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教師教學方法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27 07:21:00

導語:幼兒舞蹈教師教學方法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舞蹈教師教學方法分析論文

1.小班應以我國漢族、北方民族舞蹈為主,且內容多是與幼兒生活情趣吻合的

以兒童民間游戲為主的舞蹈,如“跑竹馬”、“花狐貍”、“霸王鞭”、“舞獅子”等;中班則以我國的漢族民間舞蹈為主,如“高蹺”、“跑旱船”、“龍舞”等,但也欣賞一些江南地區的民族舞蹈,如“采茶舞”等;而大班則以我國少數民族舞為主,如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朝鮮族、藏族等民族舞蹈,同時還欣賞部分世界上典型的民族舞蹈,如西班牙舞、印度舞等。

2.教學內容必須閃爍幼兒的心靈,充滿童趣

我們每天生活在幼兒中間,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學習同游戲,生活會給我們啟示,只要我們用敏銳的眼光去觀察、體驗、研究他們美麗的內心世界,就可以在他們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尋找他們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教學內容。如:帶幼兒到戶外散步時,教他們一些有關美麗大自然的小舞蹈,《可愛的太陽》、《樹葉飄飄》、《風吹大地》等。又如在進行勞動以后,教他們《洗手帕》、《種樹、澆水》等。這些舞蹈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及周圍熟悉的環境,因此他們很容易理解接受。經常利用短小、生動形象、動作性強的舞蹈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不僅使他們感到親切可信,易學易記易模仿,而且也能為他們今后創作舞蹈動作打下基礎。

3.教學過程需貫穿生動、活潑、童趣盎然的氣氛,讓幼兒在游戲中學,使他們忘記訓練的疲勞和痛苦

在教學中要創設意境,讓幼兒展開聯想的翅膀,教師在游戲中教,幼兒在游戲中學。例如律動《小鳥兒》,我和幼兒分別扮演角色鳥媽媽和小鳥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設“藍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藍的天空里,鳥媽媽帶著小鳥們學飛。”幼兒聽著音樂,跟著我有時學小鳥飛,有時學小鳥跳。在練習的過程中,看到某幼兒手的動作不對就說:“哎呀,我的小鳥怎么啦?翅膀抬不起來,飛不動了?”這時幼兒就知道自己手的動作不對,很快就自覺改過來了。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沒有重點講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過游戲與聯想,使幼兒身臨其境,從中獵取情趣和美感。游戲不僅使幼兒學會舞蹈,還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舞蹈的興趣。

4.深入幼兒生活,了解、熟悉他們,知道他們的愛與恨、追求與希望,正確地培養他們、表現他們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根植于幼兒生活,童化自己,多觀察幼兒的喜、怒、哀、樂及其表現方式。對于成人舞蹈,我們不能照搬,要學習、借鑒,更重要的是將幼兒特點結合進去,變成幼兒可理解可接受的東西,這樣,幼兒才喜歡學、愿意跳,才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學質量。例如《草莓娃》就是我們根據幼兒愛吃草莓創編的一個歌舞,正因為草莓是幼兒所喜愛的一種水果,而我們又把草莓擬人化,因此這個歌舞他們都愛唱愛跳,把草莓娃頑皮可愛的形象特點表演的淋漓盡致,充滿童趣。

5.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舞蹈水平編排相適應的舞蹈組合,教學上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幼兒與幼兒之間有著年齡的差異,而同齡之間的幼兒又有著水平的差異,我們應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舞蹈水平來編排相適應的舞蹈組合,在教學上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既能保持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又讓他們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乏味,也不會以太復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如《采茶舞》,先教采茶的手指動作,因為這是個難點,然后讓幼兒坐著學習采茶舞的過程,熟悉采茶的方向及各種采茶的動作,最后教撥開樹枝采茶的動作,加上腳的踏點步。這樣,幼兒基本上都學會了《采茶舞》,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練習達到了要求,他們的興趣也會很高的。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通過舞蹈示范、舞蹈欣賞、邊歌邊舞、音樂反映、模仿與想象、組合與成品舞蹈編排等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幼兒全身的多種器官,在提高興趣、注意力的同時,更強調了大腦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軀,以表達各種動作和情感。而且一系列優美的動作,豐富的隊形變化等也促進了幼兒舞蹈記憶力的提高。

幼兒舞蹈猶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陶冶兒童的心靈,我們要仔細洞察孩子美麗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質樸情感。廣泛收集、提煉他們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幼兒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才會被幼兒喜歡和接受,幼兒舞蹈教學才能推陳出新,不斷完善。作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將不斷加強各方面的訓練,提高理論與實踐水平,進一步加強舞蹈教育的普及和推廣。

【摘要】舞蹈藝術對幼兒的訓練不僅僅是表演才能的培養,重要的是學習興趣、情感態度、活動方式、心理素質的印象和熏陶。幼兒園舞蹈藝朮的教育活動對幼兒個性的培養和人格塑造極為有益的。因此,充分發揮舞蹈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力手段。

【關鍵詞】幼兒舞蹈教師;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