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學模式在醫患溝通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4-28 15:36:47
導語:CBL教學模式在醫患溝通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數醫療糾紛是由于醫患溝通不當所致,良好醫患溝通能力是臨床醫師必備的基本素質,能夠有效減少醫患矛盾。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患者機會較少,加之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高,更加重視就醫體驗和感受。因此,加強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常規課堂理論講授教學已無法滿足學生溝通技能學習的需要,醫患溝通教學需提高實效性。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是指經過標準化的系統培訓后,能夠模擬患者的正常人;案例教學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以案例為基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2種教學模式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的目的[1,2]。本研究予以學生SP結合CBL教學,旨在分析其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2020年6月濱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126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3人)和觀察組(63人)。觀察組:男42人,女21人;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06±0.23)歲。對照組:男41人,女22人;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04±0.21)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教學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教學,由帶教教師采用PPT、視頻等形式講解醫患溝通相關知識。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SP結合CBL教學模式:(1)SP招募。每學期在臨床醫學專業挑選學習能力較強、積極性高的5~6名學生進行SP培訓,使其牢記典型病例的病史、臨床表現等,通過對臨床患者觀察、接觸,能夠熟練形象模擬患者感受、情緒;教學過程中,每組分配1名SP,每位學生分別與其進行病史采集和溝通,每組間可互換SP。(2)CBL教學。將學生依照學號分為5~6人一組,選擇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帶教教師選擇具有專業性、典型性的病例,在課前發布于學習交流群中,囑學生自主預習,正式上課過程中由1名學生與SP進行情景模擬演練病史采集,包括常規病情的告知、壞消息的告知和緊急、重癥消息的告知等。(3)討論。演練結束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問題,如患者此時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如何有效避免醫療糾紛等,討論結束后每組分別派1名代表進行總結發言,點評接診學生的表現,教師進行總結補充,給予表現優異學生鼓勵和支持,及時指出并糾正學生溝通中存在的錯誤。(4)檢驗。教師點評結束后,由1~2名學生再次與SP進行模擬演練,以檢驗學生溝通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1.3觀察指標(1)于教學前和教學結束后采用醫患溝通技能評價表(SEGUE)評價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包括建立溝通(5分)、信息采集(10分)、信息提供(4分)、患者評估(4分)、結束談話(2分)5個維度,總分25分,得分高表示醫患溝通能力越強。(2)于教學結束后發放教學滿意度調查表,該調查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56,重測效度為0.866,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能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增進學習感情、鞏固理論知識5個維度,調查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共20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法,總分100分,得分高表示學生對教學方式越滿意。1.4統計學方法用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х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教學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教學滿意度中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2組SEGUE評分比較2組教學前SEGU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學后SEGUE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一名合格臨床醫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但在臨床教學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方法較重視對學生臨床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人文素質和醫患溝通能力的培養,易出現醫患糾紛等問題,影響診療工作的順利進行[3,4]。如何提高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常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模式形式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常因缺乏實踐而無法理解教師講授內容,教學效果一般。本研究中,觀察組教學后SEGUE評分和教學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表明SP結合CBL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醫患溝通能力,促進教學滿意度提升。葉國柳等[5]研究結果表明,SP結合CBL教學模式應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能夠提高學員臨床思維能力和醫患溝通能力,提升教學滿意度,與本研究結果相符。SP教學不僅能夠標準表現患者病史、體征和癥狀,還能夠真實演繹患者和家屬的情緒、態度,使學生在實際接觸患者前,在安全環境下進行醫患溝通的模擬演練,有效提高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6]。SP還具有考核者和指導者的作用,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醫患溝通中存在的不足,并給予針對性反饋和指導,一定程度上還能夠提高學生應對處理問題的能力。CBL教學模式較常規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學”的能力,通過選擇具有代表性、專業性的典型案例,逐步引導學生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醫患溝通理論知識。SP和CBL教學模式均是以學生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2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使得教學內容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學滿意度的提升[7,8]。SP結合CBL教學模式將案例在模擬臨床真實情況的情境中展示出來,針對性模仿臨床各個診療環節的典型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患者情緒,充分掌握溝通和傾聽技巧,進一步強化學生醫患溝通臨床技能的實踐操作能力,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能夠減少潛在醫療糾紛,為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奠定良好基礎。綜上所述,SP結合CBL教學模式在醫患溝通教學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提高學生醫患溝通能力,減少醫患糾紛發生,從而促進教學滿意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夏亞斌,黃曉旭,胡凱峰,等.CBL聯合EBM理念教學模式在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8,37(3):289-291.
[2]雷勇,鮮榮華,程列鳳.醫患溝通多種教學法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26(1):64-65.
[3]方媛,李雁,劉晨萍,等.參與式教學提高人文關懷能力和醫患溝通水平的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9):21-23.
[4]張在俸,楊品璇,商嵐,等.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研究及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1):184-186.
[5]葉國柳,杜丹麗,靳麗杰,等.SP結合CBL教學模式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5):661-663.
[6]謝求恩,張博,謝心軍,等.SP教學法在骨科實習生急診術前醫患溝通的運用[J].中國病案,2018,19(9):75-77.
[7]劉慶燕,郭海龍,公莉,等.三聯教學法在婦科見習生醫患溝通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9,20(8):67-70.
[8]曾靖,蔡海榮,趙帥,等.LBL-CBL-PBL三軌教學模式在急診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2,20(2):180-183.
作者:楊芳 夏風飛 單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濱州市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
- 上一篇:城市典型木質廢棄物熱解工藝分析
- 下一篇:HRP對醫院財務管理的應用