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圖書編校質量問題解決對策
時間:2022-08-05 03:29:05
導語:醫學圖書編校質量問題解決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圖書的質量關系到出版社的聲譽和效益,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題。本文通過分析醫學圖書編校質量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從做好年度規劃、增強業務培訓、提高管理力度、提升編輯素養、培養質檢力量五方面,探討醫學圖書編校質量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醫學編輯;圖書質量;編校質量;編輯素養
在轉企改制的情況下,經營能力成為各出版社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如何在“趨利”的情況下把好出版質量關是出版社面臨的新問題[1]。醫學圖書對醫學專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醫學科普類圖書又關系著大眾的健康,如何提高圖書的質量尤其是編校質量是醫學出版社每個人都應重視的課題。筆者結合近幾年出版物市場情況,通過分析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圖書編校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總結解決對策,以期為圖書編輯在出版工作中提供借鑒,提高出版物質量。
1圖書編校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
醫學圖書有許多細分的學科,專業性強,其編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2]。筆者根據本社圖書編校質量情況,分析總結了醫學圖書編校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出版速度與質量的矛盾
隨著出版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為應對不斷加的大的經營壓力,很多出版單位通過增加圖書的數量和種類來追求經濟效益[3]。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編輯人員為了完成工作量,有時對圖書內容質量的要求會退居次要地位,使得組稿質量參差不齊,而低質量的原稿會直接影響圖書的編校質量;另一方面,圖書品種快速增長直接導致出版周期縮短,長期處于高強度、超負荷工作狀態的編輯人員無法對稿件精雕細琢,也難以切實保障圖書的編校質量。
1.2編輯人員業務培訓不足
醫學圖書出版對編輯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不少出版社的編輯人員為傳媒出版專業的畢業生,他們有比較扎實的出版專業知識,但也有相當一部分醫學編輯是醫藥、護理院校的畢業生,編輯出版知識相對薄弱。因此,對于編輯人員的職業培訓顯得尤為重要。但以目前出版行業實際情況而言,出于效益優先的考量,新編輯入職后通常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傳幫帶和短期培訓成為職業教育的基本手段。很多出版社的新編輯,因培訓條件所限,脫產培訓時間偏短,短期內較難適應高強度的工作要求,但又必須完成一定的工作量,這種情況使得出版物質量極易出現問題。
1.3質量管理力度不夠
“三審三?!敝贫葘ΡWC圖書編校質量有關鍵性作用,《出版管理條例》《圖書出版管理規定》《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質量保障體系》等法規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并提出了相關要求。很多出版單位也會根據相關規章制度,從選題管理、作者管理、書稿編寫指導與協調、書稿驗收、書稿三審、編輯加工、版式設計,到美術編輯、錄排管理、校對制度、印裝監督等制訂各自的管理辦法,但仍有許多單位落實不到位、執行有差距。例如,出版流程中有的環節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甚至流于形式。質量管理不到位,各環節人員的質量意識有待加強,應嚴格執行質量管理措施。
1.4編輯人員綜合素養有待提升
編輯是圖書編校質量的把關人,其綜合素養高低對編校質量至關重要。編輯應具備耐心細致的職業素養、強烈的責任意識、深厚的知識儲備、精湛的專業技能及優秀的文字表達能力[4]。但在編校過程中,仍有許多編輯人員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差錯,影響了圖書的編校質量。例如,有的編輯憑“經驗”處理問題,不認真核查而出錯;有的編輯責任意識不強,快出書、趕進度,在編校工作上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而出錯;有的編輯因不熟悉專業知識和現行的法規標準而出錯;也有編輯因為缺乏足夠的交叉學科知識而出錯。要做好編輯工作,僅僅掌握編輯技能和本學科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優秀的編輯應掌握各方面的知識,面對可能存在的問題時有相應的敏感性和判斷力。因此,全面提升編輯的綜合素養,是保證圖書編校質量的重要一環。
1.5質量檢查力量薄弱
書稿的質量檢查應達到2個目的,一是協助策劃編輯和文字編輯進行質量把關;二是通過質檢人員的反饋,與文字編輯進行業務交流,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由于人員有限,審讀書稿只能采取抽查閱讀的形式。質檢人員也存在一定問題,有的質檢人員知識儲備不足,專業知識欠缺,有些問題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有些問題質檢人員已經發現但不知如何處理,而編輯也未處理;還有一些問題,質檢人員的處理標準不一致或本身存在錯誤。如此,就會存在漏網之“魚”,如文稿存在錯別字、文章排版出現錯漏、名詞規范不一致等情況,出版社需要及時將已經印刷或發行的圖書召回并重新印刷,無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甚至影響企業形象。
2圖書編校質量問題的解決對策
筆者結合圖書編校質量問題的成因,建議從以下5個方面著手,切實解決編校質量問題。
2.1做好年度規劃,合理分配工作
針對編輯工作量大的問題,出版社應對出版物總量進行宏觀規劃,不過度依賴數量、品種增長的發展模式,合理配置出版資源,使編輯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優化選題、編輯加工、裝幀設計上。出版社在做年度規劃時,應將出版規??刂圃谂c人力規模相適應的程度上,努力提高單本書的效益。出版單位要堅持抓好選題的總體規模和選題類型的結構比例,包括圖書類型結構和??品植冀Y構。努力做到規模適當,結構均衡,比例合理,更重要的是減少重復選題。在目前的出版形勢下,要做到選題不重復相對困難,但策劃編輯要通過多走訪書店、多渠道了解圖書市場信息,大體掌握本學科范圍已有圖書的選題概況及市場效果,確保自己策劃的選題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不重復已出版的選題,少做與本社重復的選題,回避重復本社2年內已出版的選題,努力在內容重點、編排格式、文字風格等方面做出創新。策劃編輯工作的重點,除了選好選題、選好作者之外,要把大量精力放在“中耕”工作上。編輯要把確定選題當作播種,把收到書稿當作收獲,其間的工作就是“中耕”。策劃編輯應與作者共同確定內容重點、編寫體例、寫作風格,仔細審讀作者擬定的目錄,特別是認真審讀樣稿,提出合理的反饋意見。出版社經常強調圖書的“源頭質量”,講的就是要拿到高質量的書稿。
2.2增強業務培訓,穩定編校隊伍
編校隊伍建設是出版單位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如何培養新的編校人員,讓其盡快成長,是每個出版單位緊迫和現實的問題。筆者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新編輯培訓。首先要落實好上崗前的脫產培訓,進行各項標準規范、職業素養、工作流程、業務知識等的統一集中學習。例如,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三大類:一是編輯出版規范,如選題管理規范、書號使用規范、封面標識規范、版權頁標識規范、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二是語言文字規范,如數字用法規范、標點符號使用規范、漢語拼音正詞規范、語法修辭規范等;三是專業規范,如量和單位的使用、醫學名詞和藥名規范化等。其次,新編輯要在出版、校對和營銷等相關部門進行流轉實習,這對于培養編輯的語言文字基本功,使其成為“編印發一體化”全流程的編輯十分有益。上崗不久的編輯要指定專人幫帶,并建立考核制度,以一定的形式進行編輯業務能力評估和反饋。這是讓新編輯在短時間內真正成長的有效方式,也能充分利用本單位優秀員工的技能和經驗,幫助新編輯盡快提高業務水平,適應崗位工作的要求[5]。幫帶老師應對新編輯進行全面、專業地指導,幫助其更好地理解并認同單位的企業文化,從而有助于培養新編輯良好的職業素養。
2.3提高管理力度,加強流程意識
圖書生產出版過程中涉及很多環節,需要出版社各部門、各角色圍繞同一目標配合,共同實現出版目標。因此,出版流程的科學規范是保障圖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應制定靈活的工作流程,提高各環節的管理力度,確保工作正常進行。圖書出版環節有選題策劃與組稿、書稿接收與“三審三?!薄⑽淖旨庸ぁ⒚佬g與版式設計、錄排與校對、圖書印裝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業務工作的具體步驟,也就是小環節,每個小環節的質量是大環節的質量基礎,只有從每一個小環節抓起,才能確保圖書的整體質量。
2.4提升編輯素養,樹立責任意識
醫學編輯除了要避免一般文字、邏輯等方面的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外,還應避免知識性和科學性的問題。這就要求不管是新編輯還是經驗豐富的老編輯,都必須主動、自覺地加強學習,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努力提高自己的編輯素養,使自己成為具備“工匠精神”的人。編輯要對科技文化進行選擇、調控和傳播,也要對出版物的質量進行全程把關。所以,編輯的責任重大,必須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才能激發我們加強質量控制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把質量工作放在所有業務工作最突出的位置,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出版物質量。2.5培養質檢力量,精化編輯加工圖書質檢工作關乎出版社的出版品質,一種出版物在付印之前必須開展圖書質檢工作,以避免出現質量問題或內容錯漏,影響圖書質量。對于出版社而言,要培養和造就圖書質檢復合型人才[6]。出版社要為質檢人員創造條件,使其優化知識積累,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其創新意識、創造能力。質檢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夠針對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對書稿的內容包括稿件的整體框架需要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耐心和細心,在工作中努力踐行有利于質量保證的行為準則、管理規章、標準等。
3小結
國家對于出版物的總體要求分為2項: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中社會效益是首要的。每個合格的出版物都肩負著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科學技術知識和人文藝術的重任,而出版流程中的每一位編校、設計、出版印裝人員都對出版物的質量負有重要責任。出版社要在保障基本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重視出版物的社會效益,利用好其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傳播影響力,打造優秀精品出版物。醫學專業出版社也應當向優秀人文出版社學習,如采取出版項目制,從宏觀的內容導向把關、中觀的內容質量鑒別、微觀的編校印裝優化方面保障圖書質量[7]。醫學編輯更應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狠抓環節質量,對書稿進行全面審讀,并熟悉各種標準和規范,努力做好策、編、校、審各環節工作,切實提高圖書的出版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俊卿.醫學圖書出版質量現狀、癥結及應對策略[J].科技與出版,2011(7):12-14.
[2]王益友.醫藥衛生類圖書編校中常見問題的處理[J].出版參考,2020(11):76-78.
[3]劉夏夏.論出版物編校質量問題及成因與對策[J].新聞傳播,2016(22):79-80.
[4]秦潔.淺談編輯素質對出版物質量的影響及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0):252,260.
[5]朱丹.提升圖書編校質量之我見[J].中國出版,2019(21):35-37.
[6]肖向陽.落實科學發展觀呼喚圖書質檢復合型人才[J].出版科學,2009,17(1):45-48,28.
[7]楊石華,陳卓.出版項目制:圖書質量保障的有效實踐方式[J].出版廣角,2019(15):20-23.
作者:王霞 單位: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上一篇:中職教育會計教學現狀研究
- 下一篇:醫院康復醫學科高質量發展研究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