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剛構橋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時間:2022-12-06 03:22:35
導語:連續剛構橋施工質量控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對連續剛構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連續剛構橋;施工關鍵;技術;質量控制
在分析連續剛構橋的關鍵技術和質量控制時,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連續剛構橋;其次需要知道什么是連續剛構橋的施工關鍵技術。只有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理解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1連續剛構橋的概念
連續剛構橋是墩梁固結的連續梁橋。分主跨為連續梁的多跨剛構橋和多跨連續-剛構橋,均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有兩個以上主墩,采用墩梁固結體系,具有T形鋼構橋和連續梁橋的優點。大多數的連續剛構體系都是對稱布置、采用平衡懸臂施工方法修建的。
2連續剛構橋的施工關鍵技術
2.10號塊施工。當0號塊不滿足同時拼裝兩個方向掛籃空間需求時,需采取0號塊與1號塊的混凝土同時澆筑方案。文章中描述的0號塊設計長度為13m,能滿足掛籃拼裝的空間要求,可采取僅澆筑0號混凝土方案。2.1.1預埋件安裝。墩身最后一段鋼筋安裝完畢,根據施工圖紙設置0號塊預埋件和預埋管道,待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安裝三角托架。2.1.2支架拼裝。在進行支架拼裝時,必須提前經過實地考察,要記錄梁橋建造高度等參數,并依此開展作業。注意施工時利用三腳架進行拼裝,擺放位置要依據實際建造位置靈活變化,拼好后進行預壓,消除非彈性形變。2.1.3安裝底模和側模。底模鋪設按要求設置預拱度,調整底模板標高并固定,側模則需要在橋墩的頂部進行施工作業,并且需要支撐在支架上;側模固定前必須按照預期參數進行對照[1],要仔細參考傾斜角等關鍵信息。2.1.4鋼筋的位置固定。上述步驟固定好側模之后,對底板、橫隔板、腹板進行鋼筋的綁扎,讓各設備安裝更加牢靠,對于模板的支撐薄弱部位,鋪設的鋼筋體積要更大,以便應對更大的壓力。2.1.5內部模板的鋪設。橫隔板內模(包括過人孔)要吊裝到指定地點,做好緩沖手段,讓縱向腹板波紋管安裝位置更準確,用鋼筋對其進行固定,用料長度按照工程預期進行裁剪;之后吊箱梁腹板、頂板內模到達指定地點,按照預期參數進行鋪設,并用鋼筋進行加固。2.1.6頂部鋼筋的固定。綁扎頂板底層鋼筋,布置豎向精扎螺紋鋼及頂板束波紋管、橫向預應力波紋管。2.1.7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在澆筑時要逐級施工,不能打亂順序。從下端部分的模板開始,依次澆筑到橋梁上部結構。作業時用插入式振動棒攪拌混凝土,按照相關工藝,保證各部分設施都覆蓋到位。2.1.8張拉壓漿。上述澆筑任務完成后,要使混凝土充分凝結。此過程中要提前做好模板固定工作,安裝好錨具和千斤頂等吊裝工具,混凝土充分凝結后,借助吊裝工具進行張力拉伸,之后擴展到各部分模板。2.2懸臂掛籃的建造工藝。掛籃是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統、走形系統、內外模板和張拉操作品臺組成的,通常這種精密的部件由專門的企業來承包制造。2.2.1具體拼裝方式。(對稱展示)將加工廠拼裝件及散件運抵現場后,進行試裝配,并對主衍架進行承載力和變形試驗,正式拼裝時利用已澆0號塊表面平臺安裝掛籃、錨固軌道,在距離梁端邊緣50cm位置吊放前支腿、焊接前支腿、吊放后支腿及后掛系統。安裝菱形架、吊放上橫梁、用菱形架進行平聯,同時,完成錨固系統。安裝完畢,按最大懸澆梁段自重的1∶2倍對其做承重能力的檢驗,觀察設備承受重力時的形變程度,記錄檢測參數,據統計結果有針對性地改良工藝,保證建筑的質量。結合施工工具、施工地點等外部因素進行預期參數的調整,使整體建造環節協調運行,保證其承重能力達到工程的預期。2.2.2混凝土澆筑。懸臂梁段按設計圖紙進行3~4.5m節段劃分,模板安裝并調整至相應標高,鋼筋骨架綁扎完畢,預應力管道埋設后,澆筑1號塊混凝土,澆筑時按由前往后、兩腹向中對稱澆筑的順序進行。兩邊的承重能力和實際負載不能存在較大差距,其差距不能超過單邊的設備重量,確保其穩定性。澆筑完畢,灑水養護,及時進行預應力筋張拉,張拉順序先橫向、再縱向、后豎向,張拉后立即進行管道壓漿。2.2.3掛籃前移。松開前后吊帶、吊桿,使底模、側模下降30cm,解除掛籃后調系統,使掛籃后支腿倒掛在滑道上。安裝滑梁架,將內外滑梁用滑梁架吊住,使其與掛籃同時移動至下一梁段指定位置,完成掛籃前移。2.2.4監控量測。在懸臂澆筑施工時,要使用箱梁對稱法。要確保所觀察的各類設施的安全參數都在規范要求范圍內,大橋箱梁閉合前后的狀態不能有太大差距,其豎向高差要小于2cm,相對軸線的差距不超過1cm。2.3邊跨合攏段施工。邊跨現澆段采用托架法施工,過渡墩墩身施工至最后一節段時預埋3cm厚鋼板并錨固,吊裝牛腿與預埋鋼板焊接并焊接托架,托架搭設完畢,安裝現澆段模板,綁扎鋼筋,澆筑混凝土,根據現場情況對懸臂端施加配重、加卸載均對稱梁軸線,焊接勁性骨架,綁扎鋼筋,選擇氣溫較低時澆筑合攏段混凝土,澆筑合攏段時逐漸減少壓重,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張拉預應力筋,壓漿,拆除吊架、勁性骨架和支架。2.4中跨合攏段施工。在合攏前一周應觀測氣溫數據,了解一天當中最低的溫度時間、恒溫時間、升溫時間,為了方便在溫度最低時段安裝合攏段勁性骨架并澆筑合攏段混凝土,在合攏段施工前需要將兩側掛籃移動至合攏段位置后,拆除掛籃,安裝吊架及勁性骨架,對兩懸臂端用水箱預壓加重;按設計標高和線形調整模板,綁扎鋼筋、安裝預應力管道;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要在溫度最低的時刻進行作業,還要確保溫度不會驟然發生變化,在此期間對混凝土做好充分的攪拌工作;拌制混凝土時,應摻入微量鋁粉作為膨脹劑,以免新老混凝土的連接處產生裂縫。
3連續剛構橋的質量控制
3.1預應力張拉施工。由于大多數鋼絞線的長短不一,導致鋼絞線承受的應力大于其極限強度(不是理想狀態下均勻的張拉狀態,有長有短,有的受力比較大,有的受力比較小,這兩種情況造成了整束不均勻度過大,造成了斷絲);不排除設備從一開始質量就不達標;吊裝設備使用過度,設備出現磨損,施工強度達不到預期;限位板、工具錨和錨具跟原本的孔位錯位,不能良好地一一對應。3.2具體的應對方法。鋼絞線的加工需要規定統一的長度,各部門都要按照這個標準進行加工,保證設施的參數符合建造要求;加強監督管理措施,對施工現場所用的器材進行定期檢驗,發現不合格的殘次品要及時更換,以免發生建筑事故;要做好吊裝工具的維護工作,避免長期施工造成的設備磨損,導致各部位的張力不同。3.3精軋螺紋鋼筋。豎向預應力筋的張拉作業要進行多次,而且注意配合混凝土的冷卻狀況;初次張拉工作要控制在在懸臂梁段施工滯后的第3個梁段處進行,并且確保混凝土冷卻完畢,能夠承受足夠的拉伸強度,一般需要一周以上的冷卻時間。3.4鋼絞線豎向預應力筋。采用“二次張拉低回縮鋼絞線豎向預應力錨固系統”,第一次張拉按常規的施工方法將鋼絞線張拉應力后放張錨固,第二次將低回縮值錨具的錨杯聯通筋進整體張拉致設計控制應力,持續2min。向墊板側擰緊支撐螺母。3.5現澆連續段負彎矩預應力筋施工控制。T梁的澆筑工藝,首先進行臨時支架的搭建,再依次進行澆筑。這種方式制成的連續斷負彎矩預應力筋不夠長,沒有較大的阻力,在其側邊進行張拉作業時,鋼絞線回縮和錨具壓縮等問題會讓預應力得不到充分利用,為此必須改良工藝,將預應力充分利用。3.6施工控制的要點。每座橋負彎矩預應力筋張拉的受力大小都不同,作業時應注意鋼筋和模板的擺放方式,從所用力筋中隨機選擇進行阻力測試,依據結果合理挑選材料,盡量使用低回縮性的材料,減少鋼絞線、錨具回縮引起的預應力損失,確保整體的建造質量。
4結語
文章對連續剛構橋的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并對豎向預應力筋施工控制的技術進行了剖析,對施工時應該注意的情況和應對措施進行了講解。和傳統的橋梁相比,連續剛構橋有著諸多優點,已經成為我國交通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鄒聯乾.預應力連續剛構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2.
作者:楊保 單位:中交二公局東萌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沖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 下一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問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