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的運用

時間:2022-02-02 08:21:17

導語:情境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的運用

摘要:情境教學已成為廣大政治教師廣泛運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好的情境是一堂課的點睛之處,但如何有效地創設情境,需要我們予以注意和深入地思考、討論。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探討了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創設教學情境時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政治課;情境創設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因此,學習環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這就對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說,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還要考慮情境創設的問題,并將其看作是教學設計最重要內容之一。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個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并對所學內容意義構建,從而高速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訓練和培養學生能力,提高高中政治課的意義和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好的情境就是一堂課的點睛之處,能讓政治課堂熠熠生輝。為了保證教學情境能充分地發揮其功能,高中政治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情境創設的真實性

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境應該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這里的“真實問題”顯然是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建構主義十分注重情境的真實性,學習情境越真實,學生建構的知識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目的。許多學生在應用所學的知識技能時感到困難,其根源往往在于教學情境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所以,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必須注重其真實性,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即使是虛構的,但也要可能發生。案例1《: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情境設置:耐克推出一款新品運動鞋,推廣價格:868元,特點:氣墊設計符合人體力學,采用環保可降解材質,獨特設計,精湛品質,蘇州市場限量60雙。如果你是該公司的推銷員,請你為該款產品設計一段廣告詞或者廣告創意,并做簡單介紹。學生討論后,教師從學生的創意中挑出幾條有代表性的,請學生判斷其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抓住了消費者的什么心理。例如:Hehas,shehas,everybodyhas,andyou?(從眾心理)秀我個性,做我自己(求異心理)不只是鞋子,更是面子(攀比心理)金色魔鞋,環保之路(求實心理)以上教學案例的情境設置符合“回歸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發展生活”的新課程改革理念。從教學實際來看,課堂上模擬銷售員進行廣告創意設計,學生扮演了主要角色,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昂,課堂氣氛活躍,很好地達到了教學目的,以上情境設置對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材料組織能力、語言敘述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情境創設的全程性

情境設計往往在一堂課的導入部分運用,因而有教師誤認為,創設情境就是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有關的視頻、故事、問題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新課。實際上,情境的作用不應該只發揮在導入部分,它應該在教學的全程發揮作用。政治課堂如果采用一個情境的不同方面分階段呈現,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這種一貫到底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拓展、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全面認知,以及更好地體驗感悟生成,有效防止了教學案例的過多和生硬的堆砌,整個課堂顯得思路清晰、簡潔高效。案例2:《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觀看視頻《不差錢續之趙姥爺死亡之謎》情境問題1:對于姥爺的死,趙大爺一直有個想法。目前我國食品安全、醫療衛生、電視廣告等領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一個公民,他認為應該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相關問題,讓老百姓生活更安心。可趙大媽卻說:“省省吧!你一個小老百姓,有什么權利管啊?”對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得出,公民具有監督權。情境問題2:對于趙大媽的說法,趙大爺說:“誰說我沒權利?前幾天新聞里還報道呢,總理對一個農民說:‘你有要求我的權利’,我咋沒權啦?這叫監督權?”趙大媽也不服氣地說:“好,你有權,那你去監督呀!我看你怎么監督!”趙大爺一聽,頓時蔫了。他還真不知道怎么去監督。你能幫幫趙大爺嗎?學生討論,幫趙大爺設計幾個民主監督的方案。(PPT概括:民主監督的渠道。)情境問題3:謝謝大家的幫助,趙大爺決定去衛生局反映相關情況,追究醫院的責任。丫蛋一聽趙大爺的想法,說道:“爺,您也一把年紀了,湊啥熱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吧。”兒子小剛說:“那哪成!這責任非追究不可,明天我就找人把那個院長打一頓!”鄰居老王忙勸到:“打人可不對,我看還是直接找政府出面解決,讓那個醫院賠個千萬百萬的。”趙大爺一聽又糊涂了,他該怎么辦?學生討論:公民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以上教學內容對高一學生來說真正理解和掌握具有一定的難度。然而這是與學生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考點,因此需要采用一種形象有趣、生動直白方式進行重難點突破。筆者以講故事的方式,圍繞教材內容設置情境,并一貫到底,學生身入其境,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掌握教材知識內容。學生在相互討論、幫助中體驗交往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情感和社會技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熱情、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可謂一舉多得。

3情境創設的可接受性

由于個體發展的不同,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教師情境的設計要考慮絕大部分學生能否接受,盡量化繁為簡、深入淺出,生動形象,便于學生將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情境中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情境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案例3:哲學《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哲學中最抽象、最難理解的一塊。教材在講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時,運用了遼沈戰役首先攻打錦州的情境來論證。很多老教師在講授新課時也一直喜歡用這個情境,但是很多學生對于遼沈戰役這段歷史不了解,也不感興趣,對原理也一知半解,印象不深,效果不佳。筆者在講授這堂課時,設計了以下情境:準備一個大玻璃瓶、幾個蘋果和一堆黃豆、大米,請學生上講臺將這些物品全部裝進玻璃瓶中。學生通過嘗試發現如果先裝黃豆大米,再裝蘋果,瓶子根本不可能將他們全部裝下,只有先將蘋果裝入瓶中,再將黃豆大米倒入蘋果與蘋果的空隙中,才能將這些物品全部放入瓶中。于是就很容易得出結論:辦事情既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兼顧次要矛盾。學生在游戲中學,抽象的哲學原理一下子變得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習,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也會逐步提高。

4情境創設的發展性

情境創設也要注重發展性,也就是說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要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還要針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能促進學生產生繼續學習的愿望,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新的水平。案例4:《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筆者將課堂教學設計為一次市長競選的情境。課前將全班分為幾個小組,各組根據所學的政府的相關知識,搜集資料并撰寫競選演說的發言稿。在課堂上每組推薦一名代表做競選發言,最后由全體學生推選出一位他們心目中的市長,整個評價的過程由學生完成。通過創設這一教學情境,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使每個學生激活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學會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傾聽和理解別人的看法,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對比和綜合,為自己的知識建構提供有利條件,更好地鞏固和發展學習成果,也更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上述幾個問題是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需注意的。課堂是活的,高中政治教師只有不斷實踐、反思,抓好情境這一課堂的點睛之處,才能真正激活課堂、精彩課堂,切實提高政治課堂的實效性,使我們的學習成為“生活中最有趣和最偉大的游戲”。

作者:徐劍慧 單位:太倉市明德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姚高文.情境的創設與知識的構建[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5,(6).

[2]吳俊明,倪志剛.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蔣國民,鄭友民.構建生活化課堂彰顯新課程理念[J].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參考,2009,(10).

[4]余文森.簡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J].課程.教材.教法,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