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內部審計的質量調控
時間:2022-04-11 10:23:20
導語:淺析內部審計的質量調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審計準則中明確規定,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對制定并實施系統、有效的質量控制政策與程序負總體責任。為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審計組織必須其進行控制,它是由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進行的,是全體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共同參與的自律行為。要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首先必須分析內部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1)內部審計環境。企業中,內部審計環境包括文化環境、領導層對審計的態度、員工對審計工作的認可,這些環境影響著內部審計目標定位、價值實現、組織模式設置等組織模式,對內部審計質量起到了關鍵的影響。(2)內部審計組織模式。內部審計組織模式首先體現在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上,獨立性是審計最本質的特征,包括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它是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在集團公司中,內部審計組織架構的設置對內部審計質量也造成了影響,集權與分權的選擇將會對集團公司內部審計運作模式產生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整個集團公司的審計質量。(3)內部審計的人力資源。內部審計業務需要靠審計師去進行,如何培養合格的審計師、組成一個搭配合理的審計組都是內部審計人力資源要解決的問題,內部審計師素質的高低將對內部審計項目質量產生最直接的影響。(4)內部審計的技術與方法。內部審計的技術與方法對內部審計的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處理的介質發生了改變,勢必對審計技術與方法有著新要求。一個能順應時展的內部審計技術與方法才能有高質量的審計工作。連續審計、抽樣統計、趨勢分析、內部控制測評等現代技術都給內部審計帶來了變革。
建立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提升內部審計質量
結合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內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1.建立項目主審負責制加強審計項目督導。主審對一個審計項目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審計方案由主審制定,現場審計資源由主審進行分配,現場的審計重點、審計思路、審計方式方法和主審密切相關,因此首先,要明確主審在審計項目中的責任,其次,要定期對主審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審計溝通、最新的審計理念、審計案例分析等等,可以說,一個優秀的主審是審計項目團隊中最寶貴的資源。第三,可以試行主審競爭上崗制,在薪酬計算上對主審主持項目的數量和質量有所考慮。培養一支階梯式的主審隊伍是集團審計項目質量的有效保障。2.利用信息化對審計項目及集團審計業務進行督導。審計信息化為遠程監控和集團管控提供了可能。在審計項目方面,一是審計組長對審計組進行遠程管控。在實際工作中,審計組長大都由部門領導擔任,大部分時間不在現場。傳統審計作業方式都是主審通過電話或者電子郵件形式向審計組長匯報審計進度、審計重大發現等,待現場審計完成后,審計組長通過審核審計取證表對審計質量進行掌控,不具備實時性。審計信息化可以使審計組長全面實時掌控審計進度,及時發現審計重大事項,對審計難點進行指導,保證現場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集團業務上,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審計計劃完成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對計劃進行審批,對進度進行跟蹤,對存在的偏差及時發現,從而提升了整個集團的內部審計質量。3.建立內部審計自我評估模型實現內部審計工作持續改進。內部審計自我評估是評價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同時提出適當的改進建議,包括對內部審計活動執行情況的持續監督和定期檢查。持續監督隱含在審計日常項目管理,以及審計綜合管理的流程之中,例如主審檢查審計員是否依據審計方案開展工作,審計程序是否滿足內部審計規范的要求,審計計劃是否按時間完成,審計項目結束后應由不參與該項目的審計人員有選擇性地對工作底稿進行同業互查等方式方法。定期檢查可以設計一個檢查事項,每年評估一次,定期檢查應偏向于整個審計目標的完成情況,包括內部審計章程、目標、政策和程序的適當性;對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控制程序的貢獻;審計業務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內部審計工作為組織增加價值等。該評估不僅僅是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評估,而要對管理層、職能部門、下級單位等進行深入的訪談和調查,從而能夠準確評估內部審計為企業做出的貢獻程度。通過內部評估可以適當調整下年度內部審計工作重點和工作思路,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持續提升。
本文作者:范晨鳴工作單位: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
- 上一篇:淺談鍛壓銅瓦制造質量的實踐
- 下一篇:如何提升中藥制劑質量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