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質量檢測論文
時間:2022-07-25 04:14:16
導語:室內環境質量檢測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室內環境污染概述
室內環境污染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會產生極為嚴重的不利影響,特別是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老人與兒童危害更甚,室內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影響不可小視,長時間生活在受污染的室內環境中會導致人體出現各種疾病情況。通常室內環境污染物質及其來源途徑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大類型:①物理污染。這一方面的污染主要是來源于各種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噪音、室內照明設計不合理導致的亮度不足亦或是亮度過大、因室內濕度過大而導致的石棉污染等問題情況;②化學污染。此種類型的污染主要就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各種類型的無機物污染;而苯、二甲苯、甲醛等有機物污染則主要來源于建筑裝修所應用到的不合格裝修材料、膠黏劑、涂料等;③生物污染。這一種污染類型主要是因未能夠做好對室內環境的清潔工作,并且因室內通風較差及濕度加大導致的微生物細菌滋生。此外,對于花粉的過敏現象也屬于是一種生物污染類型;④放射性污染。這一類污染主要來源于混凝土、土壤、自來水以及天然氣管道當中所釋放出的放射性氡氣,另外采用石材所制成的大理石臺面、鋪設的大理石地板等會釋放出γ射線,這也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來源途徑之一。
2建筑裝修室內環境質量檢測
2.1樣本提取
在提取室內環境檢測樣本之時,應注意控制好以下兩方面的內容:①確保在裝修完成1周內對室內環境的污染物質進行檢測,均勻分布檢測點,室內環境污染濃度檢測點應當與墻面保持>0.5的距離,和樓地面高度保持在0.8~1.5m的距離,并在檢測過程中對現場環境的大氣壓及溫度條件加以詳細記錄;②合理控制現場取樣數量,針對建筑住宅進行環境質量檢測時,要確保所檢測的數量不小于5%,同時房間數量不低于3間,若房間數不足3間便應全部予以檢測。在確保樣板間污染物質濃度低于標準要求,便可將所抽檢的房間數減少一半,但也應大于3間以上。若室內污染物質檢測濃度仍舊超標便應查找原因并予以處理。
2.2檢測標準及方法
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當中對于建筑室內的污染物質測定標準有著明確的規定,可采用此標準來針對建筑裝修空間室內環境中的甲醛、氨、氡等有害氣體進行檢測??刹扇〉臋z測方法具體包括酚試劑分光光度法、靛酚藍分光光度法、活性炭盒法、氣相色譜法等檢測方法。同時也可選用現場儀器測定方法。
2.3結果判斷與處理
(1)若經檢測建筑室內有害物質濃度符合相關的建筑污染標準限定要求,即表明該建筑的室內環境質量符合標準要求。要確保每一檢測樣本與各有害物質檢測均應符合于相關的室內環境檢測標準要求;(2)若室內環境中的有害物質仍超出限定標準,便應及時查找出問題原因所在,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方法加以處理,在處理完成后繼續實施檢測。并且應在再次檢測時需確保所檢測的數額要高出上一次檢測數額的一倍以上。
3防治建議
在對建筑裝修空間室內環境質量采取預防與治理工作之時,可由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實施,現具體分析如下:①選取質量合格的室內裝飾材料,要能夠完全符合于相關的國家標準要求,確保所用建筑裝修材料的綠色、環保。一般而言,主要導致室內出現污染情況的便是在室內所鋪設的地板。若條件允許應盡可能的選用原木家具與建筑材料。此外,大理石等天然石材會釋放出γ射線,因此具有一定的放射性特征,因此在室內裝修時應謹慎選用。此外,在施工工藝的選擇方面也應當盡可能選用天然、環保無污染的工藝手段,裝修時應盡量不用纖維板及膠合板等人工合成板材;②相關的專業設計人員應盡可能促成對裝飾品的機械化生產,將成品能夠在運送到裝修現場后直接予以安裝,從而避免在裝飾涂料環節所產生的污染;③開窗通風是降低室內污染最簡單也是最為有效的一項方法措施。在開窗通風的過程中應注意窗戶開啟大小的適當性,切忌為了貪圖盡快排出室內污染氣體而將窗戶開的過大,而導致裝飾頂板被吹裂,因此一般情況下通風直徑以不超過200mm較為合理;④要明確掌握在建筑裝修過程中所應用到的各項材料其有害物質的排放量與室內溫度的相關性,材料應用時間和通風程度的相關性,以實現對室內溫度與通風程度的合理控制。若條件允許,一般在春秋兩季進行裝修施工效果較好;⑤活性炭因其具有大量微孔的獨特物理特性,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钚蕴靠梢院芎玫匚绞覂绕〉母鞣N氣體分子,在使用活性炭去除室內污染時,盡量放置在含膠粘的板材與油漆附近,利于吸附。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建筑裝修室內環境質量的檢測及防治工作,應當由工程最初實施的源頭來做起,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全程控制,合理把握好每一道施工環節,始終將人居環境優化理念作為建筑裝修的指導原則,為裝修出能夠完全達到客戶滿意度的建筑空間而不懈努力、奮斗。
作者:辛長濱 單位:威海市文登區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安琪.室內公共空間中光觸媒與裝飾裝修設計新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2]牛紅亞.室內環境質量評價及污染防治對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08.
- 上一篇:公路路面養護質量檢測探究
- 下一篇:藥物質量檢測技術教學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