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質量教學構建分析

時間:2022-03-27 05:12:02

導語:地理高質量教學構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高質量教學構建分析

一、熱愛地理,才能接受地理

地理學科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地理是需要死記硬背的”而被劃分為文科知識,所以傳統地理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地理的學習就只是劃重點,背重點,不加理解,不加思考,結果不但越來越感覺趣味索然,而且也沒有起到開設地理學科的目的。那么,為了切實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愛上地理。

1.用古詩詞、歌曲等來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的有趣之處。地理,不像語文那樣充滿故事性,如果只是按照教材死板地講解,會非常枯燥無味。初中生正是興趣廣泛、對世界充滿新鮮感和好奇感的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地理的奇妙之處,就會達到很高的教學層次。教師可以借用古詩詞來引出地理知識。比如用“人間四月芳芬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出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的課堂內容,同時讓學生感覺到在這么美妙的故事中居然還蘊含著奇妙的地理知識,從而對地理有了心理上的認同感。又如,在講“青藏高原”時,教師可以及時地為學生播放韓紅的《天路》,幫助學生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進而理解歌曲里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感。

2.用故事、影片來幫助學生發現地理的魅力。除了古詩詞、歌曲外,還有一些經典的故事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地理的有趣之處。比如通過分享《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幫助學生理解風向的重要性以及對地形熟練掌握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津津有味。還有,教師可以為學生放一些紀錄片,這不但可以緩解課堂氣氛,還可以振奮學生的精神,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地球上神秘美好的事物,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但是這個過程不宜過長,15分鐘或者20分鐘即可。一旦時間過長,就會使學生的新鮮感慢慢消失。

二、教學課堂活躍有度,才有高質量教學

盡管現在正在提倡把課堂交給學生,但在實質上,還是需要教師控制課堂的發展進度。所以,要想有一個高效率的課堂,同樣離不開教師的調節作用。

1.教師把課堂的發言權還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在一旁積極引導,而不是一味把課堂給學生后就什么都不干涉,畢竟中學生自制力不是特別好,那樣的課堂將是零散沒有重點的。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邊適時合理地誘導學生,這個過程需要教師有出色的拿捏事物分寸的能力。

2.教師可以給學生自己講課的機會。地理課不像語文、英語課那樣需要有高層次的情感理解能力,對于某一節比較簡單有趣的課程,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課下查資料,然后自己做課件自己到講臺上講課,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而且培養了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這節課程的理解。另外,對于地理知識,尤其是關于地形、氣候、景觀、歷史文化等有著較明顯層次感的課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這樣可以避免某些學生在課堂上“搭便車”。

3.教師可以適當地設立激勵機制。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能力,教師可以在每周固定時間或者隨機進行“地理知識大比拼”的競賽,可以是地形地勢的分析、歷史文化的介紹、氣候溫度的報告等,以學生的發言次數、發言質量來作為評分的標準,然后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個人進行表彰,可以獎勵一些關于地理方面的小禮品,比如地圖,從而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他們對地理充滿熱情和期待。

4.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識圖、畫圖的能力來提高教學質量。大量的圖片是地理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統計圖、實物圖、示意圖等大量地圖對學生理解地理知識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教學生如何識圖、如何畫圖、如何利用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花費一部分時間,認真教學生看懂中國地圖、各省級地圖、各個不同地形的地圖,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己畫地圖,這時可以暴露出學生大量的對地圖以及地理基礎知識在應用中常犯的錯誤,并及時改正。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張陌生的地圖,讓學生熟練地為大家講解,這時,學生的對地圖的理解就達到一定水平了。

三、課下的實踐,是提高地理教學的“催化劑”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實際,當然,地理的學習更離不開學生對實際地形的接觸和認識。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帶領學生到現實中走訪各種地勢地形,把課堂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公園,研究土質和各種巖石,采集標本,到實驗室化驗,辨別其成分,探究與其有關的地理知識;帶領學生到附近的景點游玩,更深一步地探究地形對植被、水質的影響;帶領學生到省市地質博物館,仔細查看博物館陳列的各種物品,聽有關工作人員的講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為建設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的斗志。

四、結語

真正熱愛地理的教師都明白,地理是一門特別有趣的學科,它為經濟建設、工程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的參考性建議。而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把這種對地理的熱情傳遞給學生,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地理學科的高技術人才。

作者:鄭改書工作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