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09-04 11:02:50
導語: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國際板設立的現實條件
2009年9月,中國證監會首批通過了七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標志著創業板進入了國內證券市場的舞臺。深圳證券交易所出現了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雙雄兵并起的局面,上海證券交易所適時推出國際板,將中國的證券市場引入國際化便是大勢所趨,既是中國證券市場提振影響力的利好信息,也是上海走向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手段。中國的證券市場發展循序漸進,已為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積累了不少經驗,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經濟活動融入世界,也為國際板的設立夯實了基礎《。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提出在恰當的時候鼓勵達到標準的境外企業發行人民幣股票,這也為國際板的推出提供指引。
2國際板設立的意義
(1)引入新板塊,建立多層次證券市場。到國際板市場上市的境外設立企業往往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公司治理效果良好,能對境內企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有利于引導成長性較差的“三高”股票回到正確的價值判斷軌道上來,為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創造有利條件。(2)有利于確立人民幣為國際支付貨幣的地位。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人民幣的地位也與日俱增。倘若人民幣作為證券市場支付貨幣,將一定程度分配國際金融資源,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國證券市場在國際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將外匯管理制度改革推向新的廣度和深度。(3)推動國內證券市場制度的建立健全。制度建設是證券市場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國內證券市場持續低迷與投資者的信心受到重創不可分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證券市場違規行為的頻發與相關監管的缺位和力度不夠不無關系。引入國際板,在制度和理念上與世界優秀企業和證券市場制度更為完備的國家接軌,將有力推進資本秩序的健康發展。(4)促進金融創新,擴大投資者投資領域。國內證券市場在金融產品、投資渠道和交易方式等與先進的國際證券市場仍不能相提并論。設立國際板,將為現有的廣大中小投資者拓寬投資門路,拓展金融衍生品,化解投資風險。
3國際板設立的不利因素分析
(1)引發圈錢和套現效應。A股市場儼然被廣大投資者視為相當數量企業的“提款機”,在公司上市、成功融資后,不少投資者被掏空了投資款而叫苦不迭。在制度尚不健全的前提下設立國際板,在并不成熟的證券市場環境里,難以擺脫作為圈錢工具的嫌疑。(2)日本國際板不良效果引導。20實際八十年代,同為東亞國家的日本開始設立國際板,結果百余家外國企業趨之若鶩,但好景不長,證券市場一路走低,眾多企業不得不選擇退市。日本“國際板之殤”將不可避免地為國內設立國際板帶來恐慌,其引發的后遺癥將給其他國家設立國際板造成心理障礙。(3)加大證券市場監督和管理的難度。在國內板塊監管規范和力度還有待加強的前提下,國際板的設立將在更大程度上給予監管層帶來新的難題,如何制定有效且健全的規范制度,應當是設立新的板塊首先要考慮的問題。(4)不可避免的投資資金移轉,造成國內板塊資金缺陷的局面。引入國際板,必定會吸引相當部分的投資者投資路線的“戰略轉移”,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短期將出現資金緊缺,而在國際板上市的外國公司在融資到位之后,對國內上市企業產生“擠出效應”,必然會導致資金流向國外,造成資本短缺的局面。
4小結
通過對國際板設立的利弊分析進而得出對其所可能產生的影響的認識,將有助于我們在今后出臺政策等方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而做出更優的價值判斷和方針策略。國際板的設立將在法律規范、財務制度、信息披露等對國內已有架構造成影響,需要國內規則制定者相機而擇,利用好國內與國外兩套體系,為我國證券市場創造有利局面。
本文作者:袁文毅工作單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探討資產證券化中存在的問題
- 下一篇:證券公司股指期貨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