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寶療治療宮頸糜爛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05 11:34:00
導語:益寶療治療宮頸糜爛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評價益寶療局部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療效。方法對353例臨床診斷為宮頸糜爛的患者用益寶療溶液清洗宮頸及陰道,后用濃縮液貼敷糜爛面3min,然后患者自行隔日上益寶療栓1枚,共12枚。結果輕度宮頸糜爛總有效率為92.4%,中度宮頸糜爛總有效率為85.1%,重度宮頸糜爛總有效率為72.0%。結論益寶療治療宮頸糜爛療效明顯,特別對于輕、中度的單純型宮頸糜爛效果顯著,有臨床使用價值。
【關鍵詞】益寶療;宮頸糜爛;有效率;療效
宮頸糜爛是一種慢性宮頸感染性疾病,是婦科常見病。近年來,隨著性傳播疾病的增加,宮腔術的頻繁,使宮頸糜爛發病有增加和年輕化的趨勢。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很多,但療效不很理想,且易復發。
我院嘗試用益寶療溶液及栓劑(華北制藥集團制劑有限公司生產,化學名稱:聚甲酚磺醛溶液及栓劑),局部治療宮頸糜爛效果滿意,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04年11月~2006年3月就診我院的宮頸糜爛患者353例,用藥前行宮頸刮片或TBS篩查無惡性傾向。根據宮頸糜爛面積大小分為輕度宮頸糜爛、中度宮頸糜爛和重度宮頸糜爛[1],以下簡稱輕度、中度、重度。根據宮頸糜爛深度為單純型宮頸糜爛,顆粒型宮頸糜爛和乳頭型宮頸糜爛[1],以下簡稱單純型、顆粒型、乳頭型。具體病患例數見表1。表1353例患者宮頸糜爛分度和分型
1.2治療方法常規方法:a.以益寶療溶液1:50稀釋,進行陰道沖洗;b.用棉球浸液洗除宮頸及陰道分泌物,再用棉球或紗布浸濕原液直接敷于病灶3~4min,2~3次[2],由醫師操作;c.隔日1枚益寶療栓(病人操作)。
(1)輕度:a+c方法,由病人操作,共用6枚栓劑。(2)中度:按常規方法b,使用2次,由醫師操作,改用a+c方法,共用12枚栓劑。(3)重度:按常規方法治療a+b+c,b方法使用3次,共用12枚栓劑。
1.3療效判斷標準[3]治愈:宮頸糜爛面消失;有效:糜爛面縮小≥50%,好轉Ⅰ度以上,或乳頭型轉為顆粒型,顆粒型轉為單純型;無效:糜爛面無變化或有發展。
2結果
停藥2個月后復查,結果見表2。表2353例患者治療后療效結果由表2中可以發現,輕度糜爛總有效率達92.4%,中度糜爛總有效率85.1%,重度糜爛總有效率為72.0%,而單純型總有效率為94.6%,顆粒型為85.6%,乳頭型為69.4%。經統計學計算,單純型與顆粒型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05),單純型與乳頭型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05),而顆粒型與乳頭型的療效差異無顯著性(P>0.05)。3討論
益寶療的活性成分為聚甲酚醛,是一種帶有很強負電荷的高酸物質[4],聚甲酚磺醛分子中的M—甲酚磺酸借亞基橋連接,最多可有20個M—甲酚磺酸被連在一起,分子中有多個酸根(pH0.6),分子表面帶有很強的陰電荷,是一種高酸體,毒性極低,用于局部治療宮頸糜爛,副作用少。
宮頸糜爛病因復雜[5],主要與單純皰疹病毒(HSV-2)、人乳頭瘤病毒16型(HPV-16)相關,以及巨細胞病毒(MV)和沙眼衣原體(CT)感染有關,也可以與弓形體、霉菌、滴蟲、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有關,還可以來自淋病、綠膿桿菌感染,往往由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所致。益寶療通過強酸和蛋白凝固作用,破壞病原微生物,具有廣泛的抗菌作用。
益寶療是聚甲酚與磺醛相結合的產物,對病變組織具有選擇性的凝固作用,能夠促進組織再生和上皮的重新覆蓋。健康的鱗狀上皮則不受其影響,而柱狀上皮的胞漿和細胞核卻可能在接觸此藥后發生腫脹,隨后幾秒皺縮[4]。故對宮頸糜爛處選擇性灼燒組織,使其壞死和脫落,促使創面修復。
結果中顯示,針對單純型療效明顯高于顆粒型和乳頭型,估計與藥物和病狀是否充分接觸有關。單純型沒有顆粒和乳頭突起,藥物能直接充分接觸靶細胞而發揮作用。在觀察顆粒型的療效過程中,發現有花紋狀愈合,這可能與突起顆粒充分接觸藥物有關,而顆粒間組織接觸藥物較少有關,故愈合較慢,但隨著療程的增加,療效可不斷提高。所以,對于顆粒型和乳頭型糜爛患者建議采用益寶療配合物理治療,彌補缺陷,促進愈合,防止復發。
綜上所述,益寶療治療宮頸糜爛療效確切,副作用小,經濟實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全堅.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74.
2黃文.聚甲酚磺醛治療宮頸糜爛102例.醫藥導報,2003,22(7):453-454.
3王秋宇,馬萬增.愛寶療栓配合愛寶療濃縮液治療宮頸糜爛118例療效觀察.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17(3):322-323.
4沈麗琳,侯慶昌.聚甲酚磺醛及其婦科臨床應用.醫學綜述,2006,12(2):102-104.
5賀愛軍.2279例女職工宮頸糜爛流行病學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雜志,1994,1:3.
- 上一篇:運管局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
- 下一篇:民用建筑節約能耗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