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
時間:2022-03-29 10:04:39
導語: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發展建設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農業發展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在耕地質量檢測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缺少技術支撐,因而使得整個檢測工作開展還存有偏差,需要就新形勢下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做出改進。鑒于此,本文就新形勢下提升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進行了探討,主要闡述了耕地質量評價發展和方法,總結了加強耕地質量檢測的實踐意義,并提出了提升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措施,以期為耕地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耕地質量;評價;檢測;技術支撐
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自古以來對農業發展就非常重視。通過強化農業發展建設,能夠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幫助,對促進和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提高耕地質量則是保障農業發展的基礎,因而需要在加速農業發展建設的同時,重視耕地質量檢測工作,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助力,展示出現有農業發展特色。因此,本文結合現有農業發展需求,明確耕地質量檢測實踐意義,及時對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做出改進,以此推動耕地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1耕地質量評價概述
1.1耕地質量評價的發展。耕地是經過開墾后用于農作物耕耘的土地,是一種特定的土地利用類型。通過耕地質量評價分析,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土地特性,對農作物種植和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耕地質量評價工作進行分析,從而轉變了我國傳統農業耕地建設發展形式[1]。1976年,我國出臺了《土地評價綱要》,就耕地質量評價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其中明確指出,在現階段社會發展中提高耕地質量評價的意義,并就耕地質量評價分析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近年來,我國在耕地質量評價中一直在轉變耕地評價方式,如1993年提出FAO耕地質量評價,將可持續耕種理念應用到了耕地質量評價中。2008年提出《耕地地力調查質量評價技術規程》,就耕地質量評價做出了更為細致的劃分。1.2耕地質量評價的方法。對于耕地質量評價而言,需要從以下幾點評價方法應用著手:首先,對農業生產能力評價,也就是在進行耕地質量評價中,需要從耕地農業生產能力供給上作出評價。如1996年農業部開展了《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就耕地在農業發展中的糧食產量評價進行了分析,并且將全國耕地劃分為7個不同的耕地區域,又在此基礎之上將其劃分為10個耕地地力等級。其次,耕地潛力評價,由于耕地內的土壤肥沃程度不同,因而耕地的潛力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耕地質量評價中,需要從耕地的潛力評價著手,就相關評價指標模型分析工作落實。再次,對耕地適宜性評價,按照FAO《土地評價綱要》中的要求,就耕地的適宜種植品種作出分析。最后,對土壤及環境質量評價,依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要求對土壤進行環境評價[2]。
2加強耕地質量檢測的實踐意義
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具有較為悠久的農業發展歷史,并且在我國農業發展建設中,已經對耕地質量評價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實踐表明,通過強化耕地質量評價檢測,能夠為我國農業發展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助力。如通過耕地質量評價,能夠確定耕地土壤的酸堿性,對適宜種植的作物培育有重要幫助。因此,在現階段社會發展中,需要科學分析耕地質量建設評價,從而為我國農業發展水平提升提供幫助[3]。
3提升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措施
3.1完善耕地質量檢測技術體系。為了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耕地質量檢測評價,需要在耕地質量檢測評價過程中,建立完善的耕地質量檢測技術體系。相關部門需要結合目前國家農業發展需求,對耕地土壤環境、土壤潛力及耕地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出評價,然后及時細化耕地質量檢測技術標準,以此更為有效地為農業發展提供助力。3.2開發耕地質量檢測的新技術。在強化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過程中,需要進行新技術研發。相關部門應該結合現有耕地質量檢測評價工作開展需求,建立新技術研發體系,從而為耕地質量檢測評價工作開展提供幫助。例如,按照耕地質量檢測體系建設評價中的要求,調整新時期耕地質量評價方法,建立循環評價機制,提高耕地利用能力[4]。此外,需要在新型檢測技術應用之后,找到耕地種植管理方法,提高耕地種植管理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出耕地種植管理的優勢,以此推動農業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應用中,由于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更為有效地進行耕地質量檢測,需要針對耕地質量檢測工作開展技術支撐分析,即在耕地質量檢測技術支撐能力提升中,將完善耕地質量檢測技術體系建設和開發耕地質量檢測新技術,以此為耕地質量檢測體系技術支撐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牛建中,薄江宏,張文琴.基于新形勢下的耕地質量分等定級研究[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8,35(4):116-122.
[2]王偉.打造綜合平臺提升專項能力:浙江長興縣加強技術支撐體系建設服務經濟發展[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7,21(5):48-49.
[3]楊靜平.基于因素法的土地整治項目耕地質量等級評價:以富縣富城鎮羅家塬村土地整治項目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2):73-75.
[4]徐金益,申強,吳軍,等.無錫市補充耕地質量評定的主要做法與成效[J].現代農村科技,2019,24(3):145-148.
[9]曾數軍,榮利香,楊亞欽,等.4.12花都冰雹天氣過程分析[J].廣東氣象,2013,35(6):23-27.
[10]李茵茵,張維,溫晶,等.2009年3月28日廣州大暴雨的物理過程分析[J].廣東氣象,2011,33(4):7-11.
[11]游飛,陸衛華,吳徳平.粵西南山地西南部前汛期一次大暴雨天氣淺析[J].廣東氣象,2011,33(5):24-26.
[12]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天氣預報技術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202-236.
[13]胡勝,羅聰,張羽,等.廣東大冰雹風暴單體的多普勒天氣雷達特征[J].應用氣象學報,2015,26(1):57-65.
[14]葉愛芬,伍志方,程元慧,等.一次春季強冰雹天氣過程分析[J].氣象科技,2006,34(5):583-586.
[15]郭媚媚,賴天文,羅熾坤,等.2011年4月17日廣東強冰雹天氣過程的成因及特征分析[J].熱帶氣象學報,2012,28(3):425-432.
作者:韋國良 單位:象州縣士壤肥料工作站
- 上一篇:交流阻抗技術在牛奶質量安全檢測的運用
- 下一篇:加強食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