初中級職稱的專技人員基數仍然比較龐大,并且擁有職稱資格的人員占57.5%,沒有職稱資格的占42.5%(圖1),在沒有職稱資格的人員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占有一定比例,他們在今后的職稱改革洪流中該何去何從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氣象部門國有企業的初中級職稱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讓氣象部門國有企業的職稱工作得到切實的改善。因此,本文著重對這3家直屬國有企業的初中級職稱評定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

2氣象部門國企初中級職稱情況分析

2.1參評人員占比趨勢。3家國有企業人員總數5年間人數最低為1181人,最高為1327人,增減趨勢較為平緩,因此從2014—2018年的5次初中級評定參評人員數量占當年3家國有企業總人數的比例(圖2)可以看出,初中級職稱參評人數占比在逐年提升。2014年參評人數僅占總人數的1.56%,到2018年,參評人數的占比已提升至5.80%,從2016年起參評人數占比大幅增長,因為從2016年開始,氣象部門在對國有企業初中級職稱進行評定前,專門開展了評定工作現場宣講與指導,宣傳初中級職稱評定的重要性,指導初中級職稱評定申請的規范性。2016年相較2015年的占比增長了1.88%,漲了近1倍,2017年、2018年相較前一年漲幅逐漸趨于平緩,均在1%左右。經調查得知,這3家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較為重視職稱工作,加大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督促力度。2.2參評人員數量變化。2014—2018年的5次初中級評定,在3家國有企業人員總數沒有過大變化的前提下,職稱評定人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圖3)。2016年初級職稱參評人員數量急速上升,2016—2018年中級職稱參評人員數量成倍增長,前幾年參評人員多集中于初級,2018年中級職稱參評人員數量大幅度超過初級職稱參評人員數量,說明氣象部門國企開始認識到職稱評定的連續性,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不止步于初級,支持初級職稱人員后續職稱評定和發展。2.3逾期參評人員情況。盡管氣象部門國企初中級職稱情況在逐年增溫,但每年的初中級職稱評定仍存在很大問題。從評定方式和取得資格時間看,取得初級資格的人員中,僅有19.6%的人按時進行初級評定,其他人為逾期評定,占80.4%。逾期評定在初級成為普遍現象,且47.8%的參評人員逾期評定時間在6年以上(含6年)。取得中級資格的人中,僅有38.1%的人按期進行中級評定,其他人為逾期評定,占61.9%。逾期現象在中級評定也超過半數,且57.1%的參評人員逾期評定時間為6年及以上。初中級共有27.6%的參評人員為按時評定,逾期評定的參評人員占72.4%,其中逾期6年及以上的參評人員占51.9%(圖4)。

3氣象部門國企職稱工作存在的問題

1)企業員工發展與職稱相關度低一是企業職稱評聘不相關,氣象部門國企目前職稱評定和聘任是不相交的兩條線,企業人員在評定職稱后,企業不會對他進行相應的聘任,國有企業人員參加職稱評定的意義較低;二是職稱評定結果與薪酬不相關,當下國有企業一般都會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一套內部的獨立薪資考核的制度,體現不出職稱高低帶來的影響,這也致使企業員工參與職稱評定的積極性較低。2)企業職稱評定工作規范性不足一是職稱評定標準不規范,氣象國企與一般國企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系統內部沒有獨立的職稱評選標準,現有職稱評定標準更側重于科研型或事業單位,并不傾向于國企專技人員;二是檔案管理不規范,氣象部門國企人員檔案存放地點分散于各地人才市場,檔案管理維護較難,無法及時同步檔案中內容,導致不能核實申報人員的真實情況;三是申報材料不規范,申報人員平時的項目研究、技術報告等材料不認真留存,導致只能提交一些說明來輔佐,難以真實反映參評人員的能力水平。3)企業員工流動性影響工作開展一是受企業人員流出性大的影響,人員對企業的歸屬感不強烈,且流出后氣象部門的職稱資格證書是否在外部門有效,還需要看當地的相關規定,導致企業人員參與職稱評定的積極性不大;二是從氣象系統外部引進的人才往往有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該證書是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的,可以在企業中得到認可,也就沒有參加氣象部門內部職稱評定的必要。4)企業職稱評定專家組建不完善一是專家庫在組建時就存在不公平性,因為專家庫中的評定專家基本是有很大一部分國有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和領導等行政人員以及很少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這對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的評判會產生較大誤差;二是評定工作量的巨大導致專家無法對參評人員的每一項業績進行詳細的評價,無法真正從學術業績上去判斷參評人員的能力,從而采取對參評人員的主觀判斷進行評價,有失公允。

4氣象部門國企職稱工作問題對策

1)加強氣象部門對國企職稱工作導向國企職稱工作推動成果不顯著的根本原因是氣象部門對國企管理的導向中對職稱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想要徹底改善氣象部門國有企業職稱工作,就要有明確的工作導向,這樣一來國企職稱工作會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1-2]。一是會增強各企業對職稱評定工作的認同,將職稱評定工作作為人才培養一項重要舉措,加大對職稱評定工作的投入,將企業發展、員工薪酬等與職稱工作緊密相連;二是推動企業申報人員對職稱評定的認識,使其充分了解職稱對個人發展的意義和作用,增強業務工作資料積累,提高對職稱評定工作的積極性。2)完善氣象部門國企職稱文件與規范根據職稱改革精神和相關文件要求,修訂評定辦法,優化流程,保證評定工作公平、公正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整評定條件,在能力、業績成果條件設置中充分體現評定系列的專業特點,提高參評人員能力素質評價的有效性;強化業績材料的完整,能夠切實體現參評人員水平,讓職稱工作更具有科學性;合理建設專家庫,注重專家和參評人員的專業匹配[3]。3)大力開展國企內部職稱評定的指導加大職稱評定宣傳力度,加強職稱的政策宣傳,通過宣傳,強化職稱評定制度在國有企業員工心中的地位,讓單位和個人理解職稱評定相關材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宣傳和教育,將培養國有企業員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國企內部要加強宣講,有針對性的提供職稱評定政策解答、評審程序和方法講解、申報具體要求指導等服務,協調聯動做好職稱政策的貫徹執行。4)提升氣象部門國企評定的過程監督職稱評定工作重點在職稱審查會議的評價過程,直接影響參評人員是否可以以普遍一致的評價通過審查,得到相應的資格[4]。職稱評定專家們應側重于選擇各專業的專家,更少的選擇行政人員,盡可能讓職稱評定過程公平、合理;應全面考慮低、中、高層次的建議,不能只以最高審查機構的意見為準;要嚴格的對業績進行公示,形成有效的監督。

參考文獻

[1]蘇俐穎.關于國企職稱工作的現狀淺析.現代經濟信息,2017(7):125.

[2]張挺慧,劉春莉.國企職稱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思考.現代經濟信息,2018(8):40,42.

[3]盧穎.探析職稱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視聽,2016(6):184-185.

[4]袁應紅.如何提高企業中級職稱數量.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4):76.

作者:劉藝 劉蕊 杜凈譯 單位:中國氣象局人才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