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技術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6:54: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漁業技術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漁業技術培訓

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質量研究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新的發展機遇對每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春天,對于沿海城市來說漁業養殖技術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面對漁業養殖規模不斷擴張的必然趨勢,如何提升漁業養殖技術的培訓質量成為了推進我國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基于此,本文將對我國漁業養殖技術培訓中新特點進行分析,并對提高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質量的相關對策提出相應的措施,為廣大學者提供參考幫助。

關鍵詞:漁業;養殖技術;培訓

漁業養殖技術是我國漁業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與內容,提高漁業養殖技術培訓的質量不僅能夠提升我國漁民群體的養殖技術水平,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我國漁民群眾的整體養殖技術專業程度,近年來,漁業經濟發展已經能夠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伴隨著我國漁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些新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國提高漁業養殖技術培訓的質量。

1當前我國漁業養殖技術培訓中呈現的新特征

1.1漁業技術培訓的形式日趨多樣性。對比于傳統的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辦法的單一性,目前我國漁業養殖技術的培訓方式更加具有針對性,在漁業養殖技術培訓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了多樣性的發展趨勢。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的普及性及廣泛性使得大部分的漁民群體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等平臺進行對漁業養殖技術的參考與學習。另外,在很多沿海城市中不斷涌現出以提高漁業養殖技術為目標的報刊讀物,正在有意識的引領廣大漁民群體對漁業養殖技術進行科學系統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在我國一些以漁業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沿海地區建立了各種各樣的以漁業養殖技術及漁業服務為中心的技術服務配套部門。1.2漁業養殖技術的培訓工作具有針對性。在我國漁業養殖技術不斷完善與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在漁業發展的領域已經彰顯出了豐富多樣的形態,從原來單一的魚類養殖過渡發展為具有高產質量的多樣性漁業養殖體系,如:螃蟹、中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扇貝、牡蠣、海參等。由此可見,如果還按照以往常規的漁業養殖技術來展開養殖技術培訓工作,已經難以滿足我國漁業養殖當前的發展需求了,這對我國漁業養殖技術具有針對性的推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一來,能夠保證多樣的漁業養殖技術需求都能夠得到具有針對性的技術支持。

2目前我國漁業養殖技術培訓質量提升的相關措施

查看全文

全年漁業科技服務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漁業主管廳(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及漁業專業會議精神,加速漁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提升漁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我部決定于2*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為確保該項活動順利進行、取得實效,我部制定了《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方案

為推進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創新,提升漁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切實做好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水產健康養殖為主題,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目標,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宣傳質量安全法規標準,引導養殖者轉變觀念,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提升漁業科技對現代漁業建設的支撐保障能力。

查看全文

農業局漁業科技服務方案

為推進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創新,提升漁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切實做好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水產健康養殖為主題,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為目標,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宣傳質量安全法規標準,引導養殖者轉變觀念,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提升漁業科技對現代漁業建設的支撐保障能力。

二、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一系列漁業科技服務活動,舉辦各類培訓班3000期,培訓漁民30萬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100萬份(本、冊),使漁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漁業科技人員服務基層的主動性顯著增強,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明顯提高,健康養殖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

三、活動內容

查看全文

漁業科技服務活動方案

為推進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創新,加速漁業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提升漁業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方案>的通知》,自治區農牧廳制定2009年漁業科技服務年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水產健康養殖為主題,以促進漁業增效、從漁農民增收為目標,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創新漁業科技服務機制,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技術、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宣傳質量安全法規標準,引導養殖者轉變觀念,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提升漁業科技對現代漁業建設的支撐保障能力。

二、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一系列漁業科技服務活動,使全區漁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漁業科技人員服務基層的技術水平和主動性顯著增強,養殖者安全用藥意識明顯提高,健康養殖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2009年,全區共舉辦各類培訓班50期,培訓漁民10000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10000份(本、冊)。

三、活動內容

查看全文

漁業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根據縣委、農村經濟局黨委的統一部署,xx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扎實有效地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學習研討,深入漁業生產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生產者的意見和建議。領導班子成員積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作風和思想認識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落實科學發展觀取得的成果與共識

(一)水產站取得的成績

幾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指導和農村經濟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水產站緊緊圍繞“做強近海漁業”的主題,扎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縣有養殖水面10.2萬畝,漁業總產值超過1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0%以上。淡水漁業已成為我縣農業的優勢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1全縣有養殖水面10.2萬畝,其中池塘養殖面積80013畝,已經被省海洋漁業廳認定為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基地。為我縣發展無公害漁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2全縣有漁藥經營業戶41家,這兩年執法監管很嚴,41家漁藥經營業戶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經營。

查看全文

水產業發展工作意見

近年來,我市依托水面資源優勢,全面實施水產開發戰略,水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水產綜合實力在市保持領先地位,水產業已經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為拓寬農業生產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進一步加快水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奮斗目標

㈠全市水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緊緊抓住進入省級水產板塊建設的機遇,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動力,加大興漁力度,加快無公害水產品生產和產業化建設步伐,促進水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㈡奮斗目標: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2.6萬噸,比上年增長4.5%,漁業產值2.40億元,比上年增長4.6%,水產業為全市農民年均增收貢獻30元。力爭用5年時間,使全市年水產品總量達到3萬噸,水產業總產值達3億元,分別比“十五”期末增長33.9%和38.9%。

二、強化興漁措施,加快水產業發展步伐

我市漁業要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六個轉變”。即:由粗放漁業向精細漁業轉變,由數量漁業向質量漁業轉變,由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由常規漁業向科技漁業轉變,由生產漁業向生態漁業轉變,由唯利漁業向安全漁業轉變。不斷挖掘漁業生產潛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查看全文

水產病害防治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站在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總體目標,以漁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強漁業生態環境和水產資源保護,大力發展現代漁業、科技漁業、生態漁業,不斷提高水產品質量。以“勤政務實、廉潔高效、開拓創新”的精神,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促進了全區漁業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現將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1、開展投入品、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和監管工作

為保障我區漁業生產資料市場經營秩序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上半年,我站多層次、多方位的開展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印發法律法規、養殖投入品安全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3000余份,強化水產品生產經營戶安全生產要求,提高養殖戶對投入品質量安全判的別與防范能力。同時,為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漁藥的使用。督促各漁藥經營單位建立經營臺帳,完善產品溯源制度,從源頭上加強對漁藥流通領域的監管。把漁業投入品市場納入到有序管理的軌道上來,嚴防禁藥、假、劣獸藥等流入市場,坑農、害農。并與投入品經營等單位100%簽訂了誠信經營承諾書。營造誠信、有序的市場經營氛圍。同時根據蘇州市農林局《關于加快推進漁藥GSP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展開漁藥GSP工作的前期準備。為漁藥GSP工作的后期實施提供保障。上半年,我站出動執法車12臺次,執法人員46人次對轄區內所有漁藥經營單位實施例行、突擊檢查17次,對少數不符合經營規范的單位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并監督落實。抽檢漁藥1批4個品種;抽檢水產品3批4個品種;抽檢產品全部符合相關標準。有效的促進了我區漁業生產有序、健康發展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

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五一”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執法行動,對重要漁業生產基地和漁藥經營單位的漁藥、飼料等投入品和水產品進行清查,嚴厲查處綠霉素、孔雀石綠等違禁用藥和非法添加劑,累計出動執法車5臺次,執法人員24人次,檢查漁藥經營單位和養殖場33家,沒有發現使用禁用藥物和非法添加劑的行為,抽檢水產品10批次;抽檢產品全部符合相關標準。

同時要求水產養殖戶建立健全健康養殖檔案,準確登記漁藥(飼料)購買、使用及水產品購銷往來情況,做到有據可查,規范漁藥、飼料的使用,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為此,開展了對水產養殖場的執法檢查,檢查了新南漁場等5家養殖生產單位的生產記錄和用藥記錄,檢查沒有發現使用禁用藥物和違規使用添加劑等不法行為的現象,但少數單位養殖檔案不健全。為此,我們現場要求并督促水產品養殖場(戶)建立健全健康養殖檔案,進一步規范水產養殖用藥行為。

查看全文

畜牧局養殖業工作要點

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發展養殖業工作的總體要求,為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全縣養殖業,制訂全縣2011年養殖業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發展養殖業的各項方針政策。大力推進全縣養殖業“三年提升行動”,加快結構調整,加速傳統養殖業向現代養殖業轉變,實現我縣養殖業又好又快發展。加強動物防疫工作,狠抓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創建優質標準化養殖小區,加大養殖業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規模養殖及深加工產業,延伸產業鏈。扶優壯強養殖業龍頭企業,打造養殖業品牌和產業集聚區。

二、主要工作目標

全年生豬飼養量37萬頭,比上年增長8%,家禽飼養量2500萬只,增長9%,實現肉產4.7萬噸,蛋產3.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和11%,實現水產品產量3.7萬噸,增長7%,其中名特優產量1.8萬噸。實現養殖業產值20億元。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實效,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確保動物產品安全;漁政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確保漁業資源、漁業秩序得到有效保護,確保漁業安全生產。

三、重點工作

查看全文

全市漁業經濟分析及總結

今年上半年,在省業務部門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我市緊緊圍繞培訓新型漁民、調整漁業產業結構、推廣名特優新品種、積極推廣健康養殖、強化漁業執法監管等方面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總體情況

據統計,上半年我市魚苗總產達到2.154億尾,魚類苗種達到3930噸;苗種投放魚類達到1.39億尾,重量5390噸;2012年我市大力發展特色養殖,主要體現在:連片池塘精養達到4.4898萬畝,大水面養殖8.66萬畝,圍攔網養蟹7.86萬畝,鮰魚網箱2550平方米。漁業總體生產環境良好。

二、主要工作

(一)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

今年我們繼續圍繞水產業結構調整,共引進繁育推廣以優質鯽魚、泥鰍、秋浦花鱖等為主導品種的名優水產良種,對推進我市水產良種化進程,促進漁農增收,提高水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重點推廣了池塘健康養殖技術、河蟹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技術等水產先進適用技術,有效促進了水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和養殖生產者技術水平的提高。

查看全文

區委年終水產漁政總結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養殖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培育特色漁業,發展現代高效漁業,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推廣水產健康養殖,加快休閑生態漁業發展。切實加強水產養殖檔案管理,著力推進我區養殖證制度建設進度,確保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實現我區水產養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一、生產基本情況

全區放養水面8900畝,其中精養水面6800畝,全年水產品產量3500噸。由于今年遭受春夏連旱,降雨較歷年同期偏少53%,受其影響產量與去年保持平衡,全區漁業生產呈現出持續穩定、健康,協調發展的勢頭。

二、主要工作

(1)狠抓品種結構調整,促進漁業生產向優質、高產、高效方向發展。加強漁塘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漁業生產后勁。據統計:全區共改造漁塘1800畝,清出淤泥3900立方米,修造渠道2500米,并對酃湖鄉紅衛水水庫、東陽渡鎮興坪水庫、人民水庫進行改造,投入資金250萬元。漁塘基礎設施改造為我區漁業生產增加了后勁;

(2)積極引進推廣適合,我區養殖的魚類新品種,不斷提高名、特、優新品種的放養比例,提高漁業經濟效益。全區名特優品種的放養面積5800畝,比上年增加300畝,繼續推廣的名特優品種有:中華鱉、中華草龜、工程鯽、黃鱔、斑點叉尾鲴、淡水白鯧、建鯉、南方大口鯰、黃桑魚、羅非魚等16個特優品種。這些品種的推廣,帶動了我區漁業生產結構的大調整,為漁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