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有效性
時間:2022-04-01 08:51:52
導語: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堂提問是最基礎且應用最廣泛的教學技能,如何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對其進行改造使其發揮出更加顯著的作用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的作用進行分析,探究如何提高其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有效性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原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已經成為教學實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課堂提問能夠實現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提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的踐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1]。在新形勢下,廣大教師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充分發揮出課堂提問的積極作用。
1.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分析
1.1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切入。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基礎,一切教學活動通過教學內容來展開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科學引入十分重要。課堂提問是引入教學內容的有效方法,相較于其它方法,它更加簡單方便,同時還能夠在提問的同時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1.2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導入環節,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通過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實現教學內容的落實。1.3引導學生學習方向、促進學生理解新知識。新課改背景下,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確認,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更多的發揮著引導和激勵的作用,即引導學生學習方向,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同時對教學進度進行有力的把控。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們迅速的把握重點知識,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同時在一問一答之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口和腦,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識。1.4調控教學內容和進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進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知識。同時,通過提問還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們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進行補充完善,提高教學有效性。
2.當前階段我國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的現狀分析
2.1課堂提問啟發性不足。目前,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的目的都是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一部分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見,很多教師對課堂提問的應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沒有意識到其在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發揮具有的積極作用。而且,很多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老套、傳統,缺乏實際意義,對于課堂教學根本不具有推動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課堂提問對于學生學習起到的積極作用微乎其微。2.2提問對象固定、不夠全面。實際上,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都存在偏愛現象,或許是處于快速過渡的目的,在進行課堂提問時往往更傾向于選擇中上水平的學生,提問對象較為固定,無法全面覆蓋所有學生。這種情況下,得不到提問的學生往往會缺乏代入感,無法真正的融入到課堂中。與此同時,成績較好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較高,提問的效果根本無法真正的發揮出來。雙重作用之下,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弱。2.3課堂提問偏向于單向問話。當前階段,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課堂提問表現出明顯的單向性特征,基本上都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很少有學生會在課堂上主動發問。這種傾向于單向問話的課堂提問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積極主動性不強,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除了被提問到的學生,其他學生往往表現為漠不關心。長此以往,學生問題意識匱乏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使學生失去自我思考、分析、探索、實踐以及質疑的能力,對學生未來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3.新課改背景下強化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3.1對提問方式進行改進、突出課堂提問的啟發性。實際上,通過課堂提問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是次要,主要還是通過它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因此想要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必須要對提問方式進行改進,突出其啟發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廣大政治教師必須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知識、能力、認知水平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作出提問,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提問時要盡可能的避免“是不是”、“對不對”此類無效提問,更多的是要基于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應變,結合各個知識點制定問題,將知識體系循序漸進的鋪展開來。3.2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提問,突出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提問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而并非僅僅是部分中上層次的學生,這樣很容易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造成打擊,導致其學習積極性降低。因此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兩頭兼顧,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以及接受能力,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提出稍難的問題,而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要適當降低難度。如此才能營造輕松舒適的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探索欲望。例如,在《經濟生活》中的《收入分配與公平》這一課中,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我國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措施,并使學生對“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這一問題具備自己的觀點,可以設計出以下一系列難度遞增的問題:一,我國目前收入分配現狀是什么?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收入差距巨大的原因是什么?三,從國家角度出發,你認為如何解決收入分配差距?3.3基于學生實際進行課堂提問,促進學生深入參與。高中政治課課堂提問更多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提問時一方面要注重問題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則要避免問題過深,抑制學生積極性。基于此,問題的設置最好略高于學生的現有水平,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間。與此同時,在問題探索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的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把控教學方向,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提問中引入實際生活元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考察學生對貨幣基本職能的掌握時,可以設置以下問題:人們在購買商品時會和賣家討價還價,雙方達成意愿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以上兩個過程分別體現了貨幣的什么職能?思想•政治3.4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主動提問。課堂提問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交流,因此教師除了向學生提出問題之外,還應該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向老師提問,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對此,教師應該平等對待學生,注意采用正確的溝通交流方式,逐步構建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打破心理隔閡,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努力營造和諧舒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們敢于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形成敢于質疑、善于質疑的精神,用于對未知領域進行探索鉆研,如此才能在完成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實施對各學科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教學水平,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創新理念思維,對課堂提問這一基礎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進,通過有效提問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質疑能力,為學生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葉連發.淺析互動模式下中學政治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8(81):154.
作者:吳亞娟 單位: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 上一篇:經典文化初中政治案例研究
- 下一篇:生活化問題導入在高中政治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