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自覺性
時間:2022-03-08 05:50:42
導語:淺談高中政治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改變以往教師以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模式,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途徑入手,進行了深入剖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自覺性;積極性;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成為了各位政治教師所面臨的迫切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和政治學科的特點出發,讓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充滿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一、根據學科特點,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之所以會使學生失去興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學科特點,整堂課都是教師的理論講解和知識灌輸,導致課堂教學變得索然無味,學習思想政治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讓學生感到政治課就是聽老師“嘮叨”空洞的理論,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鑒于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學科特點,利用學科特點將政治學科的知識變成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不僅要學,而且愿意學。例如:在講《經濟生活》的“股票、債券和保險”時,可以借助股票知識來分析滬指暴跌的原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哲學常識“運動”時,可以借用芝諾的悖論,如“飛矢不動”、“阿基里斯追龜”等,使學生充分思考和理解課文內容,在感到悖論可笑的同時,正確把握運動和靜止的關系;在講“國家力量與國際影響力”時,可以借用冷戰時前蘇聯與美國的較量開展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根據學生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處在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生活環境中的人,會有不同的興趣,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師就必須深入分析當前所教學生的興趣所在。根據學生的興趣,確定教學中所要采取的具體方法、手段,以及所要采用的案例、用語等,使學生能夠在“與自己相關”的課堂上充滿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高中生所處的年齡段特點,以及所處的時代特點,并且區分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從而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不同訴求和興趣所在。這樣,教師在備課時可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周密而合理的教學計劃。例如:高中生正處在一個“憤青”的年齡段,故授課中不妨根據這一特點運用一些實例,讓學生得到滿足。如在講“國家力量和國際關系”時,可將我國在國防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給學生簡單講述,還可以講述一些軍演中的軼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滿足了學生“憤青”的心理訴求,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如:由于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等,使得一些新的語言和觀念在大量出現,這時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仍然用一些比較正統的、理論性較強的語言進行說教,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打擊。因而在教學中,如果不是在講那些概念等表述比較嚴謹的知識時,教師不妨借用當下流行的一些語言,將課堂教學變得輕松幽默。如在講“正確消費觀”之“量入為出”的觀點時,可用反面的例子來解釋,告訴學生如果不顧家庭實際而進行盲目消費,這種做法是很“坑爹”的,這樣學生樂于理解和接受。
三、構建新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傳統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真正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卻成了被動接受的客體,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嚴重受挫。若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就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方法有很多,如討論法、探究法等,都能夠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模式有很多,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這些都是成功的案例。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意的是,任何方法和模式都不能照抄照搬,都要根據當地實際、根據學科特點和課時特點進行靈活運用。只要能將課堂還給學生,只要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手段和模式都可以采用。四、聯系生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學活動脫離學生生活,使學生感覺到本學科的知識距離自己是那么的遠,使學生對高中政治的學習毫無積極性和自覺性可言。尤其政治常識和哲學常識,如果僅用一些脫離學生生活的理論進行純理論的解讀,學生根本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本節課的授課內容,將那些能夠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的知識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加以講解,既便于學生理解,又能使學生感受到了政治知識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從而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例如:經濟常識中的價值規律部分理論性較強,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把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作用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加以講解,此時大可以采用“暮春買毛衣,夏末買涼席,秋冬買空調”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告訴學生買反季節商品往往便宜的原因就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政治常識中的國際關系部分貌似距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往往有些學生會覺得“跟我有啥關系”,于是在講國際關系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國際關系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加進課堂教學中,這便與學生的生活有了聯系,如中菲關系緊張時,菲律賓出口中國的香蕉價格大跌;而中日關系緊張時,日系車在華銷量大減、價格猛降等。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治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點,綜合采用各種方法、手段和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作者:邵倩 單位:江蘇省睢寧縣古邳中學
-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探討
- 下一篇:高中政治案例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