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重慶大學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是一本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重慶大學主辦的一本工業(yè)類雜志,該刊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主要刊載工業(yè)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影響因子為1.53。該期刊已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yōu)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是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與地下工程科學技術的綜合性科技刊物;旨在通過國內外地下空間開發(fā)利用和地下工程相關技術新成果的交流,并兼論與之相關的巖土工程的科技問題,以促進我國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和地下工程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可供廣大從事城市規(guī)劃、建筑、人防、地鐵、隧道及地下工程、環(huán)境保護等有關專業(yè)人員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特色欄目主要包括:地下空間規(guī)劃與新技術應用;地下空間開發(fā)和利用;理論與試驗;設計、施工與監(jiān)測;防災與環(huán)境。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B308)、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J27B05)、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IRT1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SWJTU11ZT3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01B0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01B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214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334060)、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基金(04dz12001)、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51025932)。
(1)來稿應是作者尚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切勿一稿多投。文稿應注意論點明確,所論述的問題要求有所創(chuàng)新,文字簡練,公式正確、數據可靠。字數一般不超過8000字,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把問題闡述清楚即可。有時為了能說明問題,論文確實需要較長篇幅才能闡述清楚,本刊亦允許發(fā)表少數較長篇幅的文章。
(2)文稿題名不超過20個字,論文摘要約250個字以上(寫明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關鍵詞3-5個;英文題名一般不超過10個實詞,英文摘要一般200個詞以上;參考文獻一般要求10個以上,綜述性論文要求30個以上,采用順序編碼(按文中出現先后順序編號)。圖表名稱和參考文獻均需中英文對應(作者姓全為大寫)。
(3)文稿首頁下方附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歷、職務、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等)。若來稿有基金資助背景,請寫明何種基金及基金編號,列在第一作者簡介下方,請將基金項目復印件或掃描件發(fā)至編輯部郵箱,對基金資助類文章本刊將優(yōu)先發(fā)表。
(4)本刊版面為大16開(A4),雙欄排版,版芯為25.0cm×16.7cm(21字×44行,雙欄)。圖表寬以8cm或8cm×2(雙欄)為宜。
(5)文稿后請附作者詳細聯(lián)系方式,包括通訊地址、電話號碼、E-mail等。
(6)文稿中圖、表應隨文出現,插圖線條清晰、注字清楚(能制版印刷),表格采用“三線表”格式,表名、圖名一律中英文并列。
(7)論文一般要求通過E-mail投稿或郵寄高質量光盤至編輯部。
(8)編輯部收到來稿后,將請同行專家審讀,由編務會研究決定是否錄用。無論文稿是否錄用,恕不退回原稿,請作者自留稿底。
(9)來稿文責自負,請勿涉及國家機密。
(10)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擴大學術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期刊網”、“臺灣華藝中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和“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作者的著作權使用費將與本刊稿酬一次性支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上述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同濟大學 | 967 | 隧道;盾構;基坑;盾構隧道;有限元 |
重慶大學 | 334 | 隧道;值模擬;數值模擬;圍巖;有限元 |
西南交通大學 | 249 | 隧道;盾構;值模擬;數值模擬;公路 |
中南大學 | 136 | 隧道;值模擬;數值模擬;公路;盾構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133 | 地下空間;城市;人防;地下空間開發(fā);地震 |
重慶交通大學 | 126 | 隧道;公路;公路隧道;圍巖;滑坡 |
上海交通大學 | 120 | 隧道;盾構;基坑;深基坑;盾構隧道 |
長安大學 | 119 | 隧道;公路;黃土;公路隧道;值模擬 |
河海大學 | 117 | 盾構;隧道;開挖;圍巖;盾構隧道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93 | 地鐵;隧道;地鐵車站;車站;地下空間 |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沙北街83號重慶大學B區(qū)巖土館二樓
郵編:400045
主編:劉新榮
我們不是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lián)系雜志社,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沙北街83號重慶大學B區(qū)巖土館二樓,郵編:400045。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雜志是一本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tǒng)計源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重慶大學主辦的一本工業(yè)類期刊。國內刊號:50-1169/TU,國際刊號:1673-083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xié)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yōu)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fā)表周期,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fā)表。
能否發(fā)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fā)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chuàng)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guī)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fā)表,但我們會用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fā)表要求,助您提升發(fā)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沙坪壩沙北街83號重慶大學B區(qū)巖土館二樓,郵編:4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