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活動課實踐研究
時間:2022-05-14 09:23:46
導語:高中政治活動課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活動課的開展和實施不僅能實現理論和實踐、活動和思維的有效結合,還能夠實現課程教學內容的活動化、活動內容的課程化。該文主要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活動課的教學實踐策略進行探究,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意識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政治;活動課;實踐;研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指出,須構建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的活動課程,通過相應的活動以及結構化的設計,實現課程教學內容的活動化、活動內容的課程化。因此,高中政治活動課教學須以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為培養目標,通過相應的實踐活動實施與思維活動演繹,促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能力,培養學生的政治科學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活動課的實施需要教師根據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精選議題,再根據議題創設相應的情境,將學生和自己都置身于教學情境中,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1基于生活實際的活動開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政治教學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聯系,引導學生走進社會與生活,這與教育學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因此,政治教師須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以確保政治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一是要注重教學情境創設。政治教師須從實際生活中挖掘與政治知識相關的案例,用生活素材來豐富政治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政治學習的樂趣,強化學生對相關政治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政治教師須根據生活案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的動力與熱情,指導學生根據問題開展討論,以實現學生思維的碰撞[1]。例如,以“生活與消費”為活動議題,教師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向學生介紹美國與中國在消費理念上的差異,并設計相應的思考題,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讓小組成員在組內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由小組選派一個代表闡述本組的討論結果。在此期間,教師須認真傾聽每位學生的發言,給予一定的鼓勵與贊賞,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最后由政治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并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以充分凸顯該議題活動的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二是要在政治活動課實踐作業中融入生活元素。政治教師可通過在作業中融入相應的生活元素,指導學生運用政治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須從學生已掌握的政治知識、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將相關知識內化為自身能力[2]。比如以“價格影響因素”為活動議題,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學校周邊的超市或市場了解最近雞蛋價格的走勢,并依據價格走勢繪制圖表,對調查結果進行記錄與分析。通過調查研究,學生會發現對雞蛋價格造成影響的因素通常有生產條件、時間、產地等,還了解了市場中的雞蛋供應需求決定了雞蛋的價格波動———當雞蛋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而當雞蛋供過于求時,價格就會下降。政治教師須對學生的調查研究提供指導,使學生掌握科學高效的研究方法。以布置作業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還能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準確理解相應的政治理論知識,強化自身政治學科素養,從而有效提升政治課教學效果。此外,實踐活動還能有效鍛煉學生搜集與分析相關信息的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基于分類認知的活動開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做到教學內容和活動實踐的結合,在每節課上通過議題的方式講解教學內容,并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建議。例如,以“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為活動議題,探究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活動建議為實施紅色旅游,比如參觀革命遺址、烈士陵園、革命歷史展覽館,或者開展相應的人物訪談,請老戰士、老黨員、老模范等口述革命歷史。《新課標》還建議在課堂上舉辦聽證會、專題調研、志愿服務等主題活動,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形式新穎有趣。部分高中生由于之前沒有接觸過實踐活動,或是接觸的活動種類較少,其參與實踐活動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教師須將活動分類,以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依據不同特點,教師可將活動分為以下三類:(1)課堂活動類,如講述故事、舉出實例、觀看視頻、展開討論等,這類活動在課堂中完成。(2)校園活動類,通常有查閱資料、繪制展板、演講、制作名片、專家講座、主題活動等,這類活動在校園中完成。(3)社會活動類,如走訪和訪談、問卷調查、志愿服務、旁聽聽證會等,該類活動在社會上開展。以上三類中的部分活動具有一定靈活性,既能夠在課堂開展,又能夠在校園或社會開展。一般來說,課堂、校園、社會活動的難度是逐漸遞增的,活動的接觸面也不斷擴大,特別是社會活動,其具有顯著的專業性,比如專題調研等。在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前,必須明確為什么調研,并對調研的對象、方法、意義、步驟等進行全方位分析,之后組織學生對某個問題或者某類現象實施調查,通過搜集資料分析得出結論。社會活動對于知識儲備有限、理論水平較弱的高中生而言具有較大難度。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活動,須進行不同程度的準備。對于課堂活動和校園活動,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開展;而對于難度較大的社會活動,教師則須引導學生在活動前提前進行充分準備,組織活動的有序開展,使學生在社會活動中積累實踐經驗,深化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3基于信息技術的活動開展
《新課標》指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十分重要,將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搜集、分析、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加強學生和外界的聯系,為政治教學拓展新途徑。首先,通過多媒體營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理論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政治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有深遠寓意的視頻或流行歌曲、時政熱點等內容,將其呈現給學生,指導學生積極開展討論。例如以“文化創新的途徑”為活動議題,政治教師可播放侯寶林先生的《醉酒》,引導學生感受相同作品的不同呈現方式,并對二者的異同點進行比較。其次,提升教學實效。在傳統的政治教學中,學生參與度較低,學習積極性不足。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有效提升政治課教學效率。例如以“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為活動議題,政治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設計實踐活動,模擬創建一個水果公司,設計公司的組織結構與規模,并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最終分析出價格變動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引出新課,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就能得到充分激發。最后,開闊學生視野。信息技術具備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等特點,將其運用于政治課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量,還能開闊學生視野,使學生掌握相關政治理論知識。例如以“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為活動議題,政治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人類輸血發展史”的整個歷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了解到尋求真理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
4結語
《新課標》要求高中政治課程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開闊學生視野,有效提高學生組織實踐活動的能力,強化學生對政治學科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戴雪梅.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活動型課堂探究[J].新教育,2020(23):4-5,10.
[2]夏金花.高中政治探究活動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措施[J].啟迪與智慧(中),2020(5):36,35.
作者:侯建明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
- 上一篇:語塊教學法在初中英語的設計研究
- 下一篇:新課標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