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血管瘤診斷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10:10:00
導語:軟組織血管瘤診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血管瘤
血管瘤是軟組織中較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大量新生血管所構成,約占軟組織腫瘤的7%[1]。它是由胚胎期的成血管細胞發展而來,其中含有多種非血管成分,如脂肪、纖維等。軟組織血管瘤好發于四肢,絕大多數發生于青年或青少年。位置表淺的血管瘤,如位于皮膚或皮下,臨床根據其特征性皮膚顏色改變和體檢多能明確診斷,但位置深的軟組織血管瘤,如發生于肌肉內、肌間隙和滑膜,臨床體檢難以發現。隨著影像技術特別是MRI技術的發展,深部軟組織血管瘤的定位、定性正確率正在逐漸提高。本文對18例經手術病理證實的四肢深部軟組織血管瘤的MRI征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1月經手術病理證實的18例四肢深部軟組織血管瘤(12例發生于下肢,6例發生于上肢),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齡10~55歲(平均18.7歲);反復疼痛、觸及腫塊11例,局限性疼痛5例,無明顯癥狀2例。術后病理結果:海綿狀血管瘤13例,蔓狀血管瘤3例,血管畸形2例。
1.2方法
術前均經MRI檢查。采用德國SIEMENSAvanto1.5T磁共振掃描儀,層厚4mm,層距4mm,膝關節線圈,成像序列為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部分患者加用STIR序列,部分加脂肪抑制序列,全部病例增強掃描,作軸位、冠狀位及矢狀位掃描。其中3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檢查。
2MRI表現
13例血管瘤位于肌間隙中,5例位于肌肉內。18例血管瘤病灶長軸均與肢體長軸走向一致,病灶形態不規則,邊界欠清晰,信號不均勻,未見明顯包膜,T1WI呈等高混雜信號,T2WI呈混雜高信號,增強后病灶呈不均勻強化。如圖1~3。4例病灶中央和/或邊緣見T1WI及T2WI高信號,加脂肪抑制序列后部分呈現低信號,提示脂肪成分,加脂肪抑制序列后未呈現低信號,提示血腫。3例病灶中央和/或邊緣見T1WI及T2WI低信號,提示鈣化或含鐵血黃素沉著。
3討論
傳統上將先天性血管性包塊統稱為血管瘤,并依據其外表形態不同,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蔓狀血管瘤三大類型。這種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類病變的病理解剖特征,在臨床上廣為應用。隨著人們對本病變認識的提高,發現此種分型難以解釋不同類型病變的病理特征以及各自的發生、發展規律,1982年Mullken等[2]根據血管性包塊病理解剖及生物學特征性不同,將此類病變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二大類。根據Mullken分型,血管瘤是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所致,生物學特征性上分為增殖期和消退期;而血管畸形表現為血管的發育異常及血管間異常溝通。血管瘤在1歲內是快速增長期,90%患兒在1~10歲期間可以自行消退,而血管畸形生長緩慢,可終生生長。臨床上深部軟組織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確診主要依賴X線血管造影和DSA檢查,但均為創傷性檢查,且操作方法復雜,難以廣泛使用。MRI是一種無創檢查,探討MRI對深部軟組織血管瘤的診斷價值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和臨床意義。
海綿狀血管瘤由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管囊組成,囊壁菲薄可破裂出血,反復出血可出現血腫,機化、纖維組織增生、鈣化是軟組織海綿狀血管瘤的MRI成像的基礎。本組深部軟組織海綿狀血管瘤在T1WI呈等或稍高信號。T2WI為混雜高信號,T2WI海綿狀血管瘤的高信號可能由于腫瘤內迂曲、擴張的異常血管內為滯留的血液以及和自由水增多有關;T2WI腫瘤內低信號可能為瘤內血栓、靜脈石及致密的纖維組織所致。血腫表現為T1WI及T2WI高信號。鈣化及含鐵血黃素沉著表現為T1WI及T2WI低信號。
蔓狀血管瘤又稱先天性動靜脈瘺,主要由動靜脈共同構成,其內有點狀及條狀低信號的血管流空影為其主要特征,增強掃描不均勻強化。血管造影檢查可見腫瘤血管成蚯蚓狀擴張及動靜脈血管畸形。本組病例MRI顯示迂曲擴張血管成蜂窩狀或蚯蚓狀流空信號,腫瘤在T1WI呈等或稍高信號,在T2WI上呈高信號,信號不均勻,其內可見點狀及條狀流空血管影,增強掃描呈明顯不均勻強化。
血管畸形是血流不經過毛細血管床,在動脈與靜脈水平直接交通,臨床表現為局部溫度升高,聽診有雜音,并可觸及異常搏動。MRI見粗大的流空血管影,MRA可見增粗、扭曲的滋養動脈和引流靜脈。本組2例。
總之,軟組織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內皮細胞構成,是一種良性病變。MRI以優良的軟組織分辨力和多參數、多方位成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四肢深部軟組織血管瘤病理學特征,因此對于軟組織血管瘤的定性和定位有著重要價值[3,4]。此外,MRI能夠很好顯示腫瘤與周圍肌肉、血管的關系,為臨床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提供重要參考價值。MRI在術后隨訪方面也有較大價值,尤其增強掃描能準確顯示腫瘤殘留或復發,文獻報道準確性為80%[5]。
【參考文獻】
1江浩主編.骨與關節MRI.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544~546.
2MullikenJB,GlowackiJ.Hemangiomasandvascularmaiformationsininfantsandchildren:aclassificationbasedonendothelialcharacteristics.PlastReconstrSurg,1982,69(3):412~420.
3鄧奇平,屈輝,董艷秋,等.軟組織血管瘤的影像學診斷.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2,13:351~353.
4孫清榮,文莉,梁開運,等.四肢軟組織血管瘤的MRI診斷.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3,24:2240~2241.
5劉輝,梁長虹.肌內血管瘤MR診斷.實用醫學雜志,2002,18:637~638.
- 上一篇:龍血竭粉治療壓瘡分析論文
- 下一篇:縣旅游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