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檢驗技術提升食品檢測質量的對策
時間:2022-03-11 09:46:49
導語:理化檢驗技術提升食品檢測質量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當前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傾向選擇購買高品質及高營養食物。在食品安全檢驗中采用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能提高食品安全性,成為有效保證食品安全的一種必要手段。本文通過對食品理化檢驗技術進行質量控制的必要性和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在使用過程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食品質量檢測效果。
關鍵詞:食品理化檢驗技術;質量控制;策略
食品理化檢驗內容包括食品所含成分和有無受到化學藥品污染。根據檢測數據,給予更為詳細地分析,并判斷食品安全性和食品質量[1-2]。食品理化檢驗不僅能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同時還能避免食品資源浪費。現階段,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檢測方法,對該檢驗技術的質量控制策略進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理化檢驗技術控制食品質量的意義和現狀
1.1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
影響食品檢驗結果因素較多,如工作人員操作技能、操作熟練程度、樣本采集、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檢驗方式、樣品原因等,而通過質量控制對一些尚未明確的因素進行評價,并在符合評價因素基礎上實施檢驗,可大大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保證食品檢驗最終結果真實可信[3]。
1.2保證檢驗者安全性
檢驗技術人員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過程中的操作,對檢驗最終結果有重大影響。一旦檢驗人員操作失誤,就有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引發安全事故,嚴重的甚至威脅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4]。因此,檢驗人員要加強食品理化檢驗的質量控制,就需保證實驗儀器與實驗環境要符合相關要求,才能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保障檢驗人員的生命安全。
1.3食品理化檢驗發展狀況和基本程序
發展狀況。食品理化檢驗在我國尚未得到普遍使用,且目前該技術水平仍未符合最高標準。所以,對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情引以為戒,在食品安全中加大人力、財力投入力度,嚴格管理食品安全機構,同時安排相關技術人員對食品理化檢驗技術的質量控制策略技術進行進一步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該檢驗技術在保護人們健康生命方面發揮顯著效果。基本程序。食品理化檢驗技術具體分為三個流程:一、樣品采集和制備;二、樣品預處理;三、檢驗測定。其中在理化檢驗過程中采集制備樣品,是較為重要的流程,但采集樣品能否具有代表性,含量是否符合采集實際要求,均會影響測量結果。因此,在樣品采集過程中按照相關要求操作,才能有效保證樣品采集符合檢驗要求和滿足衛生標準。通常情況下,樣品采集需經過預處理后才能開展測定及檢驗。預處理是指將被檢樣品中的主要成分轉變成利于檢驗狀態及對被檢測成分進行濃縮富集,同時將在測定時的干擾及影響因素消除。其中,按照食品實際類型使用相應方法實施預處理,溶劑提取法、蒸餾法、化學分離法、濃縮法、色譜分離法均是常用方式[5]。不同處理方法均具有其使用目標,而這些處理方法在檢驗過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檢驗與測定在理化檢驗中是最后一個步驟,同時是獲得最終結果的重要關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需要采用國家公布的食品衛生標準檢驗方法。所以在理化檢驗時,所用儀器設備均要具備重現性佳、高精密度的特點,同時在實驗室進行食品理化檢驗時,需保證實驗儀器設備和檢驗方法均符合國家規定,以確保檢驗結果準確性,從而保證檢驗最終結果真實可靠[6]。
2食品使用理化檢驗技術檢測出現的問題
2.1認知度較低
現階段仍有少數部門對食品理化檢驗的重視程度較低,對控制食品質量環節不到位,規章制度不嚴格,無法對整個環節進行有效管理和約束,使得檢測過程中易出現誤差現象,或是不能按國家食品檢驗要求控制食品質量[7]。因此,正確認識和了解食品理化檢驗的重要性,對進一步增強食品安全性上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2.2技術水平差
食品理化檢驗十分復雜,且操作難度較大,技術人員需掌握熟練檢驗技術水平,正確運用機械設施和化學試劑等,才能有效提高食品檢測工作效率。但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仍時有發生,如食品表面含農藥過多等,都對人們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脅[8]。另外,技術人員專業技術的不熟練,容易降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加上難以用有效檢驗方法明確食品安全隱患,易誘發食品質量問題,進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
2.3監管不到位
食品理化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嚴,會影響理化檢驗結果。例如檢驗設備、檢驗實驗室、設備性能等會導致食品檢驗失敗,檢驗結果不準確。因此,加強理化檢驗嚴謹性,盡可能消除不良因素,才能有效確保檢驗結果準確率[9]。另外,由于我國近些年食品質量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危害國民健康安全,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盡管相關部門針對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已提升警覺,不斷加強食品檢驗監督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但問題依然時有發生。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食品檢驗機構未得到合理規劃和監督,互相缺乏溝通交流,導致工作成效不理想,另外我國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食品理化檢驗技術不成熟[10]。因此,在加大對食品理化檢驗投入的同時,加強食品理化檢驗的質量控制,雙管齊下才能更加有效保證食品質量安全。
在進行理化檢驗之前,需做好嚴密工作,指導策劃檢驗環節具體內容,加強理化檢驗的質量控制。理化檢驗將質量控制作為核心,保持高效檢驗,客觀評價此次檢驗結果[11]。細致化管理食品檢驗中心,不斷優化工作細節。相關領導者需加強理化檢驗監督力度,由專業人員指導控制試驗現場,同時制定一系列質量管理制度,確保理化檢驗最終結果的有效性[12]。
3.1提升技術人員素養
理化檢驗采用物化手段及儀器設備等進行食品質量檢測,除了需掌握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安全常識及應急能力外,還要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素養,提高實際操作安全性。首先,要加強技術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并定期舉辦相關安全知識座談會,或是模擬消防演練,了解不同的化學試劑風險等級,掌握多種安全事故應急方法,將人員傷亡盡量減少。其次,定期舉辦相關培訓,如技術認識及服務等,增強技術人員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了解各機械設備特點和使用情況。最后,壯大專業人員團隊建設,由經驗豐富技術人員傳授不同實用知識,使各人員嚴于律己,能提高團隊實力及工作積極主動性。
3.2加強設備儀器管理
提高設備儀器的安全性,保障理化檢驗順利進行。第一,在理化檢驗前,技術人員需嚴格檢查各設備儀器,盡量減少實際使用中可能會發生的誤差。如液相色譜儀在應用過程中,仔細檢查色譜柱中pH使用范圍及檢驗儀器中的紫外波長適用情況,保證儀器設備正常運用,確保食品理化檢驗順利進行。同時,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需一一檢查線路、排液管及氣路等,加強用電防范意識。第二,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了解設備配件受損情況和使用壽命,增加日常修護次數,嚴格按照操作標準執行,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可提高檢驗工作安全保障度。
3.3合理選用檢驗手段
檢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理化檢驗食品的最終結果,運用相應檢驗方法,可減少實際操作中的偏差,提高最終結果準確度[13]。技術指標與食品類型相結合,根據其特異性及回收率等選用相應檢驗方案。譬如,結合質控圖與日常工作并給予準確分析及信息反饋,能檢驗出樣品反常情況,可及時反映出檢驗數據真實性;通過運用空白檢驗,能觀察樣品組和空白組改變情況;實施多次檢驗能夠提升最終結果有效性,可準確、快速找出樣品受污染后的異常水平,并在處理之后再一次進行檢測。因此,檢驗方法的合理應用,可使食品安全管理及質量控制提高。
3.4重視環境安全
食品理化檢驗工作環境應做好基本防護工作。一是需加強工作環境管理力度和監督力度,巡查情況一一登記,及時找出操作儀器設備、溶液配備或分析檢驗報告中存在不合理情況,同時給予實時反饋和處理;二是環境中的濕度情況會影響儀器設備檢驗分析,降低檢驗最終結果準確度,檢驗要求難以滿足,易存在數據偏差。三是加強日常消毒的工作,消滅可能存在于環境中的一些有害病菌。有害病菌不僅容易損傷檢驗人員身體健康,還會導致食品受到污染[14]。因此,需要加強儀器設備消毒工作,以免在檢驗過程中將所攜帶的病原體轉移至食品中。
3.5做好樣品抽取和制備
采集樣品時,所選樣品應具備有代表性,且保證抽取樣品隨機性。在抽取樣品過程中,需要根據隨機準則[15]。樣品抽取過程中需滿足下述要求:一是樣品抽取工具應清洗干凈,防止器具上存在的一些雜質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二是選擇適宜時期抽取樣品,所抽取的樣品需在保質期內,保證樣品原微生物與理化指標未改變,選擇適宜時期抽取,可以提高檢驗結果準確性;三是合理抽取樣品,以免造成浪費;四是在樣品抽取過程中,因按照樣品狀態充分混勻樣品,若樣品為液態,選擇振蕩方式即可,樣品若為固態,需將其粉碎,最后混合均勻再抽取[16]。
4結語
食品質量關乎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食品檢驗技術人員需嚴格把關。在食品檢驗工作中,食品檢驗技術人員需嚴格遵守相關操作流程,各個環節和步驟均要謹慎,做好對儀器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確保儀器使用性及精準性。同時,技術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選擇相應檢驗方式,提高檢驗結果的精準性,為消費者健康安全保駕護航,確保食品市場能夠健康發展。
作者:張洪春 張濤 張成鳳 單位:平邑縣檢驗檢測中心
- 上一篇:食品微生物學思政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娛樂性教學法在健美操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